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灣旅游網TTNews記者林雅涵】 淡水古蹟博物館肩負守護淡水33處古蹟及歷史建築的使命,每月都派出館員與志工巡視檢查各處文化資產,以傳承古老建築的豐富生命史,例如淡水第一條商業街─“重建街”上的“14號街屋”,在過去曾是漢藥房,如今成為“香草街屋”,不但延續老房子的生命,也讓這條充滿歷史的街道,多了陣陣香草香。 重建街14號街屋因應山坡地形而建,建築內部呈現高低起伏,日治時期曾是陳其宗醫師居住其中,並開設漢藥房,常常有人來藥房向陳醫師請教漢文(當時對“中文”的稱呼)。後來這棟街屋由香草街屋負責人蔡以倫的祖母買下,並在2009年公告為縣定古蹟(現為直轄市定古蹟),這棟房子除了建築形式和空間利用充分代表1930年代的建築風貌,也承載蔡以倫對祖母滿滿的情感和回憶。 蔡以倫的祖母過去曾在淡水下圭柔種植農作物,再帶回重建街販售,如今蔡以倫也在下圭柔種植香草,堅持不灑農藥,並在重建街街屋經營起“香草街屋”,除了販售香草,也開設課程推廣香草相關知識。負責巡檢重建街14號街屋的館員吳佳蓉,經常向香草街屋的老板蔡以倫請教種植香草和各式香草舒壓放松的知識,並嘗試在住家附近栽培,她說:“因為開始栽種香草,現在會更關心周遭的生活環境。而且香草真的很療愈,每次到重建街巡檢古蹟,都讓我重新愛上淡水。”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古蹟之管理維護,包括日常保養及定期維修等事項”,因為淡水地區古蹟及歷史建築涵蓋范圍廣大,為了早期發現古蹟的損壞情形,淡水古蹟博物館由館員及志工認養文化資產,每月定期巡檢,記錄建築的外觀、結構、排水、有無植物危害等等,必要時通報維修。 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柏麗梅表示,“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上,淡古希望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定期巡檢除了維系古蹟壽命,也讓館員和志工更加深入認識淡水豐富的歷史與人文。”(圖/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本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