台南被稱為“府城”,它是古都,也是台灣最早發展、富庶之地,歷史與人文緩緩淬煉出城市的生活步調與文化深度,它們呈現在街頭小吃、廟宇、老風景,與近年風行的老屋新建旅館與特色小店上。這些當地小店和風景,無論是外來移民造就,還是本地生根,都充滿一股獨特的城市風味。這些人情物意,各個都有故事,也都是府城鮮活的生活民情與文化特色。
來到府城,首要是“食”
台南的飲食文化與台灣其他地區不同,台南人早餐以鹹食為主,清晨的“早市”便有蚵粥與虱目魚粥,這種魚粥,被早期台南人俗稱為“飯湯”;通常以魚骨熬出湯頭,在客人點菜後,盛飯於碗中,撥入汆燙熟的海鮮料,再澆上高湯,撒入油蔥酥、芹菜與胡椒粉,這是南部特有的料理;現在,你可以在某些巷弄的小店中吃到。除此之外,台南人一早也吃肉粽與味噌湯,湯頭必放炸油條,粽子的醬料以花生粉(土豆粉)拌醬油膏。這兒還有一早吃羊肉湯的,用熱湯涮溫體羊肉片,配上白飯,也是一頓飽,清粥小菜自然不在話下,是常民生活的一環。
這個城裡,因為有安平港口,所以海鮮料理也很多,舉凡小卷米粉、魚丸、蝦仁飯與蝦仁蒸肉圓,皆是日常小品。也因為農家多,所以餐餐蔬菜皆不乏,尤其是除了台南外,少有城市把水果視為餐後必吃的食物。走到台南,只要看到水果攤上有擺出折疊桌,那意味著店家有賣水果切盤,水果盤分綜合或是單點品項,春天有蓮霧、楊桃、枇杷、葡萄柚和香瓜;夏天吃西瓜、菠蘿、與芒果;秋天來點甜柿、梨子和文旦(白柚子),冬天點心是草莓與棗子;加上一年到頭都有的香蕉、蘋果、葡萄、橘子和木瓜、番石榴。台南人吃番茄是蘸上醬油膏與砂糖加上姜絲混合成的調醬,酸甘甜叫人難忘。除了水果外,加上一杯純果汁或布丁,也叫人感到無限滿意,這一味,從午後到深夜都開張。從吃,便可體驗府城鮮活的文化特色。
“悠哉”是台南人的模樣
吃飽,想體驗古都之美,可繞去安平的大眾廟前,搭船游湖,無論是乘竹筏看綠色隧道,或從安平游台江到四草,皆是感受台江外海的風情。除了游船看夕陽,也可莅臨台灣文學館,館址位於台南市古跡——原台南州廳,這裡主要負責搜集、整理、典藏與研究台灣近代文學史料。台灣文學館已恢復日治時期舊貌,館前種有台南市花鳳凰木,每到夏季橘色花朵一開,蟬聲不絕,一聽便是台南味。
到台南就得放慢,輕松過日子。台南人的模樣仿佛是通常都穿著一雙人字拖鞋、一件T恤、一條短褲,悠哉地逛大街。在台南,少有西裝筆挺者出現,這是台南人享受生活的方法,也是城裡的氣韻。把移動距離的時間拉長,就會看見靜谧的閒散。
若想嘗嘗台灣特有的泡沫紅茶,那從文學館轉入公園路上,便能找到“奉茶”,奉茶有順口的泡沫紅茶,也有府城古跡茶作伴手禮。坐在茶館的亭仔腳(騎樓),陽光灑進亭裡,對面是台南測候所,因它的建築造型特殊,被稱為“胡椒管”。館前種了紫花風鈴木,每到一月,粉紅色的花瓣會飛落到地上。花期時,坐在奉茶飲品,望著那一樹紫花,心裡有無限浪漫。
奉茶旁的肉伯雞肉飯,也算佳品,配上白菜湯,就又有了力氣往吳園走去。2012年冬末,奉茶老板葉東泰在吳園經營了一間“十八卯茶館”,這處原來被稱為“柳”屋的料理亭,是日治時期的食屋之一,如今成了人們留連往返的品茶處。葉東泰選在“馬雅末日預言”當夜開幕,舉辦末日茶會送舊迎新,是台南文化界謂為傳奇的一夜,當晚五湖四海的文人大老,紛紛聚集共襄盛舉。如今,眾人因十八卯的開張,有了新的飲茶文化歸屬,到台南一游不可遺漏此處。
至於住,台南市區街道,已經布滿以老屋建築為題的宿地了,謝宅、佳佳西市場文化設計旅店、正興咖啡館老宅民宿、小南天旅店、有方公寓,五條港的鐵花窗、木子民宿⋯⋯完全不同的住宿風格和周邊景觀,任君挑選。在旺季的時候,記得提前預訂。
