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2/31
(序)歲末。想家。一直在路上的感覺。
我出生在塞北,一個冬季白雪飄飄的山城。
高考以後的一個晚上,我爸帶我去“燈光球場”看籃球比賽散心。老爸多才多藝,人緣又好,各種群眾文體活動都少不了他,慢慢還被群眾推舉為籃球足球“裁判”。
天暗下來,燈光亮起來。裁判(老爸)吹響了哨子。
其實我是無心看比賽的。場上球員生龍活虎,看台上觀眾看得正酣。我在這喜悅的喧囂裡,抬頭望著頭頂的天。那是一片夏日的晚空,顏色正由深藍向墨藍過渡,而天邊最後的一片晚霞正在慢慢地消失。是一種燦爛到快灼燒起來的金紅色,在越來越黑的天上一寸寸地退卻。球場外面的一大排高高的白楊樹的黑黑的剪影也懸在深色的天幕上。
那天空給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它美得歇斯底裡,美得讓人絕望。我望著它,不知道我的前途在哪裡,不知道我考得怎麼樣;不知道我會在哪一座城市裡上大學,不知道我將來會有怎樣的生活。我不知道我的命運是什麼。
那片天空還給了我一種異樣的感覺,仿佛那不是我熟悉的故鄉的天空,而是來自一個遙遠的美麗的地方---------一直一直往南走,就到了。海南。那白楊仿佛也不再是白楊,而是椰子樹。我執拗的這樣想著,仿佛知道那個地方與我有某種神秘的聯系。
八月的一天,我接到了來自北京的一紙通知書。
好象也在意料之中,因為對和這座城市有某種緣分的預感。
一.北京
按今天的話來說,這座城市於我已如多年的網友一樣熟了。在《京華煙雲》中木蘭辦婚事的北京飯店,老捨《想北平》中的什剎海,張承志《北方的河》中的莫斯科餐廳,《紅牡丹》中的天橋,方舫《那忘卻了的》中的北海、五龍亭,張恨水《啼笑因緣》中的西山。我心裡早就有了一幅北京了,她的一颦一笑都是熟識的。
所以當我一次又一次驗證著自己的想象時,是既驚喜而又平靜的。雖是第一面,但心裡早就不陌生了,知道它的故事,明了它的風格。但是,書中再有顏如玉,和一親芳澤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千山萬水的找了來,種種似曾相識使我欣慰,讓我沉醉。
當我在晚上9點半的時候走出中山音樂堂,走在中山公園種滿松柏的小路上,然後再走上華燈綻放的長安街時,我的心裡盈滿了我剛才聽到的那種優美的旋律。
當我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時,我總感覺走在一種恍惚的時空裡,這座城市充滿了歷史感,又充滿了現代感,充滿了輝煌感,又充滿了平民感。我感到和這座城市有一種休戚與共的血脈相融。
十年一覺京華夢。
二.海之南(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