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遷,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如今通州這一段運河早已是水淺泥淤,行船已成往事,新修的一條條鐵道、公路又不和張家灣挨著,那兒當然慢慢地也就沒多少人去了,在那兒的但凡有點兒辦法的也逐漸地搬走了,那裡就不再有多少錢建新的,同時也就不會有多少心思去拆舊的,那麼就會有一些值得一看的東西保留著。
我是這麼想的,所以我就到張家灣去了。
張家灣鎮上主要就一條街,很長很窄。走進街口不遠,就看到一座高大的清真寺。說它高大,是和街上其它房子相比,街上以老平房為多,幾乎見不著樓,那清真寺的大殿高出周圍的建築一頭。
走到那清真寺的門前,要經過一大串賣牛羊肉、賣烤雞、賣燒餅吃食的攤子,大都掛著阿拉伯文的清真招牌,也有賣鞋、賣襪子、賣日用小百貨的,一直堵到寺門。
寺門朝南,門前立著塊牌子,寫著寺內有墓碑刻石的業務,特別注明“回漢皆宜”。進了門果然見擺著好幾件完工的活兒,大概是等著業主來取,有一塊上面刻有“2001年10月 主麻日”的字樣,想必是回民了。裡面是個小一點的套院,門朝東,垂花式樣,門前有棵很粗的國槐,大概有幾百年樹齡了。門兩邊的粉牆上左右各漆成一塊黑板,一邊寫的是主麻日誦的經文,一句也看不懂,大概是阿拉伯文的漢字注音。另一邊寫的是每天五次禮拜分別的名稱,也是漢字注音,還有就是本月“乜帖”的人名單和數目,有10元到1000元不等,我想這可能就相當於佛寺裡的善款吧。
正要往裡走,從大門旁的浴室裡出來位戴白帽的老者過來打招呼,告訴他只是來參觀的,老者很和氣地說那就隨便看吧,這寺有四、五百年了,可房子是前幾年重建的。我問那原來的房子呢,老人說拆了,拆了重建了,這全是照著原來那個樣兒新建的。
很有些失望地往小院裡看了看,不過是座典型的傳統四合院而已,到也小巧精致,花木扶疏,回廊抱廈俱全,可既然全是新建,也就沒什麼看頭了。迎面的大殿門前擺著幾雙鞋,能看到有些戴白帽的回回跪在那屋裡行禮。
外院還在大興土木,也不知要建成個什麼。不過在新建的清真寺中,能建成這樣也就算不錯了。純正的中國古典式樣,做法還算地道。在北京有的郊縣我就見過有新建的清真寺完全用尖券、大蒜頭穹頂,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到了中亞呢。那種不顧環境地域一味自顧自的生硬實在是讓人接受不了,我們業內有一位蜚聲中外的前輩曾說過,就是建在美國唐人街上的房子也首先應該是美國的房子,然後才能帶一點中國味道。我沒去過任何一條唐人街,不知道那裡的房子看上去到底更像是美國房子還是像中國房子,反正我自己是不喜歡在任何一個城市裡看到與周圍環境不搭界的那種像舞台布景似的建築的。
這麼說起來張家灣的清真寺應該是不錯的,完全溶化在了中國北方小鎮的環境裡,很美也很協調。我想這也許應當歸功於幾百年前的那位工匠,因為那位老人說了新寺是照著舊寺蓋的。
張家灣的街挺熱鬧,店鋪一家挨一家,賣什麼的都有,光照相館就有兩三個。以雜貨店為多,很大很高的房子裡架子上、地上都擺滿了各色的盆盆罐罐、鍋碗瓢勺,也有爐子煙囪、籠屜鐵鍬,櫃台上則是一排排布匹、一摞摞的布鞋和膠鞋,還有也不過就是各種牌子的牙膏肥皂。反正整個就是一個我童年時代商店的活化石,連那個上個年紀的售貨員懶洋洋地靠在那兒聽收音機裡評書節目的勁兒都像得不得了。
這麼個小鎮子上,能養得住這麼多的商家麼?可還都這麼悠閒地開著,怡然自得。
快走到街盡頭時拐進一條小巷子去,兩旁就全是住家了,臨著路的牆刷成藍白相間的顏色,從敞開的院門裡可看到家家種著一院子的花。路走下去就是河,河跟這個小鎮緊挨著,河上有座很古老的三孔石橋,鋪地的石塊早已踩得坑坑窪窪,每根石欄桿柱上刻著個獅子,有好幾個獅子腦袋已給砸得剩了半個,而石欄桿也差不多只剩一半了。橋頭上有碑,寫著這橋的名字“運通橋”,還是市一級的文物,和橋頭那截僅存的城牆一樣。
那青磚的城牆只剩下不足10米了,有種說法是用修紫禁城剩下的磚砌的,想必當年運河通航時這張家灣也是個數得上的所在,有城有牆有碼頭的很是氣派。
今非昔比,好漢不提當年。橋下那不知和大運河有何血緣關系的河早已經是又窄又淺,北京的河現在不干掉就算夠意思了,哪還敢想什麼行船?連這碩果僅存的一截城牆,不要說蜚聲中外的山西平遙,就是比起我在北京周遭見過的雞鳴驿、榆林堡等也都差得很遠。
不過到底有座清真寺,有條街,靠著街還有條河,河上有座石橋,盡管橋下已經沒有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