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台北的第一印象是什麼?仍然是伍佰台語歌詞中「不曾看過這麼多的樓仔厝,那會整個天頂是攏總全砂」栉比鱗次的都市樓房?還是「要來去東區感受一下,看那的人敢是攏總穿甲足趴?」的炫麗繁華之城?
當然,台北的冶艷猶勝以往,但它依然保有著多元、簡樸的一面。端看你是否願意靜下心來凝視這一路或深或淺的足跡,觀看已經成為今日的高樓間隱藏著昔日的平房。
建城百余年,艋舺與大稻埕歷史的刻痕深深烙印在老台北人的心目中。老去的城市面容宛如泛黃記憶,伫立於迪化街上的洋房、茶莊、柑仔店、老藥行、老布店,偶然遇見他們,總是激起心底的悸動。每一年來到年貨大街總驚覺一晃眼又過了一年。古色古香的街道,是遺忘還是提醒?老東西或許現在看起來不再被需要,因為他們逐漸成為不受注意的少數,但它們卻用另一種角度來诠釋其間的美麗與見證台北城生動的歷史,很多並非結束,而是換了一種形式。
閱讀台北,不只有蓬勃的面貌,更要翻開歷史的扉頁展開深度的旅程。讓我們重返時光,一起勾勒出歷史與文化的記憶,在紅磚瓦礫中歷盡往日的情懷。
為什麼先說大稻埕,原因很簡單,台灣驢就是台北市大稻埕人。
“大稻埕”,這個老地名就像北京的“呼家樓”、“燈市口”……一樣,在城市的發展中逐漸淡出舞台。大稻埕的意思是“寬闊的曬谷場”;不過大稻埕的崛起與曬谷子無關,而是因為流經大稻埕的“淡水河”。
大稻埕的區域大約在今天台北市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重慶北路以西、西臨淡水河。據說公元1851年(清鹹豐元年),來自福建同安的移民為了躲避海盜,從基隆(今天台灣北邊的國際商港)遷移到大稻埕,從此大稻埕開始有漢人居住。由於大稻埕西臨淡水河,擁有舟楫之便,船舶可以由此沿淡水河出海,前往“唐山”(當時台灣同胞對大陸的稱呼),甚至遠達歐美。於是大稻埕的貿易日漸繁榮。
正前方就是大稻埕碼頭
大稻埕的老街--迪化街
大稻埕崛起之前,緊鄰它的南邊已經有一個街市,稱為“艋舺”,公元1723年(清雍正初年),福建泉州晉江、南安、惠安移民渡海來到此地,由於當時台灣原住民(日據時代稱為高山族,台灣光復後稱為山地同胞,現在改稱為原住民,一共有九個族)之一的平埔族以獨木舟從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產品來這裡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艋舺,因此而得名。
公元1853年,“艋舺”的福建漳州與泉州移民械斗,泉州同安人和漳州人被泉州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驅趕,先逃往北方的大龍峒,再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建起街市,重建廟宇,利用淡水河從事貿易,於是大稻埕形成以同安人為主的街市。此後,台北盆地附近每遇械斗事件,便有不少人逃到大稻埕,使大稻埕形成四方雜處、開放包容的特色。公元1856年,大稻埕興建了“霞海城隍廟”,這座廟宇雖然不大,卻是台北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
霞海城隍廟
城隍爺以及他的同事們
鹹豐年間的匾額
第一次英法聯軍之後,清廷簽訂的天津條約裡開放通商口岸包括台灣的安平、淡水。公元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但是實際停靠的口岸包括艋舺和大稻埕。不久之後,艋舺因為淤積嚴重航道不暢,船只大多停靠在大稻埕。於是大稻埕取代艋舺,成為北部的商業貿易中心。
當時英國人杜德引進泉州安溪烏龍茶茶苗,貸款給農戶栽種,再收購茶葉烘培精制。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品嘗之後,稱之為 Oriental Beauty(東方美人),烏龍茶名氣水漲船高,歐洲人趨之若鹜。於是外商五大行:德記、怡和、美時、義和、新華利,先後在大稻埕設立分公司,向英、美等國輸出茶葉,大稻埕的繁榮因而從光緒時期一直延續到日治時期。
曾經的迪化街
(南街殷赈 郭雪湖 1930)
公元1885年,台灣設省,淮軍將領劉銘傳擔任首任巡撫。大稻埕以台灣北部貨物集散中心的地位,成為“台北火車站”所在地,進一步帶動了附近商街的繁華。同一時期,大稻埕富紳林維源與李春生合資成立建昌公司,在大稻埕開辟建昌街(今貴德街),興建洋樓店鋪租給外商使用,不久各國領事先後在此設立,大稻埕商機蓬勃洋風鼎盛。
今天的迪化街以南北干貨,中藥為主