走入台南,尋找與發現是旅者最大的收獲,城市的風貌和態度,展現在日常生活,這些在當地,已經成為文化而不退流行,當你親臨現場,深入街道的每一角落,貼近府城的食、衣、住、行的作風,你便會挖掘到城市的不同之處與那些生活形態的點點滴滴,體會到了這個,旅行的價值就慢慢顯影了。
1.繞過孔廟不多遠的路口上,就是莉莉水果店,這兒到了夜晚十點來鐘都極為熱鬧。這時,不妨走上二樓的水果文化館,跟老板李文雄來一段關於台南文化的對話 F3.2,1/3秒,ISO200
2.如果想一次吃到所有當季水果種類,不如點一個水果拼盤 F2.8,1/8秒,ISO200
莉莉水果店
上帝賜予台灣的香甜古早味
過去的台南有許多大舞廳,這些夜生活的續攤就在水果攤,即使到凌晨,仍有水果店亮著招牌;知名店家門口,隨處可見黑頭賓士。從那時起,水果搾汁機的聲音就從未停止過。
李文雄
他創辦了水果月刊1999年,李文雄制作了講述台南故事和水果文化的“莉莉水果有約”折頁月刊。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詹伯望說:“他真正愛這個城市。”
五六十年代,水果如同奢侈品一般
吃飽飯,再吃水果,是我們家的三餐生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直到我們長大。我家雜貨店旁,就是水果攤,三十幾年來,家裡的水果從未斷過,春季吃枇杷,夏天吃芒果、荔枝與龍眼,秋天吃柚、梨,冬天吃橘子,一年到頭有西瓜、葡萄、番石榴、楊桃、蓮霧、菠蘿、香蕉、甘蔗可挑選。
爺爺家有種土芒果,因為盛產量大,所以會將未熟的青芒果,制成“芒果青”,就是將未成熟的芒果摘下,削去皮,切片,浸泡在白糖中,冰入冰箱冷藏,如今市面上俗稱“情人果”,吃來酸酸甜甜,清脆口感,是很棒的零食。而熟透的土芒果,家鄉孩童的吃法有兩種:一是索性抱來十來顆芒果,換上舊衣服,准備一條濕毛巾,整個人圍著那堆芒果剝皮直接啃。成熟的土芒果芬芳香甜,汁液豐沛,很容易滴到衣服上難以洗掉,所以母親們通常會催促孩子們更衣並准備濕毛巾,讓孩子邊吃邊擦;另一種方法現在看來十分浪費,我們會將熟透的土芒果捏到極軟,讓果肉充分軟碎在果皮囊中,再用牙齒在芒果尖部輕咬一個小洞去吸汁,成了完全不添加任何東西的地道土芒果汁。當年土芒果的盛產由此可見,我至今仍記得那種橘黃色的果肉,所散發出來土地的香醇滋味。
台南市開往仁德鄉保安村的路上,有個地方叫做虎山,虎山最醒目的便是仁德糖廠。小時候,每次我在夜晚經過這裡都很害怕,因為路旁就有個墳場。但清晨的這條路,兩旁是綿延一公裡的芒果樹,矮矮林立,兒時聽說這些樹都被下過咒,偷摘這些果實,吃了會發瘋,現在想來那應該是樹主為了防止小偷而流放出來的傳說。如今,為了拓寬道路,百來棵的芒果樹都消失了,只剩下寬闊的柏油路與荒耕的嘉南平原。
對我們來講,水果是生活中唾手可得的點心,也是嘴饞的補給品,一個習慣追根究底,根源還是嫡傳。水果在五、六十年代的旁人眼中,或許象征小康中的富裕,但在家族的記憶卻是生活點滴,母親對於飲食一點都不吝於花費,在她的世界裡,食物與衣著決定生活質量,打開家裡的冰箱,必然塞著滿滿的水果,澎湃地排列在隔層上。至於,到了市區裡,水果的蹤跡成了各家水果行展演的場域,每走幾條街,就能明顯看見巷口三角窗的位置有著許多冰果室,舉凡攤上擺桌子、板凳者,都賣水果切盤,綜合水果盤上至少有四、五樣當令水果。
最初的綜合水果盤
“起先,客人都買單項水果,要店家幫忙現切,但也有人一次想吃好幾樣,要西瓜、木瓜、菠蘿⋯⋯每次都這樣很麻煩,我就干脆全部一次切好,讓客人挑選。”一九四七年在台南市創立莉莉水果店的當家李文雄,陳述起莉莉水果盤的由來,“到了夏天,店裡的生意都會很忙碌,把水果一塊一塊切好冰鎮在冰箱,客人要就搬出去,否則切的手工復雜,客人要等,後來干脆就變成綜合水果盤。”莉莉的水果盤,每種水果各一塊,每盤保持十二、三種台灣當季水果。李文雄說,“綜合水果盤”是在‘果汁’之後才現身的。”一九五一年時,綜合水果盤的形式就被固定下來。
