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天安門東側。面積14萬平方米,平面成南北向長方形,正門在南,四周有圍牆三重。主要建築為三進大殿及配殿,前面有琉璃磚門及戟門各一座,兩門之間有7座石橋。明、清兩代為皇家祖廟。
北京太廟以古柏最為著名,園內有多株已有數百年樹齡的古樹,現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整個建築布局嚴謹,魏峨宏麗,莊嚴肅穆。1924年辟為和平公園,1950年5月1日改名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太廟主要景點
始建於公元1420年的北京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場所。太廟位於天安門東側,西側是社稷壇(今中山公園)。這種對稱布局標准地反映了《周禮·考工記》關於古代王城“左祖右社”的建築規制。北京太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完整的祭祖建築群。主要有犧牲所、神廚、神庫、井亭、燎爐、配殿等。最為重要的是大戟門和三重殿堂。即享殿、寢殿、祧廟。俗稱大殿、二殿和三殿。
北京太廟整個建築布局嚴謹,魏峨宏麗,莊嚴肅穆。1924年辟為和平公園,1950年5月1日改名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從太廟再往南有1條玉帶河,河上有5座小巧玲珑的金水橋。
建築采用中軸對稱式布局,琉璃門、漢白玉石拱橋、戟門、三大殿依次排列在 中軸線上,井亭、神廚、神庫配殿依次排列於兩側。整個太廟建築群,基本為明嘉靖年間重建規模,是研究明代建築群整體組合造型處理的良好典型。 殿宇均為黃琉璃瓦頂,建築雄偉壯麗。前殿面闊11間,進深4間,重檐庑殿頂,周圍有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台基,四周圍石護欄。其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余木 構件均為金絲桶木,天花板及柱皆貼赤金花,制作精細。太廟雖經清代改建,其規制和木石部分,大體保持原構,是北京最完整的明代建築群之一。太廟以古柏著名,樹齡多達數百年。
北京太廟建築群中最雄偉壯觀的是享殿,又名前殿,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祭 祖大典的場所。享殿是整個太廟的主體,為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黃琉璃瓦重檐庑殿頂,檐下懸掛滿漢文“太廟”九龍貼金額匾,坐落在3層漢白玉須彌座上,面積達 2060平方米。殿內梁棟飾金,地設金磚,68根大柱及主要梁枋均為金絲楠木,柱高為13.32米,最大底徑達1.23米,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金絲楠木宮殿,楠木大柱更是舉世無雙,建築品質和文
太廟享殿、明長陵稜恩殿和紫禁城太 和殿並稱為中國三大殿,它們的建築規模和等級相當,沒有其他的建築能夠與它們相匹敵。在長和高方面,太廟享殿甚至要超過太和殿;建成於明永樂十四年 (1416年)的明長陵稜恩殿,面積達1938平方米,重檐庑殿頂,覆以黃色琉璃瓦,殿內金磚鋪地,殿下有3層漢白玉石欄桿圍繞的須彌座式台基和一層小台 基。此殿梁、柱、枋、檩、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構件,均為金絲楠木,60根楠木大柱,高12.58米,最大底徑達1.17米;太和殿建成於清康熙三十六年 (1697年),面積為2368平方米,同樣為黃琉璃瓦重檐庑殿頂,柱高12.70米,最大柱底徑1.06米,材質為松木。由於清初建築材料尤其是巨大的 楠木難以采辦,太和殿的規模和用材質量已經遠遠無法與明永樂年間建成的奉天殿相比,面積僅及它的一半。因此,太和殿與其下的漢白玉石雕基座比例失調,而長 陵稜恩殿和太廟享殿則幾乎充滿了漢白玉石雕基座,比例更加和諧、優美,完全保持了明代建築原有的風貌。
這三大殿中,長陵稜恩殿建 成的歷史最悠久,迄今已經590年,太廟享殿次之,461年,而太和殿歷史最短,僅319年。由於楠木生長緩慢,成材需千年以上,極為珍稀,而已經絕跡, 因此從歷史文物和建築本身的價值上看,長陵稜恩殿和太廟享殿都要超過太和殿。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紫禁城中明代建築基本上都被焚毀,現存的主要宮殿建築 都建於清代。中國現存的明代大型磚木建築已經是鳳毛麟角,而像太廟享殿、明長陵稜恩殿這樣如此大型、高等級的建築更是絕無僅有,獨此二例,不可復制,它們 是中國現存的最珍貴的古代建築。
北京太廟門票信息
門票價格:2.00元
套票:10.00元(可進殿參觀)
北京太廟最佳旅游時間
春秋最佳,春秋北京氣溫宜人,風和日麗適合外出游玩。但冬季一旦下雪,太廟景色就格外誘人,冰天雪地之間宮廷建築熠熠生輝,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來此拍攝。
北京太廟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乘坐1、52、10、20路等發往天安門的車可達。
