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去紫禁城?為什麼會對這些古老的宮殿感興趣?答案是很多的。北京有很多的名勝古跡,而我又對古代建築很感興趣。但這不是主要的。當你來到紫禁城,你不僅看到高大的城牆、宏偉的宮殿和無價的珍寶,而且你還可以感受到歷史。
從中國人民大學到神武門
早上七點半,我們十一個人在中國人民大學正門集合。等人到齊後,我們就動身前往紫禁城了。北京的交通狀況很糟糕。在每天上下班的時候,大街上都是擁擠的忙碌的人群。你若希望在這個時間能夠盡快趕到紫禁城,那麼,騎自行車或者乘出租車是較好的選擇。我們選擇了後者。
我們共有十一人,分乘三輛車。我坐在最後一輛,是桑塔納轎車。“去神武門!”我對司機說道。但是,我後來發現他錯誤地理解為宣武門。我不得不又重復一遍“故宮後門。”這回沒有引起誤解,我們向正確的方向駛去。
在車上,我向同車的幾個人介紹了這次活動的游覽路線以及“北京行”、“紫禁城項目”的制作計劃和進展。“你們什麼時候完工?”有人開玩笑的問。我們的工作最早在一九九八年上半年就開始了,但到現在還沒有完成,制作時間確實長了點。“等到故宮不存在了,我們就完工了。”我也開玩笑的回答。其實,他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尤其是那些加入了工作室的同學。“北京行”和“紫禁城項目”的很多錄入工作都是他們完成的,一部分文章也是他們翻譯的。
我們走的是平安大街。這是一條一九九九年才建成通車的大街。路兩旁都是些雙層的復古建築。據說,這樣是仿照明清北京的風格。但是眼前的這一切卻讓人無法與明清北京相聯系。與改建的中關村大街和王府井大街比,相差甚遠。很快,路標上指示,快到景山了。車子拐了個彎,我們前面就是被白雪覆蓋的景山了。繞過景山後,紫禁城的金色殿頂便展現在我們眼前。車子停在神武門前的廣場上。我們下車後,發現另外七人已經到了。由於是在冬天,來紫禁城的游客不是很多。我們對此很高興。你若在旅游季節來這裡,會發現這裡擠滿了人。
紫禁城之行
一般來說,紫禁城有外東、東、中、西四條游覽路線。我們大致是按西路——中路——外東路的順序游覽的。半天的時間是很不夠的,我們不得不只走馬觀花地游覽了一遍,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建築,如三大殿、西六宮;以及大家感興趣的景點,像珍妃井;而其它的只好略過去了。
進了紫禁城,我們來到了西六宮之一的儲秀宮。這裡原先是慈禧的住所。宮殿內的隔扇和門窗雕刻精美,殿內仍保持著慈禧五十歲生日時的陳設。我們幾個人將臉貼在窗子上,透過玻璃往裡看。平心而議,裡面的陳設還不算太豪華。但是,只要想想當時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況,就會明白封建統治者和老百姓之間的距離。據說慈禧吃一頓飯要有一百多人來伺候。可見,封建統治者提倡或標榜節儉,不過是一個幌子罷了。
儲秀宮前有一個庭院。我們在來紫禁城的前一天剛剛完成了高中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大家都顯得輕松而又稍有放縱。大家在這裡邊看邊說,邊照相邊開“歷史玩笑”。
西六宮中的每一個宮殿之間都是相互連通。我們按順序游覽之後,走進一條長長的走廊。行了一段距離,向東一拐彎,便來到了三大殿。所謂“三大殿”,就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我們先來到太和殿。一般清朝皇家宮殿的牌匾都是滿漢雙文的,而太和殿的牌匾只有漢文。這是袁世凱為了當皇帝,下令更換的。結果袁世凱當了不過一百多天的“中華皇帝”,就在全國人民的唾罵中黯然退位了。但是牌匾沒有再換回去,歷史記下了這滑稽的一幕。我們走到殿前,從外面向殿內望。這裡的一切都是按原樣布置的。皇帝的寶座擺在殿的正中央,大殿的柱子上,殿頂的藻井裡都雕刻著金龍,整個大殿顯得雍容華貴。與我們參觀完的西六宮相比,顯得豪華得多。這裡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文武百官在這裡向皇帝磕頭。這裡是封建中國的政治中心。
參觀完了三大殿,我們又來到了珍寶館外。在進館參觀之前,工作人員發給我們每人一雙保護鞋。這種鞋好像很久就投入使用了,但似乎“名聲”一直不好。由於我的皮鞋很大,我穿了半天也沒穿上。最後,我只好放棄了,在珍寶館外面等待進去參觀的同學。即使那些穿上保護鞋的人,出來時,大多數的鞋底也早已跑到鞋面上了。提供保護鞋的主意不錯,但其中的問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都沒有解決,這只能說主管人員不負責。