水果盤這種東西,是台南傳統水果行的特色,出了台南,沒有人這樣吃水果。試著想象,一家人要買的水果,不會是一次秤斤論兩買入七、八樣,所以台南水果盤的可貴,在於能一次嘗到不同的口味,你完全不必理會囤貨的賞味期限、不需要在乎自己會不會挑選,舉凡老板敢把綜合水果盤端在台面,他就敢對你保證,這一定好吃。
水果盤的精彩要從三個地方著眼,一是好不好吃,好吃的水果不一定外形最漂亮,鮮度考驗老板挑水果的功力;二是種類,以水果種類多寡來判定,有些店一盤竟有十多種水果,一種一片,讓人嘗遍當令滋味,這當然也反映在價格上;三是視覺,擺盤看起來漂不漂亮,水果如果要有好價錢,外形一定要漂亮。無論是春夏秋冬,你眼見盤子裡,五顏六色的各式水果,洗刷干淨、切片、蘸粉擺得整整齊齊,紅的西瓜、蓮霧、綠的奇異果、番石榴、香瓜、黃的芒果、菠蘿、香蕉、橘的木瓜、哈密瓜、紫的葡萄、青的香瓜,冬天有草莓就蘸煉乳,秋天盛產清脆多汁的甜柿,愛吃大番茄的朋友,店家備好了用姜末、砂糖調配而成的醬油膏,這是台南人傳統吃番茄的沾醬,必定要嘗嘗看。
李文雄笑說,“南部人喜歡吃甜,喜歡搞料理,為了轉化生西紅柿的那股生澀味,就調了這沾醬,經過這沾料,吃了能夠糖甘蜜甜。”而番茄性甘、酸,微寒,未成熟的番茄含有微毒性的番茄鹼,比較冷生;所以吃時,你可以加上甘草粉與生姜。糖粉、醬油膏可以拿來調味,甘草可解毒,生姜補氣去寒,台南人的這些醬就是這樣調和過來的。
它將讓人充滿歡喜心
某年冬天夜晚,有個六十多歲的優雅婦人,穿著旗袍,用手遮住臉龐。那夜,莉莉的客人並不多,老婦人卻格外緊張。“快幫我包起來。”婦人催促的口吻,像怕被人看見。臨走前,婦人說,“我站在店裡感到很見笑(丟臉)。”
“我好端端賣水果,她為什麼覺得來店裡會丟臉?”李文雄接著說:“那晚,我思考了一件事,這家店的客戶都是學生與中下階層的人,買水果、喝果汁、吃冰,我在想要怎樣提升這間店,把它變成一個讓人充滿歡喜心的店。”
那時,莉莉的客人很多,總高朋滿座,這些客人總會問:“老板,現在的水果,哪種香甜好吃?”因為這個問題,李文雄在1999年成立“莉莉水果文化館”,制作並自費發行了“莉莉水果有約”折頁月刊,介紹時令水果。
2010年春天,李文雄站在府前路莉莉水果店的葡萄籐下,帶我走入他心中的台南:孔廟東北角友愛街旁的老蓮霧樹、池畔旁的椰子樹、望向府中街的柿果。我們在忠義路稅捐處的老芒果樹下乘涼,他回憶起府前路新南橋(烏橋)龍眼的故事,講述巷弄中、古跡旁每株果樹的身世,眼神中充滿關懷。
我想起老家門口的那棵矮蓮霧,幼年時,我總蹲著撿拾摔爛的青果實,小小成熟的蓮霧掉落在地面,脆弱而無助;我在三十多年後,仍然記得它的處境,那勢必挾帶著童年的孤單與咽下的寂寞。
李文雄訴說這些樹的生平,跟著他的腳步漫游樹蔭下,我見證生命禮贊灑滿一顆熱切的靈魂,那種屬於樹木的存在感,透過解讀,種植人心;並且,生出感情。
見證台灣生活歷程的莉莉的故事
莉莉第一代老板李澤
一九四六年
李澤先生開辦南台物產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經營水果批發,並兼賣擔仔面、魚丸湯,由老板娘掌廚,生意逐漸地越來越好。
圖中右一為老板李澤
莉莉第一代老板娘
一九四七年
李澤先生在台南市府前路一段199號創建水果店。因長女在美軍俱樂部服務,老外就用長女小名稱呼,這家水果店就以這個稱呼命名叫做莉莉。
光復之初