地鐵:乘坐地鐵1號線在天安門東站下車即到。
北京太廟歷史演變
北京太廟太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嘉靖、萬歷和清順治年間曾多次重修,乾隆元年(1736年)大加修繕,歷時4年,乾隆退位前又將三進大殿及配殿全部擴建。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則,形制完全模仿南
京的太廟。太廟建於紫禁城的左前方即東南方,而社稷壇(現中山公園)則在右前方。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宗廟,占地14萬平方米,四周圍以三道紅牆及層層松柏,襯托起金碧輝煌、錯落有序的建築。位於中軸線上的享殿是皇帝舉行大祭活動的場所,寢殿是供奉帝後神位之處,祧廟則供奉皇帝遠祖神位。
北京太廟在歷史上經歷過兩次大的變動。弘治四年(1491年)在寢殿之後 修建祧廟,以安放皇帝的遠祖們牌位,這是第一次改動。第二次改動發生於嘉靖十四年(1544年),明世宗將太廟改建成獨立的9個廟。僅5年之後,9個廟中 除明世宗父親(被追封為睿宗)的廟外,全部被火焚毀。嘉靖二十二年,由於太廟占地有限,明世宗決定恢復太廟的原有形制,即將明太祖以下所有皇帝的牌位集中 在一個寢殿中,並於兩年建成,這就是保存至今的太廟,其享殿和寢殿至今已經有460多年的歷史。
北京太廟為何擴建
位於天安門東側的勞動人民文化宮,舊稱太廟,是皇室供奉祖宗牌位、年節大 典、祭祀先人的地方。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曾到太廟祭祖135次,留下許多傳說。有一種傳說稱:北京太廟享殿已經供奉了清朝9位皇帝牌位,乾隆為使自己去 世後能入祭太廟,將太廟的享殿從9間擴建為11間[2] 。
清朝乾隆皇帝和太廟淵源頗多,他對祭祀祖先非常重視。據統計,乾隆在位期 間親到或派遣官員到太廟祭祖達135次之多。乾隆在太廟留下了很多足跡,也留下了許多傳說。有一種傳說稱,乾隆將太廟大殿從9間擴大為11間。據說太廟享 殿已經供奉了9位皇帝的牌位,乾隆為了使自己去世後能入祭太廟,將太廟的9間享殿擴建為11間。乾隆死後,嘉慶皇帝(颙琰)為他舉行了牌位入廟典禮。這個 傳說好像證據確鑿,許多人信以為真。其實,這種誤解是對太廟祭祖的規矩不了解所致。
太廟隔代祖宗牌位轉存石函中
中國古代宗廟祭祖有著悠久的歷史,到周代形成定制後一直沿用。太廟就是天 子祭祖的場所,諸侯王祭祖的地方只能叫宗廟,而不能稱太廟。後人所祭祀的對象是祖先的靈位,為木質加工牌位。周朝規定天子九廟,後來演化為一個廟堂中供奉 九位祖先的牌位。若超過九代,就把隔代的祖宗牌位轉到祧廟的石函中保存,稱“祧遷制度”。其原理和做法很復雜,簡言之是把隔了幾代的祖宗牌位遷入遠祖之 廟,保留始祖和近祖的牌位,使寢殿祖先牌位的數量保持恆定,這就解決了所謂“沒有空余位置”的問題。被“祧遷”的祖先牌位,在年終大祭或五年的締祭都要請 出來,按順序排列到大殿進行祭祀,也不會被冷落遺忘。清代康熙皇帝曾經宣稱太廟祖先永不祧遷,但清朝還沒有遇到祧遷問題就滅亡了。所以,不可能在乾隆時期 遇到“沒有空余房間”的問題。
太廟大殿不存放祖先牌位
所謂乾隆年間太廟9位神主已經占滿了太廟9間大殿,沒有預留乾隆位置,所以乾隆要擴建為11間大殿,以便擺放自己的牌位,這個說法本身就不准確。因為太廟大殿是舉行祭祖大典的地方,並不是平日存放祖先牌位的地方。祖先的牌位平日是供奉在寢殿。
太廟太廟乾隆之前僅5位先皇
假使太廟寢殿遇到了這個問題,太廟寢殿面闊是9間。如果說乾隆時期9位先 皇的牌位已經占滿了寢殿九間,沒有了乾隆的位置,也是不對的。算上前四代肇祖、興祖、顯祖和景祖等遠祖,再加上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正好 九位,這當是乾隆在太廟沒有位置的傳說的根源所在。但事實上是,太廟早在明弘治四年(1491年)就興建了供奉遠祖的祧廟,即俗稱的三殿。清代完全繼承了 明代太廟的規矩,前四代遠祖應在祧廟供奉,所以在乾隆的前面只有5位先王,即使是9間也還有4間空位。
太廟根據“昭穆制度”牌位再多也能擺放
另外,即使先祖的牌位平日供奉在寢殿,也不是按照面闊簡單地分為九間,而是采用“夾室制度”,即分為十五個夾室(亦稱寢宮)。大殿(享殿)平日不供奉祖先的牌位,只是在祭祖大典的時候才把牌位請到享殿。
上古時代宗廟排列,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左方,稱昭;三 世、五世、七世位於始祖右方,稱穆。昭穆用來區分父子。按照“昭穆制度”,排列在正面和左右兩邊的供桌上進行祭祀,牌位的數量比較多也都能擺放得下。事實 上,乾隆以後還有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6個皇帝,從努爾哈赤算起共計12個皇帝,皇帝牌位均進入太廟供奉。如按照“太廟9間乾隆沒地兒放牌 位”和“永不祧遷”的說法,即使是11間也放不開。
此外,乾隆欽定皇帝二十五寶印玺,其象征意義是清朝能夠向東周一樣傳承 25代,在他八十六歲時寫的《匣衍記》裡闡述了他的用意:“定寶數之時,密用姬周故事,默禱上蒼,祈我國家若得仰蒙慈佑,歷二十五代以長”,“我大清得享 二十有五之數”。二十五源自《周易大衍》“天數二十有五”的典意。可見,乾隆非常明智,按他老人家的理想,希望清朝傳承25代,超過更好。倘若他的理想能 夠實現,列祖列宗眾多,太廟11間就更是不夠用啦!乾隆“9間改11間”不就是白忙活了嗎?