過了十幾分鐘,他們從珍寶館裡走了出來,為我描述了他們的所見所聞。隨後,我們向此行的最後一個地點——珍妃井走去。
美麗的宮殿沒有帶來美好的生活
實際上,我們這十一個人以前誰也沒有到過珍妃井,也不知道它具體在哪裡。我們只是順著路標向前走。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一個小庭院。正當我們准備穿院而過時,一個眼尖的同學指著路邊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說道,“那不是珍妃井麼!”我們圍過去,不錯,是珍妃井。一九○○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慈禧出逃前,下令將平時敢於反抗她的珍妃推入井中淹死,於是後人就稱此井為珍妃井。看到眼前的井,使我想到以前和別人討論過的話題。當時,那位同學對我說,當個皇帝有多好。
事實上,在皇宮裡,悲慘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珍妃只是這些事情中的一個典型。美麗的宮殿,帶來的卻是悲慘的生活。不僅僅是那些地位低微的人,即使是帝後,也有不少生活在痛苦之中。這不是紫禁城裡一個人兩個人的錯誤,封建制度本身決定了這一切。
游覽完珍妃井,我們出了庭院,才發現,我們已經來到了紫禁城的城牆下。一路向西走,很快我們又回到了神武門。
“西方的禮物”
在紫禁城裡游覽參觀,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那些各式各樣的鐘表了。這些反映西方近代工業革命成果的物品,幾乎在內庭中的任何一個宮殿裡都能看到。
很明顯,這些鐘表和照相機一樣,在清朝統治者眼中不過是一些供其享受的玩意兒。他們不但不會由此看到清朝的國勢漸衰,反而會以此來鑒證“中外友誼”。西方人樂意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騙取清政府的信任。
清朝統治者也樂意用大片的土地、雪白的銀兩,換來這廉價的工業品,換得西方國家的“支持”和“同情”。這種情況不止發生在清朝,在一九四九年以前,類似的事情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直到今天還不斷有人給我們“送”“禮物”來,但已沒有人再會感興趣了。
當然,西方的東西並非都不好,東方的東西也並非都好。通過引進西方的東西會大大彌補我們的不足,事實上,清政府引進的東西並不少,小到鐘表,大到軍艦。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兩鐵甲艦就是從德國買來的。可惜這些東西都沒發揮它們的作用。雖然買來了軍艦,卻沒買來技術,更沒買來先進的思想。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水師最終全軍覆沒。這與清朝他統治者自身有密切的關系。總以“天朝上國”自居,固步自封,敗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尾聲——在黨的關懷下
新事物在中國發展得很快。本世紀初,中國還是個落後的封建農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發達的社會主義工業國了。紫禁城也從原來的“禁城”成為了故宮博物院。辛亥革命的槍聲宣告了清王朝的滅亡。愛新覺羅·溥儀,不僅成為了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成為了中國的末代皇帝。
現在,每天有數以萬計的游客從世界各地來紫禁城游覽觀光。在他們驚歎於宏偉的建築,無價的珍寶的同時,是否有人認真的想過,是誰給我們帶來了這一切。是我們偉大的光榮的永遠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在黨的關懷下,紫禁城得到了應有的保護。今天,它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其受到的良好的保護及其整潔的環境,給每個游覽過紫禁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一切是有偉大的黨的英明領導。
版權所有 2001 - 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