因為長女在美軍俱樂部上班,買回一台美制果汁機,就在水果店賣起了新鮮果汁,也是本市創舉。
一九四九
按照上班族中大部分單身漢的要求,創店老板李澤將面攤部分轉型為月結包飯,成為本市最早的自助餐。
創店老板李澤夫婦
一九五0年
莉莉的自助餐顧客群甚至遍布到了機關、學校、成大學生、CAT員工等,私人機構的顧客也不少。但這時,水果攤還並未成為有規模的經營。
剛開始的水果店
一九五七年
原來竹木屋的舊店,在這個時候改為了二樓三的鋼筋水泥樓房,變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樣式。改建完畢後,莉莉正式申請營業,掛上莉莉水果店的招牌。
改造後的店面
第一代老板娘
吳宗憲早期錄制綜藝節目
一九九二年到一九九九年
長男李悉木退休,由排行老五的李文雄夫婦接掌店務。用嶄新的經營理念:自然、活力、喜悅的胸懷服務顧客。
李文雄制作了每月發行的“莉莉水果有約”折頁月刊,最初每月印刷兩千份供大家免費取閱。
1.李文雄會在水果月刊上回答食客信上的問題 F3.
2,1/13秒,ISO200 2.阿田水果店 F5.6,1/60秒,ISO100
3.水果店食客年齡層很廣 F3.2,1/25秒,ISO200
4.街邊有許多自然裝飾 F2.8,1/25秒,ISO200
5.店主對台灣方形西瓜十分自豪 F3.2,1/30秒,ISO200
6.二樓是水果文化館 F2.8,1/13秒,ISO400
這1裡02是窄門唯一的入口處,只有38厘米 F2.8,1/16秒,ISO400
窄門咖啡館
擠入三十八厘米的老厝咖啡香
當一個周游各國的台南女人把老厝弄成咖啡館後,這裡成了令人向往的空間。我們從只有38厘米的窄縫進入,路過滿是綠植的小道,這裡將通往咖啡和點心香味的故事源頭。
Jesscia
她把全球美好裝進窄門
這個女人花了三個月把舊宅變成咖啡館。她喜歡旅游,並從希臘、葡萄牙、美國、瑞士⋯⋯帶回紀念品和美味。
先從38厘米開始
老板Jessica說:“這裡是個說不完故事的人生舞台,每年上映不同的戲碼。人來人往的公共領域,酸甜苦辣雜陳其間,依我之見,咖啡館的核心價值,正是這部無法道盡的腳本。”
我從草祭二手書店和冰品店夾著的牆縫往裡擠,手裡拿著一本剛買來的羅葉的書——《樹怎樣成為自己》,我認為它應該適合坐在“窄門”閱讀。我側著身子往裡走,心裡一直猜測著它的寬度,大概40厘米,太胖的人著實無法進入。在這個細縫兩面的牆壁上,都被顏色濃艷的塗鴉覆蓋,昏黃的燈光帶著我的腳步路過草祭二手書店暴露在內側牆壁上的窗戶,時光仿佛能隨著“扣扣”的行走聲往後退,直到看到滿眼的綠色和旋轉樓梯。我沿著樓梯往二樓去,被爬山虎覆蓋著的轉角處擺放著一個有些褪色的紅木船舵,那些調皮的綠色植物沿著船舵後的牆壁一直往上延伸,直到視線盡頭。我想,我馬上就要跨入Jessica劇本的中心了。
這是一個可愛的收藏者
進入窄門咖啡館的第一眼就是擺得五花八門的廚房。
把廚房大喇喇地擺在店的最前面倒是不常見,許多女孩兒圍在一邊的木桌前叽叽喳喳地說話。原來她們在蓋章,各式各樣印著“窄門”字樣或LOGO的印章鋪滿了小本子,仿佛在台灣每一個地方,甚至是路邊那些扯著“某某電視節目票選十佳”的小店門口也有自己的印章,但是我很難去體會這種蓋章的心情。
跟著這群可愛的孩子,我進入了更擁擠的場景,它讓我想到孩子們的玩具房:藍、白色的牆壁,黃色溫暖的燈光,還有用貝殼或是什麼其它串起來的窗簾;桌子上擺著一本看起來十分老舊的台南地區電話簿,還有一套不知從哪兒收集來的,頗有印度風格的金色酒壺、一台極有年代感的綠色電風扇隨意地擱在一把淺色木椅上,各種樣式的奇怪木雕排列在高台上,手掌大小的圓形木盤、鮮艷的貓咪雕刻、十來張音樂CD、老台灣產的咖啡機⋯⋯在晃神的時候,我能聽到屋頂風扇轉動時發出的呼呼聲,木頭的嘎吱聲和風扇聲夾雜在一起,讓我覺得像是置身南洋的某個偏僻小村子。
