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北京幾次,自以為皇城古都的代表景點逛得差不多了,然這次在北京學習期間,一次集體考察活動,使我有幸領略了北京地區規模最大的皇家寺院——潭柘寺的風光,一個既有故宮大氣又有園林清幽的絕佳地方。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距離北京市中心46公裡。記得郁達夫《故都的秋》裡,提到過潭柘寺的鐘聲,腦海裡只有那幾個字的印象。出游那天,我坐在大巴車上,並沒有注意多少沿途的風光,車行了大約三十多分種後,高樓林立的市區便從車窗外消失了,代之而來的是連綿的群山和滿眼的青翠,心情也隨之清爽了許多。車上人介紹,這就是北京有名的門頭溝風景區了。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廟,在北京民間有“先有潭柘,後有幽州”的諺語。潭柘寺坐北朝南,周圍群山環抱,植被繁茂,遠望一片青黛。剛一下車,縷縷梵音飄入耳鼓,給人一種恍然世外的感覺。抬眼北望,紅牆碧瓦、飛檐翅角掩映在古樹叢中,青煙缭繞,如一位披著面紗的修女。
走過一段狹長彎曲的上坡道,便是一片開闊的平坦院落,最先看到的是古樹掩映下的一座彩繪木牌樓,院中較大一棵古松樹用漢白玉護欄圍著,樹齡數百年,形若盤龍,故日“盤龍松”。背向牌樓分列著一對威武雄壯的石獅,牌樓上方鑲有漢白玉雕龍橫匾,康熙皇帝御筆親題 “翠嶂丹泉”,背面書“香林淨士”四個金字。
穿過牌樓,首入眼簾的便是潭柘寺的山門了。山門上方有康熙帝“敕建岫雲禅寺”六個楷體金字。正對山門是一座小巧玲珑、古樸渾實的石拱橋,名為懷遠橋。佛教講究四大皆空,何來懷思呢?剛聽這名字,我便心生疑問,導游沒講來歷,在眾人面前(考察團一百多人,分兩個導游解說)也沒好再問,回去後看資料知明代初期,有一個兩度來中國學佛法、後做潭柘寺住持並終老於此的日本高僧。因寺院即在那時興建,懷遠即懷故土之意吧。
入山門後,便是群殿巍峨、庭院深深的潭柘寺了。此寺占地2.5公頃,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據說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時,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整個建築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築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寫聯贊曰:“氣攝太行半,地辟幽州先。”
我們沿著中路游覽線,先看了寺內第一重殿天王殿。天王殿內正中是一尊袒胸露腹、笑口相迎的木雕漆金彌勒坐像。據說“彌勒”是梵文的音譯,意為慈氏,他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後來在華林園龍華樹下繼承釋迦牟尼而成未來佛,來弘揚佛生,普渡眾生。兩旁楹柱上掛一幅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對聯文字淺顯,幽默中富含哲理,發人深省。彌勒的背面是頂盔貫甲、威風凜凜的護法金剛韋馱立像,聽導游說,韋馱手中所持金剛杵若是柱地則表示寺院可以住俗客,即可設客房供香客游人駐留,否則是不適合住人的。這使我想起家鄉的五蓮山,那裡的光明寺中的韋馱像,手中法器是朝上持著的。與其他寺廟一樣,天王殿的兩側都是四大天王坐像,泥塑彩繪,腳踩八大鬼,個個面目猙獰,令人生畏。
天王殿後是大雄寶殿,寶殿坐落於二米多高的月台上,更顯得高大雄偉。殿前院中左右分列鐘鼓樓,大殿上層檐下掛的是趙樸初手書“大雄寶殿”斗字金匾,門額上掛有乾隆手書“福海珠輪”金字行書橫匾。大殿正中供奉巨大的泥質漆金釋迦牟尼坐像。兩側是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像。
大雄寶殿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碧綠的琉璃鸱吻,是元代遺物,分別系有一條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大雄寶殿是每個寺院都有,但上系鎏金長鏈的卻唯此一處。導游介紹,鸱吻是古建築鎮物,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屬水,克火,故而置於屋脊以鎮免火災。據說,康熙皇帝初來潭柘寺時,看見鸱吻躍躍欲動,大有破空飛走之勢,於是命人打造金鏈將它鎖住,並插一劍。傳說歸傳說,但這條“鍍金劍光吻帶”確實是康熙所賜,至今還亮在殿瓦上。
轉過大雄寶殿,便是中軸線上終點建築毗盧閣。毗盧閣兩層閣樓式建築,原來是藏經樓,是寺內最神聖的地方,只有方丈和少數大執事和尚才能進入,一般僧人與游客是絕對不准靠近的。現在底層向游人開放,裡有漆金菩薩五尊,殿內掛有乾隆手書大匾“圓靈寶鏡”和厲宗萬所題“寺枕龍潭,七祖分支傳妙法;山連鹫嶺,九峰環翠擁諸天”楹聯。
毗盧閣的院落算是潭柘寺中最大的一個了。這裡古樹參天,花木繁多。院前路中央擺放了數十盆荷花,花期已過,莖高葉翠,雖沒有池荷的豐姿,但清秀中更顯超凡脫俗。院中最南邊有兩棵珍稀古樹——娑羅樹,娑羅樹又叫七葉樹,原生於印度,佛祖釋迦牟尼降生、出家成佛、弘揚佛法和涅槃,均與此樹有關,是佛門聖樹。在娑羅樹之後,是兩棵幾個才能合圍的古老銀杏樹,相傳為遼代種植,被乾隆帝御封為“帝王樹”和“配王樹”。帝王樹相傳為朝代更迭的象征:每一個帝王登基,樹根就生出一新枝,很快與主干合攏,而當皇帝駕崩時,就有碩大的枝干掉下來。站在帝王樹下,看著那系在樹下層層疊疊的求願紅條,不由生出感慨,大樹千百年來,承載了世人多少美好的願望和貪心的祈求,如果它有思維的話, 也早覺累了吧?