太廟享殿主體木架結構無改變
根據古建專家對太廟享殿大木結構的全面測繪和考察得出的結論,無論構架類 型、構建的材質、用材的等級,還是彩畫形式,都表現出典型的明代特征,表明享殿主體的木架結構沒有被改變。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太廟所采用的金絲楠木大柱, 到清代已經開采殆盡,乾隆時根本沒有原料可供擴建太廟這樣規模浩大的宮殿建築了。
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乾隆沒有擴建太廟享殿,只是進行了修繕。那麼,為 什麼會出現9間改11間的說法呢?其實很簡單,這是不同的統計方法造成的誤解,明朝的說法面闊九間,是忽略了兩旁的兩個小間,清朝的說法面闊11間,是以 柱子為准,加一根柱子就加一間,不管間量大小。至此,清朝乾隆皇帝擴建太廟享殿,將9間改11間的說法,當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
太廟關帝廟金殿
北京太廟有個“小金殿”,是在太廟東南犧牲所正門北側。犧牲即用牛、羊、 豬制作的祭祀用供品,犧牲所即宰殺和處理牲畜的專門處所。犧牲所大門旁的小金殿,是琉璃瓦仿懸山頂的正式建築,下為石基,中為青磚砌牆,外敷紅牆。相傳小 金殿是“進鮮殿”。“進鮮”即“薦新”,是按月份將時令蔬菜和水果向祖先進獻。但此說有頗多的疑問。經過研究考證,逐步搞清了它的真實身份。
太廟論證的主要理由如下:
從面積上看:小金殿非常小。實地測量後發現,殿東西面寬5.2米,南北進 深長6.08米。牆很厚,室內東西寬3.6米,南北進深4.5米,面積僅16平方米。殿雖小但門前仍有一個小院,東西寬5.2米,南北進深2.48米。如 果是擇菜洗水果的地方,面積這麼小,干活兒根本耍不開,再說裡面也沒有流水的溝槽,而治牲房就預先設計有流水的溝槽,如果這裡也大量用水,理應也設有溝 槽。
從朝向上看:小金殿坐北朝南,符合神祇被供奉的殿堂朝向,雖然小,但是尊貴的正位。而相鄰的面積很大規格很高的治牲房卻坐東朝西。如果這裡是洗蔬菜水果的地方,顯然又不合古代規制和事物的情理。
從顏色上看:犧牲所的正門下方是綠色琉璃瓦,而小金殿正門全部是明黃琉璃瓦,沒有綠色琉璃瓦。而黃色琉璃瓦是神祇和帝王壟斷使用的。
從裝飾上看:是指小金殿正脊的正吻、垂脊的走獸的琉璃瓦雕塑裝飾。四條主 要的垂脊設脊獸5個。因房子太小,垂脊與犧牲所的牆上的脊,與小金殿外院牆上的脊會合,垂脊的長度有限,垂獸不能安放太多,但每一條脊線,也完全按規矩施 工安裝,能安裝一個就安裝一個,形成正吻、脊獸攢聚的奇觀,可見其地位的尊貴。
從關系上看:小金殿和犧牲所兩處建築相連,各自獨立,又有聯系。根據上述各種因素的分析,小金殿具有獨立尊貴的地位,絕不可能是擇菜洗水果的工作間,而是供奉神靈的殿堂。那麼,這裡供奉的是什麼神呢?
據歷史記載,由於關羽的忠義對維護統治有重要作用,所以人們十分尊崇關 公,歷代屢屢加封。最後封其為帝。同時以關公為祠祭神,依靠他的神威保護壇廟和祭祀活動的安全。明代在社稷壇設有關帝廟,按照古代建築對稱的原則,“左祖 右社”當各有祠祭廟,所以,縱觀太廟所有的建築,只有這裡才能成為關帝廟的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