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寫的是過去的中關村,不是現在,是我上學時候的。現在的中關村我去得不多,還是等回頭你打入那兒以後由你來寫吧。
我上學時,周末一般是騎車回家,平時在學校裡也騎車。
我念書的那所學校地兒特大,從宿捨到教室,從這個教室到那個教室一走就得半個小時以上,所以全得靠騎車。自行車是我們同學的必備品,外地新生入學報到後,第一件事兒就是買輛舊車。每到課間換教室的時候,校園裡自行車流擠擠壓壓,常常是把大禮堂後邊小河上的那兩座小橋都塞住過不去了。
我家那時離學校不遠不近,騎車一小時就足夠了。可到了冬天吧有時天太冷風太大,車不好騎,我就改坐公共汽車回家。
我那時最喜歡周六的下午了,把車騎到學校南門口扔下(每到這時那兒都黑鴉鴉地扔著一片),然後等公共汽車,學校門口只有兩路郊區車,要等很久,然後再到中關村倒一下,到白石橋再倒一下,一共乘坐三路公交車,才能到家。
每回過中關村時,我都要在那兒逛一會兒,因為那兒的換乘車站間距離很大,反正也要走很遠,正好趁機玩一下。
那時的中關村還出現電子市場和公司,只有窄窄的街和幾家不大的店,很清靜算不上商業街,到了晚上挺背的連個人都見不著。我喜歡逛那兒的一家挺大的室內農貿市場,那裡邊不光有成串的菜攤水果攤,還有擺地攤賣炭畫兒的,那時我正在學素描,挺感興趣看人家畫炭畫兒,一看半天。
就332路車拐彎的那個十字路口,把西北角當時是家大食品店,我是每回必去的。就因為那兒賣酸奶——那時北京賣酸奶的地方不多,酸奶也只有那一個品種,裝在大白瓷罐兒裡,要用勺舀著吃不興給吸管兒,所以我每回都把在學校吃飯的那把勺裝塑料袋裡帶去。
那時的酸奶特濃,味道麼很象北京冬天的凍柿子,後來滿街都是酸奶時我再找不著那種味道了,那種鼓形的大白瓷罐兒在市面上也見不著了。
中關村那街上印象比較深的是有一家朝鮮冷面館,小小的一間平房鋪面。
那時吃朝鮮冷面在北京還遠沒有興起來,整個北京城冷面館也只有西四、西安門和中關村這幾家,也不知是我們中的誰最先發現了這種吃食,以後每到下板兒時我們全班同學就一起到這兒聚一次,成了幾年中的保留節目。
“下板兒”這詞兒你不懂了吧?別說你學會計的不懂,就現在學建築的小孩兒也未必能明白。那時畫圖還沒有用電腦這一說呢,我們課程作業裡的建築方案圖都是要上色的,紙一沾水就會皺,所以要先把那厚紙裱在圖板上——四周抹上漿糊,中間刷清水讓它漲開,等干了以後就變得平平整整怎麼折騰都行了,這就叫“上板兒”了。這裱紙是門兒小手藝,裱不好的話紙要裂的,或是畫著畫著“啪”的一聲崩掉。好容易才練會了,到畢業設計時我已經能一口氣裱上一大摞張張成功滿有把握,可這手藝說沒用麼也一下子就沒一點兒用了。
言歸正傳,紙裱好了,圖畫完了,還粘在圖板上怎麼辦?就得用刀切下來,行話麼這就叫個“下板兒”。切下來的圖一張張平平整整花花綠綠的,往樓道裡一掛就交給老師們評去了(我們系館的樓道牆面都貼著木板,是專為掛圖設計的,整個樓道一年到頭就是個作業展室)。每回從一上板兒,我們一般就不太睡覺了,錄音機從早晚地開著在專業教室裡吵,每個人在畫圖過程中都可以依照自個兒的情緒隨時大喊大叫,由著性的瞎說八道,反正到了那會兒說正經話也沒誰有心思聽了,就是唱歌或是躺地下臨時合會兒眼在大家心目中也沒什麼大不了,因此到了下板兒時每個人的精神都處於崩潰前的亢備狀態,像跑到萬米終點剎不住,必須要瘋一下才好。
於是就每人騎上自己那輛車,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殺向中關村那家朝鮮冷面館。車大都很破,缺鈴缺閘還有缺腳蹬子的,但都高高興興地騎著,並且在夜晚空蕩蕩的中關村街上一路高歌。
就記得那冷面做得特別辣,而且是放好了辣醬才端給你,多辣你都得認著。後來再找不著那麼辣的面了,不管在哪兒自個兒怎麼加辣椒也辣不到那個程度了。那辣得嘴都木了,沒法兒說話,只能由著男同學們聊自己只管聽著,那碗裡泡面的湯誰也沒敢喝。後來摸著個竅門,先吃面,把那片蘋果、切成兩半個的雞蛋和狗肉留著,到最後一吃就把辣解了。聽說那時放的是真正的狗肉,現在的都改牛肉了。
那家冷面館早就沒了。也不知怎地面的價錢到現在還能清楚地記著,兩毛七一兩,四毛五二兩,五毛四三兩,量很大,男同學吃三兩,女同學吃二兩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