再往裡便寬敞了,我挑了一個靠近窗戶的地方坐下,耳朵旁邊不遠的地方有一排書架,最近的那本是《西蒙波娃的越洋情書》,我開始猜測老板 Jessica是不是一個擁有浪漫柔軟的女性主義者。我抬眼看向右邊,這裡有一個貼滿留言的小木板,黃春明、高行健、李家同這些文人的名字都默默地站在板子上。我叫來服務員,這是個穿著紅色圍裙的漂亮小姑娘,今年大概也就不過20歲,她告訴我,“Jesscia剛走,你明天來就能找到她。”閒聊幾句後,我要了一堆招牌點心——黃金鴉片、奶酥吐司和窄門特調冰咖啡。這時有涼風吹來,四處十分安靜,抬眼從窗戶望去,能看到街對面的孔廟文化園區,在一天的早些時候,能看到好多台南人在那兒繞著圈兒跑步。
用舌頭裹住香甜的“黃金鴉片”
沒多會兒,點心齊全地擺放在我面前,“黃金鴉片”是我最期待的,我疑惑它是否真能跟鴉片一樣讓人意亂情迷?我眼前的這個小盤子裡放著六片檸檬片,被糖水般的透明醬汁淹著,檸檬片上撒著些棕色的細碎粉末,我惶恐地想,“莫不是真的鴉片粉?”服務員用手作了一個折疊的姿勢,告訴我這得卷起來吃。於是,我動手捻起一片檸檬,小心地將它折疊起來,生怕一不小心,那些細碎粉末就灑了出去;最後我再用力蘸了幾下醬汁,整個塞進嘴巴,這樣看著仿佛很生猛的吃法,在入口後的感覺卻變得十分細膩、奇妙:醬汁不知道是用怎樣的糖水熬成,裹著整片檸檬倒也不搶了原本的果酸,又著實鎮住了原本的酸味,清香的甘甜感在瞬間包裹口腔。
當我開始動用牙齒時,我感受到檸檬皮和果肉帶來的阻力,不像普通水果那樣脆脆的,果皮摩擦著牙齒帶來很棒的嚼勁。當我嚼開果皮,吃到果肉的時候,檸檬的酸甜味道帶上一些咖啡味,初味稍苦了些,但不到一秒便能感覺到咖啡醇厚的香甜,用一位朋友的話來說:“這個食物不僅有香味,它的層次清晰得能讓你說出 1、2、3、4。”
在後來跟Jessica的聊天中,我才知道黃金鴉片是結合咖啡粉和檸檬片,以及當地砂糖,再淋上她特調的飲品做成。雖然我無法得知那個“特調”裡究竟藏著什麼,但肯定不是鴉片。在接下來幾天的通信中,我得知了這道點心的由來。對於這個人來人往的咖啡館而言,所有的一切都彷如一出扣人心弦的舞台劇,這裡每天都上映不同戲碼,而且男女主角隨時更換,連腳本都隨意由這些人書寫,每個章節都因人而異。“我自嘲是個最蹩腳的導演,因為我無法主宰各個角色,關於我的演員,我也只能靜默的任由他們各自發揮。但看在眼裡,我忽然有種了悟——人生的滋味絕非來此喝杯欲望咖啡便能道盡。”Jessica認為這也彰顯不出整個舞台劇的感覺,所以她突發奇想,要去締造一種關於酸甜苦澀的人生滋味。而這種滋味好比鴉片,會讓人著魔、上瘾,於是咖啡與檸檬結合在了一起。 Jessica說,“我沒想到它們在一起的口感那麼豐富,層次十分分明,各種滋味不需要你去解釋,仿佛很像我所謂的‘人生滋味’。而且這種味道如同我們飲水一樣,冷暖自知。”這不禁讓我想起金剛經著名的四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流浪女人給百年老厝的新靈魂
這座接近一百年屋齡的房子是日治時期大正年間的西式洋房,雖然已經歷經滄桑,但卻看不出一絲破敗。完美的修復不僅保留了老厝當年的神韻,還讓它多了些“窄門”主人的情調。Jessica說,當她看到這個房子的第一眼時便愛上了這裡濃厚的人文氣息,那時的“窄門”只是斑駁、殘破的外牆包裹著的時代老屋,她秉著散盡銀兩終不悔的決心搶修了它。“我希望能悉心的將老房子的靈魂留在此時此刻。”Jessica這樣形容她最初的動機。在當年窄門整修時,這個熱愛老房子的女人請到了專修老房的老師傅,而台灣因為有這些眷戀故事的年輕人,和具有超凡工藝的整修員而充滿味道。如果你來到窄門,你會知道,Jesscia留住的不只是一棟房子,也是關於一座城市的記憶。
