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位於彰化市鹿港溪西南,靠近河口的地方,為台灣省重要的歷史古鎮之一,在清朝時,是台灣第二大都市。關於鹿港地名的由來,有人說鹿港是當時台灣米的二大輸出港,港口碼頭設有許多米倉,倉庫建成方形的成為“鹿”,建成圓形的稱為“菌”,而此地以方形的較多,所以鹿港也就是“米倉之港”。也有人以為當初開辟港口的時候,附近有許多的鹿群。更有人說,鹿港的地形像鹿,說法莫衷一是。這裡自明朝鄭成功時期開始,就是漢人移民登陸、開墾台灣中部地區的入口處。到了清朝康熙末年,已經發展成為台灣沿海岸的商港兼漁港,以捕烏魚和載運米糧為主。
鹿港仍保留眾多古跡且相當完善。其中最負盛名的有三大古跡、八景、十二勝。三大古跡是文祠、龍山寺、天後宮;八景是曲巷冬晴、隘門後車、宜樓掏月、甕牆斜陽、興化懷古、新宮讀碑、北頭晚霞、鐘樓撷俗;十二勝為意樓春深、金廳迎喜、铳櫃風雲、語江煙雨、石碑敢當、半井思源、日茂觀石、古渡尋碑、威靈遏刀、椿樹對奔、聖亭惜字。並開辟有民俗文物館、民俗藝術館陳列保存鹿港文物。供游人觀覽先民歷史遺跡。民俗文物館館捨為一幢模仿文藝復興式樣磚造樓屋,原是清末顯貴辜顯榮的故宅。館內展示先民食、衣、住、行、娛樂等歷史文物及有關彰化縣各種文獻資料、書畫、先賢遺墨等。除了定期展覽外,並經常舉辦民俗研究會、座談會及各種民俗競賽,使鹿港成為名副其實的民俗重鎮。
源自華南民間、承傳古老風味的鹿港小吃和手工藝品非常著名。小吃品種眾多,主要分海鮮、茶點和小吃攤三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