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都願意把客人帶來恭王府游覽,使得花園裡人滿為患,游客多數是外地人,北京本地人好象對王府不感興趣似的。我們是乘出租車過來的,否則還真找不到這塊寶地。在售票處買了電子門票進去,發現許多游客手裡拿的門票與我們的不同,導游舉著大喇叭正在吆喝:“保存好票根,等會進大戲樓用。”我連忙跑回售票處問個究竟,原來進大戲樓的門票被旅行社全包了,太不公平了,散客有什麼錯?
你再生氣也不管用呀,再一想,恭王府府邸要到2008年奧運前才開放,下次到北京總要再來一趟,如此自我安慰一番也就心平氣和了。要說旅游團多,那多也有多的好處。在恭王府花園裡,你隨便走到哪兒都有導游在免費講解,你想不聽都不行。用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游覽了一遍這王府花園。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這麼幾個景點:西洋門、獨樂峰、流杯亭與福字碑。
西洋門是恭王府的正門,踏進王府大門沿著一條筆直的道路就來到西洋門前。被稱為西洋門,理所當然是西歐洋派的建築風格了,它與圓明園********園門極為相似。漢白玉精雕細刻的拱形石門,據說在當時的北京總共只有三個。考證下來這西洋門應該是恭親王奕訢修建的,門額正面題“靜含太古”四字,反面是“秀挹恆春”四字,“靜”與“秀”,應該是園主人希望達到的兩個境界吧!
獨樂峰是一進西洋門就見到的一塊天然太湖石,這塊直立突兀的孤賞石有5米高。整塊奇石如淡雲舒卷,古樸典雅,又能起到了影壁和屏風的作用。抬頭仰望,只能見到“樂峰”二個字,那“獨”字隱於石的頂端,頗耐人回味。歷史上慈禧太後曾三次罷了恭親王的官,奕訢無施展之地,只得獨樂此園。“獨樂”的典故取自北宋司馬光因政治上失意而建的獨樂園,而這獨樂峰似乎蘊涵了恭親王奕訢與慈禧太後政爭之苦,卻也顯現出一種文人雅士推崇的修身養性的境界。
流杯亭是個八角形的小亭子,內外裝飾有忠孝節義典故的彩繪。奇特的是,亭內地面上有約十公分寬的彎曲凹槽,以南側假山古井中引水,清水潺潺流入亭內水溝。當年和珅在此與朋友飲酒作詩時,將酒杯放在溝壑的水上漂流,停在誰前面就罰誰飲酒作詩,曲水流觞,真是神仙過的日子!導游說:“看誰能坐在和珅常坐的位置上,沾點他的財運?”游人紛紛在流杯亭裡搶占自以為是的位置,導游又诙諧地說:“和珅的財氣可沾,但大貪之念不可學呀!”開心的笑聲響成了一片。
花園假山正中的滴水巖下有個密雲洞,福字碑就藏在洞裡面。想進去摸一摸福字碑的游客如織,我們也只有耐心地排隊等待進洞去賞寶了。密雲洞不長,裡面很陰涼。碑石長近八米,貫穿了整座假山。福字碑就鑲嵌在洞中的石壁上,有一米多高,正中刻有“康熙御筆之寶”的印章。這個“福”字蒼勁有力,頗具氣勢,左邊象個草寫的“子”,右上方是個草寫的“多”,下方是個“田”。寓意多田多子多才多壽,構思巧妙,堪稱天下第一“福”。
傳說這個“福”字是康熙為奶奶孝莊太後寫的。康熙的字素有一筆值千金之說,這樣一個完整的福字,那肯定就是一件曠世珍寶了。也不知當年和珅是怎麼把它弄到手作鎮宅之寶的,反正和珅把這塊碑鑲嵌到洞中石壁上時是動足了腦筋的,他先在石壁上隱藏了一個“壽”字,再讓這個福字正好成為那個“壽”字上的一點,使這裡成了“福中有壽,壽中有福”的風水寶地。
這塊碑的碑身較長,福字較瘦,於是就成了“長長瘦壽長壽福”。俗話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可見福壽是不能分開的。而這石碑,既有“福”又有“瘦”(壽),“福壽雙全‘福’字碑”,說它是稀世珍寶真不為過。很多人不遠萬裡慕名而來,求的就是這個“福”字。進了洞的許多游人在這“福”字碑上是橫摸豎摸,希望給自己帶來好福氣。我當然也不能脫俗,排了隊進洞,怎麼能不沾點福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