窄門咖啡館特別推薦
奶酥吐司
窄門的這道點心的奶酥十分可口,都是用新鮮、上好的奶油制作而成。這裡面包片的烘烤時間也十分重要,你能在這裡吃到最松軟溫潤,還撒著花生片的奶酥土司。
擂茶
這是一道客家人的獨特習俗,你很難在其他地方體驗到。他們會把茶葉搗成粉末,再加入熟花生、芝麻等繼續研磨成粉末,最後用開水沖泡。茶裡含有十幾種有機谷物,可以開胃、健脾、明目清肝。
紅酒燴牛肉
這道主食和配菜都十分開胃。店家挑選上等的牛腱肉,切成塊兒,搭配進紅酒和香草進行炖煮入味,合適的火候讓肉質Q彈美味。套餐裡的小菜根據時令不同而有所調整,十分爽口。
窄門特調冰咖啡
這也是一道由老板親自研發的飲品。濃郁的咖啡交織著綿密如絲綢般的鮮奶油,給人極潤滑的口感。要知道,把握不同的奶油和咖啡比例才能造就如此香濃可口的味覺體驗。
1.回轉樓梯 F2.8,1/3秒,ISO400
2.這裡的音樂都是老板親自淘來的F2.8,1/6秒,ISO400
3.這裡的服務員有一些是勤工儉學的大學生F3.5,1/15秒,ISO400
4.你能在這裡閱讀到不錯的書目 F3.2,1/6秒,ISO400
5.透過貝殼串起的窗簾就是咖啡廳的大廳 F2.8,1/8秒,ISO400
6.這裡的大多數物品都是老板從國外旅游時帶回來的 F2.8,1/15秒,ISO400
7.大廳右側是一處約30平方米的內廳F2.8,1/13秒,ISO400
8.綠色鐵質風扇這種上了年紀的老家具到處都是 F2.8,1/15秒,ISO600
1.“泰山冰店”位於台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三段,也就是大菜市左邊第一個攤位 F3.5,1/20秒,ISO100
2.這個制冰機陪伴冰店度過了將近半個世紀 F3.5,1/15秒,ISO100
3.店裡的招牌上有各地食客在不同年代的簽名 F4,1/25秒,ISO100
4.講究的選料讓泰山冰店成為市場上經久不衰的傳奇 F4,1/60秒,ISO100
泰山冰店
四十余年老 冰機的綿密記憶
台南人的胃一邊放鹹食,另一邊則放甜品。而我們家的習慣是:無論逛到哪個街道,最終一站就是國華街的西市場,俗稱“大菜市”;而在這裡伫立了四十幾年的泰山冰店,絕對能入選你的台南甜品最美記憶的口袋名單。
莊泰山
他制作往事的味道
第二代傳人莊泰山過去在歌廳彈過貝斯,糊裡糊塗地改了賣冰,還賣了四十幾年;現在已經退休去雲游四海,冰店由兒子莊奇鑫接手。
大菜市裡的堅持
“大菜市”興建時是全台灣最華麗的市場建築,這裡有老虎窗的馬薩式屋頂、入口上有圓山牆,總共97個攤位:6攤蔬菜、26攤魚肉、18攤鳥獸類、14攤雜貨、12攤飲食,還有21攤其他類別,這讓它成為當時南台灣最大的市場。
從台南市中正路走入國華街,再轉入大菜市左邊的第一個攤位,就是“泰山冰店”。“ 冰”是台灣的一種常見點心,店家通常有許多材料,如蓮子、粉角、麥角、蜜紅豆、蜜芋頭、粉圓、土菠蘿、米苔目、仙草、愛玉、花生、手工湯圓、煉乳等,你也可以直接點“八寶冰”、“四菓冰”,或單點“愛玉冰”,這時,店家會取盤放料,再用制冰器 出細冰沙,最後淋上糖漿;而泰山冰店這碗巴掌大的锉冰,便是我們餐後結尾的甜品。
九幾年時,“泰山”祖先莊燦南在大菜市以賣碗粿為生,以前老人家開店從沒想過取店名,大家都直接叫名字,有口碑的店都靠當地客人;因為攤位沒有名號,所以大家都叫他的外號“戽斗輝”。從賣碗粿到賣飯是在1968年,由第二代莊泰山接手才開始了傳統锉冰的生意,據說,“泰山”是台南第一家賣八寶冰的冰攤,如今店裡的 冰機都已經四十幾歲了。
