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部名為《北投最後一班列車》的電影將這座悲情城市呈現眼前。而提及北投,卻繞不開它的滿城溫泉。可北投,不只有溫泉,還有有型的老街與建築、大自然與歷史的遺產、無形的人文氣息和諸多建築群落的時代感,形成了現今北投獨有的特質。在這裡,你會看到人與自然的完美融合。於是,我們找到了來自澔漢設計公司熟悉自然系設計風格的杜曉峰老師作為北投的導覽人,我們將隨著他用不一樣的視角重新認識這個地方……
賞心悅目·綠建築我們從捷運站順著中山路往東走,若不是路邊的指示牌提醒怕是還會錯過這座隱藏在綠林裡的圖書館。
“我非常喜歡這座圖書館。”杜老師說,“北投圖書館還被美國的網站評選為全世界最美的25座圖書館。”
北投圖書館整體由木頭和玻璃構築而成,遠看頗似一艘帆船,又似一座藏身森林的“樹屋”。那個頗具特色的屋頂是該圖書館被評為綠建築的原因之一——屋頂沿著太陽光照角度自東向西傾斜,盡量在夏日減少西曬時長。這傾斜可不是為了減少日照時長這麼簡單,到了雨季,雨水順著屋頂傾斜而下,被重新收集,用於洗手間的沖洗和周邊植被的灌溉。如此循環利用,乃其綠色環保之其一。
“這裡的陽台設置於一般用於通風透氣的陽台不同,北投圖書館的陽台空間顯得頗為寬敞。”杜老師指著圖書館的陽台說道,“足夠的空間在盛夏之時能夠減少熱輻射,而周圍綠樹環繞,就是夏天圖書館也能夠保證通風涼爽,又能夠確保光線的引入。”
同時,陽台的設置還為前來借閱圖書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閱讀空間選擇。足夠寬闊的遮陽為室外閱讀減少了更多來自大自然的屏障。同時還能夠與大自然無縫對接。流水聲、鳥叫聲聲聲入耳,微風襲來,煦日拂面,五官通感,讀書瞬間變成一件極其有趣、惬意的事情。
因為北投是溫泉之鄉,選擇實木來構建這棟圖書館所需考慮的因素頗多,而如何適應溫濕的溫泉環境則成了最最要緊的事兒。“圖書館選用的是台灣很常見且生長速度較快的木質,不僅不會有發霉長白蟻的煩惱,而且木頭本身有一種獨特的香氣,還會因為溫度的升高而發散出來,令人心曠神怡。”杜老師說道。“而他們所用的木材和部分鋼材都是可以循環利用的喲~
中西合璧·曉古今
在北投圖書館的隔壁便是北投溫泉博物館。看著眼前這棟草木清幽的建築,你可曾會想到這裡曾是二戰時期日軍神風特殊部隊的所在地。
“那時日本軍官們最喜歡跑到北投來泡溫泉,而這個棟建築便是當時為了這群日本軍而設立的公共澡堂。”杜老師說道,與北投圖書館的全木質不同,這棟建築是中西合璧的和洋風格建築。顧名思義,它兼顧日式和風和西洋建築的特色,如此兼容並蓄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多為日式建築的北投並不多見。
“從外觀看一層的磚式構造和二樓木質為主的和式風格是最為明顯的。”杜老師指著身後的博物館說道。沉穩的紅色磚牆、黑色土瓦與周圍綠蔭相稱,毋庸置疑,這是個讓人放松休憩的好地方。
▲進入溫泉博物館內必須拖鞋,換上館內的室內拖鞋。
走進室內,盡管溫泉博物館內已無對外開放,但不曉得是否是回南天的緣故,空氣中似乎還氤氲著北投制造,如假包換的硫磺味。
▲一樓的榻榻米必須拖鞋方可入內,頗有劍道館的感覺。和室格局、日式地板,搭配著空氣中淡淡的溫泉味,昔日的氤氲時光,彷佛就在眼前重現。
▲羅馬拱柱環繞浴池,陽光穿過玻璃投影曼妙情調。
▲樓梯轉彎處的雕花及欄桿的設計便是很典型的西洋風格。
▲這扇奇特的小窗子可是用來為浴池泡湯的人們傳遞浴巾和食物的傳遞門喲~
▲在當時,公共場合泡湯是男性的專屬,而這兒也不例外。不過特別之處在於這個大池只許站,不許坐。
▲土耳其式走廊、彩色圖案玻璃與日式公共浴場的混搭別有風情。
▲現已十分罕見的北投石,這裡大致介紹了北投石的由來,並以溫度和海拔坐標的方式陳設北投石。
▲早前使用的小池,鋪著顏色缤紛的小石子。
▲杜老師認真講解北投溫泉博物館歷史。
▲戶外的空間經常會舉辦一些小區活動。
一期一會·賞古味
沿著山路徐行,依舊是順著路標的指引來到這藏匿山麓的北投文物館。
看著這間依山而建、草木青優的小屋,可會想到這曾是二戰時日軍神風特殊部隊所在地。舊時殖民地年代,日本軍官們最愛跑到北投泡溫泉,建於 1920 年的北投文物館前身正是為這群日本軍而設的俱樂部,內部有臥房、餐廳及接待室,二戰時被神風隊征用,戰後搖身變為外交部接待所,後來賣給民間,近年改成北投文物館,展覽了不少台灣原住民的生活用品。
建築分為高低二群,皆為日式木質建築,由於是給軍官用,木材及手工當然不能馬虎。館內還有茶藝館,有小橋流水及假山飛瀑的園景設計。茶道講求“和、敬、清、寂”,而在此處品茗談天,是不負先人恩澤,體會“一期一會”之用意。
北投一行,杜老師帶我們導覽了多處景點,足以洞見此地對文物保護的用心和人與自然共處的和諧。而這亦是主張自然系風格設計的杜老師挑選此地的用意所在。
散步北投,路途不及信義、中山一帶的平緩,當下恰逢入春以來台北最熱之時,上山爬坡,雖然寥寥數個景點,卻是比先前略覺費勁。都說要通曉一座城市,必先通曉其藏匿城市裡的各條快捷方式,殊不知,探訪這些在舊房屋基礎之上稍加改造的古跡,有著另一番感慨——無論這些建築看過幾多喧囂,終是被一席凝重將歲月的痕跡留藏,幸得後人奔走挽留,以另一副容貌驚艷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