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裡沙卡”是現在老一輩對“林田山”或“森榮”的習慣稱謂,“林田山林場”曾是日據時代東部三大林場(太魯閣、木瓜山、林田山)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也可說是台灣第四大林場。因為開發林場才建設的社區,極盛時期居民上千人,在叢山腳下走過1960年代最光燦的歲月,直到1987年林業政策轉變後逐漸沒落。
居民大量移出後的林田山,完整保存的上百棟日式庭園屋捨,幽幽地透著山中聚落特有的靜谧氛圍,讓曾經住過那裡的人魂牽夢萦,讓曾經造訪過的人為之醉倒,民國90年七月那場大火,康樂新村36棟木屋付之一炬,更不知令多少人傷心落淚。
經過整修的日式屋宇,雖然略失原味,林場山間聚落的氛圍依舊在。(記者謝禮仲/攝影)
當年以伐木為主的林場,人們失去工作機會紛紛遷出後,轉型為森林復育的“林田山工作站”。工作人員照常在木造的辦公廳捨上班,昔日的社區形制絲毫未改,街道寬敞整潔、花木扶疏,木造房捨美觀舒適,居民的住所與辦公場所明顯區隔卻又彼此融合,令人不得不佩服當年社區整體規劃的能力。
老雜貨鋪一直維持著昔日樣貌,只是老板已從黑發變白發。(記者謝禮仲/攝影)
雜貨店前鐵道遺跡清晰可見,鳳凰木下的火車站,是多少人的共同回憶。當年這條萬森鐵道也是當地居民的主要交通干道,每十節原木車中附掛一節客車與簡易行旅車,萬裡橋站(今萬榮站)還設有林場專屬的月台。退休的老火車頭與那輛桧木打造的客車廂,現在則停放在站旁機房內。
今日的“摩裡沙卡”,中山堂煥然一新,仿照當年的木椅子整齊排排,彷佛電影即將開演,舞台上雖然看不到電影放映,卻能看到當年的放映機,更能在那樣的空間裡,感受到昔日的氣氛。
凌空高架的鐵道,支架、枕木、鐵軌全數更新重建,那間斜坡上最優雅大氣的屋捨,整建成原木色調外加木板露台的“林田山社區咖啡館”,幾乎讓人想不起原來門窗塗著藍漆、魚鱗板黑瓦房的純日式舊模樣。
當年的高級宿捨,環境優美得令人嫉妒。(記者謝禮仲/攝影)
山下辦公區原本放置林場工作機具的倉庫,已經改成舒適宜人的「林業文物展示館」,歷史照片、超乎想象尺寸的伐木大鋸子、塞軟木塞的熱水瓶……,每樣工具、器物,都帶領人們穿梭時空隧道間,如果你手上有本花蓮文化中心出版的《森林故鄉—林田山專輯》,一張張老照片、一則則鉅細靡遺的往事點滴,更能深刻認識,更被深層感動。
當年的林業文物,一一展示,留住曾有的年代,希望年輕人也能夠領略二三。(記者謝禮仲/攝影)
“摩裡沙卡”、“林田山林場”、“森榮”、“林田山工作站”、“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伐木的榮景年代遠揚,這裡律動卻不曾停滯,改變的步伐也仍在移動,不管它叫做什麼名稱,在尋求新生的過程,只希望步步謹慎,不要忘卻“摩裡沙卡”能夠讓那麼多人迷戀的真正內韻。
日式聚落的形式與整體散發的氛圍,最是林田山的醉人處。(記者謝禮仲/攝影)
鐵道車站上方宏偉的中山堂,是居民娛樂聚會的重要場所,在還沒有電視的年代,這裡每周要上演幾部免費電影,鄰近的鳳林、光復、萬榮居民還會騎腳踏車,或步行數公裡到這裡開眼界,把中山堂擠得水洩不通,人手一支林場自制的枝仔冰,昔日繁榮的盛況、美好的回憶,令多少人懷念呀!
整修後煥然一新的中山堂,當年經常放電影,可說是花蓮最讓人羨慕的聚落。(記者謝禮仲/攝影)
中山堂左側是森榮國小,從教室的數量計算,可以想見當年必定是人聲鼎沸的童稚樂園,還設立了幼稚園,最多達到140人,現在卻早已因人數不足而撤校。從中山堂右側小徑走去,森林鐵軌遺跡,雄偉地凌空矗立,銹蝕的鐵道,當年行駛著班次頻密的火車,深入叢山峻嶺,載出一捆捆珍貴木材,也載送過多少喜悅與辛酸。
沿著山坡石階逐級而上,兩側日式建築依山而建,屋前屋後古木參天、花團錦簇,不盡然是深宅大院,卻都是雅致溫馨的家園。少數留守的居民,每日依舊莳花剪草、整地耕作,日子悠閒自在,令人稱羨。多數屋捨卻已人去樓空、雜草蔓生,令人不勝唏噓,如今成為攝影創作或結婚外景的場所,或許可視為另一種生命形態的蛻變吧!
森林鐵道換掉破落的舊樣貌,不知怎地,卻讓人有點失去什麼的感覺。(記者謝禮仲/攝影)
這不過是十幾年前的林田山社區,期間又經歷了“搶救林田山”、“藝術歸鄉”,為林田山帶來一波熱潮,卻也帶來了觀光活動的負面沖擊,激起在地民眾自覺,從而通過當時花蓮文化中心(文化局前身)輔導的社區總體營造,逐步為自己與社區發聲,嘗試找出一個得以高度保存林場文化風貌的未來,即使一場大火燒毀了山岡上的康樂新村,依舊沒有懷憂喪志。(記者謝禮仲 花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