“這個攤位對我意義很大,反而不是賣冰這件事。”莊泰山的兒子莊奇鑫說,“我爸在接手這個攤位前,原本在歌廳彈貝斯,胡裡胡塗改了賣冰,也沒想到一賣就賣了四十幾年。”而在十五年前,除了米糕粥外,莊泰山已經開始大量用紅豆制作紅豆糊,吃起來比紅豆湯更綿,莊奇鑫說,“紅豆糊跟紅豆湯,你要吃才能比較出來。”
這位第三代傳人今年初算是半接手了這家冰店,每天都堅持到下午兩點半。“我從小學就開始在店裡幫忙,當兵後又轉行做了水電,1996年考上市府環保局的職位,”他看著冰店的招牌感歎到,“因為生活習慣不同,現在的生意不像上世紀七十年代那麼好,大菜市也就靠幾家老店在撐了。”
冰店也可以不僅僅有剉冰
“泰山冰店”的冰品特別細致,糖漿是店家自己熬煮的,有蔗糖的獨特香氣,淋在白冰上入口,滑細即化,不見粗魯咬嘴,非常爽口,沒有多余的甜度。最特別的是,湯圓十分好吃,湯圓在台語裡叫做“圓仔”,“泰山”的圓仔搓成長管狀,再切成一小坨,它分外柔軟,卻又能帶著咬勁;當牙齒碰到它時,那份綿密的糯米香氣,加上咬破時滲出的淺淺糖味,很令人著迷。我想,那是我吃過最好質地的圓仔。
“米糕粥最重要的是選米,選米跟水的比例,否則煮熟的時候都沒看到米粒。”泰山的米糕粥用的是長糯米,多數米糕棒冰嘗起來只剩香氣,沒有口感;但是在這兒,粥裡要不要加酒看每個人的愛好,莊奇鑫說:“加酒比較香,但有人不喜歡米酒味道,老一輩會加比較多。”
我最喜歡的算是泰山冰店的芋頭和花生湯。這兒的芋頭都被切成一塊塊的,你能看到芋頭本身的顏色和形狀,甚至還能看到它的纖維,聽說這些都是煮的功夫和經驗,是可以拿來比較的。花生湯更讓人難以忘記!泰山的花生湯有精華版,就叫“花生的精華”,一次只有兩碗,是一鍋煮好的,算是老板的私房菜,濃濃的花生味仿佛讓我回到了小時候。
現在的莊奇鑫也許想不到,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市場攤位,對於離鄉背井的人,它已成了“家鄉”的代名詞:米糕粥的氣味有府城的印記,炎炎夏日中的八寶冰成了沁涼苦悶的良方⋯⋯它們傳達了屬於這片土地的滋味,而食客把這些滋味變成了自己生命的片段記憶。
台南夜市啪啪走
來到台南,一定要逛逛夜市,你會驚訝於它驚人的夜市數量。這次,我們將帶你混跡這裡最火的五大夜市,找到那裡最人滿為患的小吃。
陳記麻辣鴨血
定位:大東夜市
地址:林森路二段與崇善路口,台南監理站旁
時間:每周一、二、五
沒有過多配料,湯頭不油,有中藥香味,不像一般夜市裡的充滿味精,吞下後辣感馬上攻擊喉頭,十分過瘾!看似一小碗,但料給的絕不馬虎,鴨血很大塊,魚蛋十分Q彈,咬下去在嘴裡像活著一樣;肥腸也不油膩,很有嚼勁。
黑爆米花
定位:花園夜市
地址:台南市北區“鄭仔寮重劃區”內
時間:每周四、六、日
以甜爆米花為主,不含色素,有原味、焦糖、起司等9種口味;當地人最愛夏天的冰凍口味。
大腸包小腸
定位:武聖夜市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武聖路69巷42號
時間:每周星期三、六
這家是創始店,不用烤,而用熱炒;沙茶、九層塔等多種口味和小料任你選擇。
阿雞師雞腿肉
定位:小北成功夜市
地址:台南市北區西門路四段、和緯路二段交叉口
時間:每周二、五
選用雞腿肉在鐵板上煎烤可任選三種調味粉:蒜香、檸檬、薄鹽。
正宗卷餅
定位:五期永華夜市
地址:文平路與永華路二段交叉口
時間:每周四、日
現做的餅皮有焦和彈的口感,包裹快炒的高麗菜、肉片、洋蔥等,加上獨家醬汁!
