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旅游攻略
北京民俗節慶體驗
北京龍慶峽冰燈藝術節1月15日——2月28日
是繼哈爾濱冰燈游園會之後,我國規模最大、且成為傳統游覽項目的冰燈藝術展,也是世界上緯度最低的大型室外露天冰燈展。龍慶峽冰燈,以其鮮明的主題、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冰燈與彩燈有機結合的形式,在中國冰燈藝術界獨樹一幟,成為中國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
北京廠甸文化廟會農歷正月初一——正月十六
廟會原是寺廟的一種宗教活動,人們在廟內燒香禮佛,廟外還有各種飲食攤、貨攤,還有一些助興的雜耍曲藝表演,從而形成以民俗文化表演為主的活動。近年來,隨著時代變化,古老的廟會亦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借廟會之時洽談生意等,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廟會最主要的特色。
春節逛廠甸,一向是老北京的年俗。廠甸廟會始於明朝嘉靖年間,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六的半個月,這一條街上熱鬧非凡。民國年間逐漸衰落,到文革時完全停辦。
新千年來臨之際,北京市政府決定恢復這一頗具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動。恢復後的首屆廟會活動從2001年的1月24日到1月29日止,以南新華街、東西琉璃廠街為主線,北起和平門路口,南至虎坊橋十字路口以南。為再現古都神韻,將實行開放型步行旅游商業街模式。
廟會的主要內容有:舞獅、傳統民族花會、現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傳統商業“幌子”展、老北京老照片展、民間手工藝展、特價書市和京劇、武術、雜技專場等。廟會集旅游觀光、休閒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具有鮮明的傳統民族特色。
北京白雲觀廟會農歷正月初一——正月十九
位於復興門外白雲路的白雲觀,歷史上每年都舉辦新奇熱鬧的廟會,以香火最盛、開放時間最長聞名京師。
在廟會上,有不少老北京的民俗活動,諸如:摸石猴、窩風橋打金錢眼等。在白雲觀廟門內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認為摸一下石猴可以去病消災、延年益壽,於是競相觸摸;窩風橋下的橋洞裡吊著一枚大銅錢,銅錢孔中有一只小銅鐘,上書“鐘響兆福”四字,你若是能用手中的硬幣投中銅鐘,就能心想事成,這兩項是廟會上最熱鬧的活動。
此外,廟會上還有各類民間小吃、傳統手工藝品、古都民俗風情畫展以及現代的大型游樂項目等。
北京東岳廟廟會農歷大年三十———正月初七
是北京最古老的廟會,早在元代就已興起,明清時達到高峰,以民俗活動多而全著稱。
東岳廟廟會以祈福為主題,廟門外有用“福”字裝飾的小路,廟內有各種各樣、喜氣洋洋的“福布”、“福卡”、“福牌”、“福樹”,你可以花些心思,請個“福牌”什麼的回家,這就叫“帶福回家”,是最吉祥喜慶的事兒了。
北京五顯財神廟會農歷正月初二———正月十六
五顯財神廟位於廣安門外,廟內供奉著五路財神。過年到財神廟祈福,是很多老北京人的一項重要活動。
年初二大清早,人們紛紛趕到財神廟去燒頭柱香,企盼來年發財進寶。敬香結束後,還要從財神廟裡請一些寫著“福”、“壽”字樣的紅絨花和剪金紙花、金元寶等回家,這也就是把“福”請回家了。
北京大觀園迎春會春節期間
眾所周知,大觀園是根據名著《紅樓夢》所修建。每年春節期間舉辦迎春會,園內有以《紅樓夢》為題材的演出和猜謎活動,還提供古代人物服飾供人們穿戴拍照留念。
整個活動中最吸引人的是“元妃省親”,100余人身穿華麗服裝,扮成古代儀仗隊,護衛陪同“元妃”的宮轎進園,這一過程再現了大觀園省親的盛況。
北京元宵燈會農歷正月初六——正月十七
每年這個時候,在廠甸等地都會舉行元宵燈會,可以看到花燈、走馬燈,還能猜謎語。如今,春節之後,勞動人民文化宮每年都舉辦燈會,圓明園和紫竹院則舉辦科技燈會,除傳統花燈外,還有電照明和機械轉動的花燈,有的小巧玲珑,有的規模龐大,五光十色,琳琅滿目。燈會另一形式是冰燈,除龍慶峽舉辦外,北海公園每年也舉辦冰燈展。
北京香山紅葉節十月下旬(霜降前後)
北京西部香山及其周圍山坡上,種植著大片的黃栌樹和楓樹,每年霜降前後,樹葉變紅,紅葉連成一大片,漫山遍野,如火似錦,層林盡染,非常壯觀。此時也是北京最佳旅游時間,天高氣爽,登山遠眺,頤和園、玉泉山的美景和大片田園風光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位於香山中部的玉華山莊為你提供了一個邊品茗邊賞紅葉的休閒場所。
其實,在北京郊區,深秋賞紅葉的地方還有那麼幾個:百望山、陽台山、紅螺寺、妙峰山、白龍潭、松山、十渡等。西山的八大處近年來也成為觀賞紅葉的一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