毗盧閣前植有西府海棠、芍藥和玉蘭等花木,最出名的是“二喬玉蘭”,據說這玉蘭已經有200多年的樹齡,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一株玉蘭,用容貌嬌美的大喬和小喬來比喻這花,可以想象花開時的盛景。
折向西去,便是行宮院,清代皇帝把潭柘寺作為皇家寺院,所以幾代皇帝都有游寺小住的雅興。這裡雖是個小院,但院中幽靜雅致、流泉淙淙、修竹叢生,頗有些江南園林的意境。院子中間是著名的是流杯亭。亭內用漢白玉鋪地,石面上刻有一條彎曲盤旋的石槽,寬深各10厘米,所構圖案十分奇特,從南向北看似龍首,從北向南望如虎頭。泉水從亭外東側一個漢白玉雕龍頭口中流出,沿石槽蜿蜓而入,再從西邊流出。我國古代漢魏時期有“曲水流觞”的習慣,就是每年三月三日聚於曲折小溪兩旁,用耳杯盛酒放於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停下就飲,人們借此以修禊禳災。後人將這一習俗發展、延續下來,並加進新意,凡酒杯流到某人之處,那人就飲酒作詩,久之便成了一種娛樂助興的游戲了。因此,此亭又名“流杯亭”。乾隆皇帝在游寺期間,常與王公大臣們“曲水流觞”,留下詩句:掃徑猗猗有綠筠,頻伽鳥語說經頻。引流何必浮觞效,豈是蘭亭修禊人。(修禊:水邊嬉游,以消不祥)
行宮前面有皇帝御賜的名貴竹木,一種叫“金鑲玉”,一種叫“玉鑲金”,“金鑲玉”是黃色的竹節間有綠色的豎紋,“玉鑲金”是綠色的竹節間有黃色的豎紋。立於兩池翠竹前,風吹飒飒,修竹成蔭,腦邊蓦然湧出記不得在哪看過的聯句:庭小有竹春常在,山靜無人水自流。
游完東路的庭院,我們隨導游拾級而上,進入西路景區。西路的主要建築有大悲壇、戒壇、觀音殿和龍王殿等等,層層排列,瑰麗堂皇。戒壇是和尚們受戒之處,殿西原龍王殿下掛有一塊石魚,敲擊不同部位會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響,據說人如果某些部位得了毛病,去摸一下石魚的相同部位,病情就會恢復。我最有印象的是全寺最高處觀音殿,這裡有妙嚴公主出家的感人故事。她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因其父南征北戰,殺戮過多,妙嚴公主為替父贖罪,決然到潭柘寺出家。每日在觀音殿內跪拜誦經,“禮忏觀音”,年深日久,竟把殿內一塊鋪地青磚磨出了兩個深深的腳窩。妙嚴法師一生苦修,終老於此,後其跪磚被帶回宮中觀摩,幾經朝代更替,磨磚是否保存至今,導游沒說,心存疑問,終是遺憾。
從最高處西下,越過一條淙淙流淌的山溪,再攀登一段狹長的陡道,便到了西觀音洞——背山而建一座小庭院。小院古樸,四面庭堂,中有小池,浮著幾朵芙蕖,凸起的石板上有好幾只金龜,一大幾小地疊起,伸著脖胫向游人討東西吃,十分有趣。在小園中閒逛,抬頭看到一幅對聯:晨鐘初起茶溢香,暮鼓已畢味正濃。不由眉頭皺起,在“京都第一寺”裡,竟然出現病聯,且病在多處,這與古寺的深厚文化底蘊太不協調了。
出了寺門,朋友提議去塔林看看。潭柘寺的塔林分上下兩個塔院,共有塔75座,裡邊埋葬著十多個朝代的高僧大侶,聽說這裡是北京地區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處塔林。我曾到過山東靈巖寺,那裡有一個塔林,不同的是,那裡全是石塔,而這裡既有石雕的,也有磚砌的。
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觀豐富,而且自然景觀也十分優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異,構成了名揚京華的 “潭柘十景”。這裡有 “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的平原紅葉;有“青山綠如洗,四面作佳鄰”的千峰拱翠;有“西山爽氣朝來歇,倏忽玄陰滿四陲”的萬壑堆雲;有 “天然一架錦屏開,不費人間智巧排”的錦屏雪浪;有“巖巒幛開豁耳目,岚霧翠低濡衣襟”的飛泉夜雨等等,可惜我們不長駐,看不到十大景,但這些美妙的名字和詩句,卻永遠存入記憶,留給我無窮的想象。
在寺外一片茂密的樹林裡,我們邊休息邊打開考察團分發給每人的一份午餐,雖然簡單些,但有吃有喝,別有風味。
二十分鐘後,我們乘車返回。坐在車上,蓦然回首,潭柘寺早已隱沒在一片青山霧霭中了。
注:寫此稿時參考了部分潭柘寺風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