清廷割讓台灣之後,大稻埕的茶葉貿易依然興盛。日商全力抵制洋行勢力,轉以日本、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大稻埕除了傳統茶葉貿易以外,南北貨、中藥、布匹批發業,因為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而更加繁榮。
今天的大稻埕已經不算是台北市的鬧區,但是大稻埕的迪化街(過去稱為南街)一帶,仍然有許多南北雜貨店、茶行、中藥店,同時也保留了一部分帶有西洋風格的老建築。成為這個一度繁華鼎盛港市的歷史見證(可惜的是很多古老而有特色的珍貴建築在被保護之前就已經改建成新式樓房了)。
每年到了春節前,迪化街更是台北有名的“年貨大街”,顧客紛紛湧向迪化街采購過年的時必備的南北雜貨,整條街道劃為步行街,人潮摩肩擦踵,兩邊的商店大聲叫賣招攬客人,非常熱鬧。如果您到台北旅游,不妨去看看台北的老市區—迪化街。
台北大稻埕簡介
在台北尚未開發的時候,大稻埕原本是平埔族原住民“圭母卒社”的聚集生活的地方,直到了康熙48年(公元1709年),當時在台居民陳賴章申請了官方開墾直到,開拓大加臘堡地區,包含了大稻埕一帶,漢人才漸漸進入這裡,開始了農業公正的生活,當時這個地區有一個很大的曬谷場,供這裡的居民使用,因此就將這裡稱為 “大稻埕”。
從漢人進入開荒拓墾後,一直平靜的生活在大稻埕地區,直到了1920年,台灣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實施了台灣地方官制以及行政區域改制等計劃,廢除當時台北廳直轄之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立了台北市,隸屬於台北州,雖然大稻埕的區域已被裁廢,但是大稻埕並不因此就成了歷史名詞,時至今日,大稻埕仍然是台北人懷念的所在。
大稻埕在台北市的規劃下,在特定的節日也有煙火活動,讓民眾在淡水河畔欣賞美麗的煙火表演;此外,附近的 “大稻埕歷史街” 也是著名的景點, “海關博物館” 更是展示著世界各國的海關制服以及相關文獻、文物, “永樂市場” 、 “迪化街” 更有許多充滿人文風情的建築,讓民眾在都市的忙碌生活中,能夠體驗早日的純樸風情。
大稻埕美食
台北必吃的美食 我偷偷推薦一個只有真正老台北才會去的地方——大稻埕。
大稻埕台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因為老家是做南北貨批發的小時候常常跟老爸到迪化街附近作商辦所以本人對大稻埕有著十分濃的情感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讓我這個老台北人來幫你介紹門道。
想吃真正台灣味,首推 [賣面炎仔]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安西街106號 (永樂國小旁)
他每天賣的量都是固定的(9點開 3~4點賣完就打烊了),賣完就沒有了!!!想吃的人要趁早 不然肯定吃不到,現在是第三代的老板了~主推他的 切仔面、切仔米粉還有紅燒肉(可吩咐肥瘦),還有其他黑白切小菜,白斬雞、鲨魚煙、花枝、粉肝、豬心、生腸.......等等,每次去都要點個一大桌,而且這家店老板很有意思,他不愛讓記者來采訪,因為上次新聞報過一次讓他客人滿到大馬路,害他忙不過來,然後還會被老客人抱怨都吃不到,呵呵 很有趣的老板吧。
重點是他一碗面才賣20新台幣~每次點個一大桌 每人分下來都只要1百出頭。
吃完之後拐個彎到迪化街吃[佳興魚丸](通常已經吃不下了,我都是分批去吃)
地址: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210巷21號 大稻埕公園旁
佳興開業成立至今已經六十多年,至今已經由第二代老板在經營,因為它們的魚丸是屬於福州魚丸,采手工新鮮現做的,所以吃起來口感特佳。
店家也是舊舊小小的,但是生意相當地好!
佳興魚丸店,在日本統治台灣的那段期間,算是大稻埕出了名的小吃。許多達官顯要到了第 一劇場看戲、喝咖啡之後,總不能忘了來吃一碗手工的福州魚丸。這魚丸用鲨魚肉攪拌打成 魚漿還加了豬的前腿肉一起揉制,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店頭有些老太太們幫忙揉制的情景 ,不過可惜的是,佳興魚丸店後來開放加盟,卻沒有辦法做到像總店一樣的口味,所以如果 真的想吃地道的福州魚丸,個人建議還是這迪化街這家總店,比較不會令人失望。
愛吃甜食的可以去吃 黑糖米苔目(這是冰品)
冬天也有賣熱的是鹹的,還有賣甜不辣,黑糖熬煮出來的東西最好吃了(公館陳三鼎的黑糖粉圓也超棒),真材實料用黑糖細火慢熬出來的甘甜糖水,那屬於夏天的味道呀~我光想到就嘴饞!!!!!!
