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街在建國門外,街口就正好在那個長安街一直往東的延長線上,交通特別方便,坐公交車一般是在日壇路下,乘地鐵的站叫永安裡。
北京在寒冷刺骨、滴水成冰的季節裡以刮西北風為主,而夏日裡的東南風總很溫和、很含蓄,所以自古北京就以上風上水的西北部為寶地,從最早的皇家苑囿開始到後來的行政、文教、科研單位都在那邊開發建設,而東邊、南邊一直空著沒什麼人動它。
所以麼,後來東邊就在北京近年的發展中派上了大用場,首當其沖的就是與長安街相接的建國門外一帶。各國的使館區建在那兒了,外交公寓也順手建在那兒了,北京最早的涉外商店——友誼商店是建在那兒的,最高的涉外寫字樓也是建在那一帶的,接著就還有涉外酒店、各種商業娛樂設施等等。一大批會說外語的男孩女孩們最早到這裡來供職,他們獲得了當時北京最高水平的薪水。那一帶的街區比北京的其它地方要整潔,那邊街上走著的人——不論國人還是洋人——大都比較年輕,而且一般衣著入時,儀容規整,那邊好象是已經遠離了北京城的古老而更接近世界的流行,就連那裡的東西,比起北京的城中心和西邊來,有好些也是貴得不行。
秀水街就是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地帶,在這樣一種潮流中,應運而生。特別有一陣子讓提著大包小包的獨聯體和東歐的服裝批發商們給炒起來,熱得燙人。
我逛秀水的年頭很早了,最常去那兒還是當學生的時候。有一學期系裡給我們開了門兒叫“建築繪畫”的課,授課的是工藝美院的一位教授。這位教授住在城東朝陽區的紅廟,他的諸多藏品不願拿出門,於是每到周六(那時還不是雙休日呢)下午,我們就搭伴從學校出發,斜穿整個北京城到他家裡去聽課。而聽完了課之後呢,再一路逛回來,逛得最多的就是秀水。
秀水街以賣衣服為主,這樣的服裝市場北京很多,但秀水因其特定的位置和服務對象而被認為檔次較高,到那裡買東西如果有眼光的話,還真是能挑出好的。其中以絲制品為多,還有大量中式服裝,對象主要是外國顧客。北京的高個兒男孩兒特別喜歡到那兒去買衣服,因為那兒總有為歐美顧客准備的大碼兒。背包、手表、皮帶等也一應俱全,花色很多。
到秀水買東西主要是喜歡它的價錢,攤主們要得不低,但如果常逛知道底線的話是可以往下砍的,買件假名牌,或是不名但樣子還不錯的衣裳,還是比在大商店裡劃算,所以當學生時那兒對我是很有吸引力的。在那兒還價你必須狠下心來揮刀照腳脖子砍,心裡沒底的話就先砍掉個四分之三。想當年我每回都要砍到攤主真跟我急了眼才算完,然後抱著戰利品班師回朝,大獲全勝。
現在不行了,這幾年去得越來越少,早已是人懶嘴拙,手生刀鈍。“十·一”前的那天下午跑去,先是看上套裡外兩件一開一套的藍色羊毛衫,喜歡它染得那種從淺到深的退暈,攤主要價380塊,狠狠心還到100,誰想不下兩三個回合就給我了,這麼容易的話天知道裡面還會有多少沒擠出來的水分!最可氣的是那兩件扎花盤扣鑲著邊的中式麻紗上衣和裙子,正好湊一套,卻不在一個攤上賣,開價全是180,左還右還的居然每件都花掉了60元才拿下來,想想這季節已經穿不了幾回了真不上算。可我知道要是真看上眼的花不拿下,等到了家就會比多花了錢更後悔,何況先買了上衣那就肯定從心裡再也壓不下那件裙子錢。
要想在秀水街拿到真正的好價錢,只有兩種情況下才可能。一種是那東西買不買無所謂,你從心裡沒真看上眼,還有就是當你兜裡真的沒裝那麼多錢。看不上眼的衣裳我是不會買的,不管它賣多少錢,而上學時之所以能把價砍得特到位,也多半是因為那時真的掏不出更多的錢。下回再到秀水去我准備只帶50塊錢,沒准就能恢復當年的本事,把某件特別不俗的真絲長裙給買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