兩條路散步府城
台南市政府根據米其林綠色指南規劃出了幾條米其林路線,讓我們開始在台南深度游。
“西濱宗教魚鹽巡禮”旅游路線,行程以南鲲鯓代天府為觀光主軸。其中,“南鲲鯓代天府”不只有“台灣第一府”的美稱,也是全台最古老的“王爺總廟”,每到王爺祭典(農歷四月二十六、二十七日),各地進香客總絡繹不絕,可說是全台最大祭典。而“安平老街散步巡禮”這條線路,你可以選擇騎自行車的方式進行沿著台南運河在安平區找到以牆為干,以葉為瓦的安平樹屋;轉過延平老街,來到老榕盤根的安平古堡,這裡成了當地學生們的課外活動場所,閒時不妨去試試周邊的小吃,這一條線路適合慢行。
西濱宗教魚鹽巡禮
享受西濱產業地景及自然人文風貌
那些淘氣的“古早味”民宿
選擇來到台南民宿體驗老房子的魅力,走出門外漫步在古樸小巷,在阿憨鹹粥來份正統台南人的早餐;在現代與傳統的矛盾中,你有可能踏出一步就掉進歷史的漩渦。
屎溝墘客廳
這裡由1898年建造的古宅改建而成;有媽祖樓和壓倉樓兩間房,房內是日式榻榻米,維持著老屋原來的樣貌:木地板、小方桌搭配簡單設計,讓人心情安和。打開二樓小門,眼下是一片老城區的樣貌。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信義街3號
電話:0931-820-552
油行尾
這個五十多年屋齡的老屋中,暈黃的燈光搭配懷舊的磨石子地板,老沙發、鐵花窗、電視收音機、彈珠台,還有紅磚外露的牆壁,增添了屬於油行尾的獨特韻味。這裡每次只接待一組客人,需要提前預訂哦!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城隍街68號
電話:0917-992-268
漫步巷弄
隱身在巷弄裡的百年古厝,映照安平老城區的傳統民居風貌。這個民宿提供一間雙人房和一間四至六人房,早上起床就能吃到店長准備的諸如雞蛋餅、虱目粥等台南小吃。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運河路(詳細地址電話聯絡)
電話:0931-225-196
南站民居
大家都稱它“鐵道老房”,因為它坐落在一個廢棄鐵道車站旁。勇伯就是這個民宿的主人,他熱愛收藏老家具,民宿中隨處能見比你年齡還大的物件!現在民宿分前後棟,每棟只接受一組人入住。
地址:台南市東區大同路二段635巷101號
電話:0927-772-717
1.油行尾民宿所在街道在古時專門制造、販賣食用油
2.屎溝墘客廳老板姓蔡,大家都叫他蔡廳長
3.漫步巷弄是間藏在巷子裡的法國式小棧 4.南站民宿不管是外觀還是內裡設施都能帶你回到50年代
必須帶的伴手禮
太多的台南美味我們無法帶走,但也還有些能捎帶回去回味的!
1.黃金泡菜:帶甜味和腐乳味道,切得細碎的辣椒讓後勁突然辣起來,黃紅色澤有種海膽加上了明太子的感覺,很是高檔。這份號稱洗過SPA的黃金泡菜(一罐NT$160,約34元人民幣)口感多了份爽脆,尤其是靠近菜心部分,不像韓式泡菜比較難咬,趁冰涼時食用,清脆爽口。
2.松村煙熏鹵味:這裡新做的豬血糕無法團購,不能久放,它比一般豬血糕口感硬,但越嚼越香。這裡鹵味的迷人之處在於那股煙熏香氣,耐嚼的口感和那股焦糖甜香,算十分有人氣的伴手禮之一。
3.玉井之門水果干禮盒:自然、原味、無添加,創辦人被封為“芒果媽媽”。禮盒裡包括芒果干、情人果干、楊桃干、鳳梨干、芭樂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