愛吃甜品的更不能不推[李亭香]餅店,古時候大家說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現在我要告訴你們 不吃李亭香 不知漢餅香!他們的平西餅是你到台灣一定要買的手信,恩...跟平西王吳三桂沒有關系,我小時候看了鹿鼎記 就一直以為是吳三桂發明的....平西餅平西餅~
傳說在唐代時,薛平貴西征,征戰路途遙遠,糧食缺乏,軍隊利用路旁采集的白鳳豆,磨泥做餅充饑。戰後老兵返鄉,懷念起戰時滋味,便做餅而廣為流傳他們的東西 我推薦 奶烙平西餅 原味平西餅 芋頭酥(限量!)。鳳梨酥也不錯 不過台北還有更棒的店。
喔對了 他們還有一樣雪花泡芙 號稱台灣馬卡龍也是不得不吃!
最後再推李亭香隔壁的[江記華隆商行] 賣豬肉紙的,這東西阿我就不多介紹了...因為吃了會上瘾,不介紹為妙。我每次過年最期待的就是吃他們家的豬肉紙配文山包種茶。
游覽景點
今日的大稻埕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見證昔日風華的迪化老街,以及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年貨大街。日治時期以南北雜貨、茶行為主,之後米業、中藥等也逐漸占有一席之地。永樂市場及其附近的布行更是建立台灣1960年代經濟奇跡的紡織工業之大本營,惜目前多凋零。
大稻埕有一著名的大稻埕霞海城隍廟,霞海城隍原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下店鄉五鄉莊居民的鎮守之神。現今奉祀霞海城隍主神,並配祀三十八義勇公〈即自艋舺護送金身至大稻埕途中受襲死難者〉等。廟的格局較小,只有正殿與拜亭,但香火鼎盛,信徒眾多。
另外,位於南京西路上的大稻埕法主公廟,為1869年安溪茶商所建,崇奉茶葉守護神法主真君,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稻埕慈聖宮合稱大稻埕三大廟。歷史慘劇二二八事件的引爆點,林江邁販煙被毆處,即在法主公廟對面前美人座大酒家左邊騎樓柱,目前改建大樓中。
還有位在延平北路135巷,早期為地方上有名的妓院巷,在陳水扁市長時代大力掃黃之後現在已不復存在,但是還是有當年的妓女戶建築存在上面還有乙級的字樣,為很珍貴的歷史見證。
除此之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位於大稻埕老市區,主體建築樣式據悉為李春生參考福建廈門一帶西方傳教士所建之教堂所建。
早期的大稻埕雖然是台灣新文化的啟蒙地,但是在通俗文化方面也有傲人的成績,各處總是有著京劇、話劇、布袋戲、歌仔戲等在上演。經過了數十年的沈寂,如今大稻埕也規劃了歸綏戲曲公園,提供各種地方劇一個適當的表演舞台。
鮮少有人知道,這裡曾經是有名的「布袋戲窟」。
大稻埕偶戲館,坐落在民樂街窄小巷道裡,是一排舊式樓房的其中一棟;整個偶戲館只有16坪的空間,館內陳設有許多交互式的設計,可以親自動手操作戲偶。除了珍藏4000多件偶戲文物、圖像數據外,也常不定期地變換主題,讓世界各國不同類型的偶戲,輪流登台演出。於捷運雙連站下車後,在步行15分鐘即可到達。
地 址: 台北大同區寧北路79號
電 話:02-25529019
開放時間:10:00~17:00 (每周一及國定列假日休館)
參觀票價:成人票120元 兒童 80元
交通信息:搭乘捷運淡水線於雙連再轉搭紅33往大稻埕碼頭。
交通資訊
公車:
1、塔城街 12. 215
2、南京西路口 215 . 255 . 274 . 302 . 704 . 9 . 39正 . 39副 . 206 . 274 . 613 . 704 .
3、新泰國中 616 . 618
4、延平一站 9 . 39正 . 201 . 206 . 215 . 255 . 304副 . 601 . 613 . 669
5、圓環 201. 2 . 12 . 46 . 52 . 63 . 113西 . 201 . 215 . 238 . 250 . 282正 . 282副 . 288 . 302 . 306三重 . 306 . 601 . 613 . 622 .
6、涼州街口 2 . 9 . 41 . 46 . 47 . 201 . 215 . 223 . 250 . 255 . 274 . 288 . 302 . 重慶302 . 304副 . 306三重 . 306 . 601 . 704 . 中興-重慶 . 重慶-光華 . 重慶 . 光華
7、靜修女中 39正 . 39副 . 42 . 613 . 63
8、民族西路 208正 . 215 . 246 . 704
(感謝網友大師哥與高文麒的圖片與文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