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鎮占據北京上風上水之地,靠近“三山五園”那一片皇家園林,自古文化氣息就比較濃。
這個古鎮所處的區就叫海澱區,是北京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荟萃之處,過去這個區的人口平均文化水平比別處要高出不少,孩子們的高考分兒在北京也歷來最高。
我念書的那所學校離著海澱鎮不遠,有時也去那兒。
那時的海澱鎮還沒建成那個圖書城,街巷都保持著古樸的模樣兒,鎮裡也不通公共汽車,北口有家大菜市場,從北往南的一條主街上都是小店鋪,整個鎮子九成以上的建築都是平房。
街裡有家年代久遠的“仁和”酒樓,聽說裡面賣一種這家特釀的“蓮花白”酒,沒喝過。
還有幾家書店,當時都帶個專賣翻版書的小套間,憑學生證可以進去。上學時好些印制粗糙的廉價原文書都是在這種地方買的。
上大二時有一道課程設計題目是飲食建築,同學們一起搭伴把鎮上的餐館裡裡外外看了個夠。
那年頭社會上還挺拿大學生當回事兒的,想看什麼人家都特別熱情,海澱古鎮民風純樸。
那街裡有家清真小吃店,那個幾十平米門臉兒當時在街裡就算大的了,還帶個二樓,小木樓梯戳在那兒,沒上去過。
和同學結伴去過幾次那小吃店,都是在樓下找張桌子坐。
樓下的木頭八仙桌有好幾張,店裡一向沒什麼人,到處都干干淨淨的。
玻璃隔斷的售飯窗口裡面,一個上年紀的婦女在賣著貨,她身邊窗台下煮著一大鍋豆面丸子湯。
這種丸子湯是北京的一種傳統吃食,原料不值錢,但做起來很費事,這好象是北京小吃的特點。
丸子是用綠豆面做的,裡面摻了切碎的粉絲,用花椒粉和鹽調好味兒,就一直在鍋裡加大料煮著。據說這是技術,做得好的丸子煮一天也不會散,越煮越香。
吃的時候是先往碗裡放上由芝麻醬、香油、辣油、醬豆腐汗和醋等兌成的調料汁,再撒上些香菜段、韭菜末和細蔥花,然後連丸子帶湯盛起來澆在碗裡就成了。
那時的丸子湯我記得是一毛五分錢一碗,收一兩糧票。把湯喝完了,只要碗裡還剩下有丸子,就可以再到窗口去免費添湯,但調料汁好象就不再給了。
那營業員盛丸子、添湯的動作都非常之慢,讓人感覺仿佛是活在上一世紀的古老畫面裡。
那兒的小吃品種很全,除了丸子湯我還記得有一種俗稱“糖耳朵”的蜜麻花兒,比我們學校食堂做的好吃得多。
好象從我還沒畢業,這種東西就吃不著了。可能是太費工,這家店後來不賣丸子湯,大鍋裡改煮炸豆腐了。
除了原料不同外,在其它方面炸豆腐和丸子湯的意思差不多,調料也類似,賣兩毛錢一碗,價錢也貴點兒有限。
再後來改賣羊雜碎,我就沒吃過了。
等海澱圖書城建好後,我再去街上找那家店,看著招牌差不多,可裝修後的那個樣子和賣的那些東西已經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