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民
在張一白的電影裡,北京地鐵明亮而潔淨,不輸於任何一個國際大都市。但我總想,奔波來去的乘客恐怕不會認可這份美麗。這個駛入黑暗又走向光明的長匣子,在現實中的面貌是如此稜角分明而又含混不清,一如它所承載的人生感喟。
在北京,地鐵不是這座城市的主體。高達13%的私家車擁有率顯示著市民對駕車出行的強烈欲望。先買車再買房,是無數漂泊者在這個龐大都市安身立命的標志。因此,地下洶湧的人流注定只是城市的邊緣群體。他們揣著種種不同的理想、情緒或思念,駛過重重黑暗奔向光明,卻不知道哪一站才能迎來人生的春天。而他們的頭頂,輝煌的長安街正有明媚陽光照射著或高貴或中產的寶馬香車。這座城市的人間落差是如此巨大,走入上流社會是無數“北漂”的夢想。
初識北京地鐵是在1997年冬天。從呼呼生風的入口走下去,我幾乎驚訝於它的質樸和簡陋。地鐵站只有一層站廳,半寐的大姐正半睜著眼打著哈欠從鐵皮亭子裡伸出手來撕去副券。站廳沒有座椅,除了一個報攤再沒其他設施。搖搖晃晃的列車產自長春,乘客的面色在日光燈照射下略略發黑,外地來京的男女正好奇地觀望著站點示意圖。人們沉默而擁擠,除了推銷員,見不到西服革履的男子,而空氣中可以聞到劣質雪花膏的氣味。西郊的蘋果園終點站,跟大多數站點一樣沒有電梯;邁著沉重腳步一級一級踏上去,你會看到貌似農村集鎮的大樹和平房。三輪車、摩托車和中巴車正擠作一團,招攬你換乘到其他更遠的地方。
這就是北京地鐵。建於1969年,雖然陳舊卻是普通市民穿過龐大都市的最快捷工具。從八寶山往西,一居室的月租可以降到800元,這在北京算是便宜的。北漂一族如果不願意忍受市區的地下室之苦,就可以在這裡安下居所,然後依靠地鐵早出晚歸。新近投入運營的輕軌則在北郊畫了一個圈,將回龍觀、天通苑等經濟適用房的老百姓送往市區。日出而作,日落而返,人在北京,尋常足跡。
不過,能享受這種待遇的仍然是少數,城市裡還有無數游離於地鐵之外的漂泊者,比如李飛。這是我在某攝影工作室認識的四川男孩,個子不高,少見的白皙皮膚,大專畢業後賴在北京,輾轉學會了化妝。他現在的夢想是進入影視劇組,做一個象毛戈平那樣的造型師。但他從來不坐地鐵,因為他只用公交月票,而且還是每月10元的學生票。他的居所是借兩幢平房間的通道搭出來的臨時房,火車臥鋪一樣小的床,左右就是泥牆;冬天只能靠電熱毯取暖,春天則有蜈蚣爬上他的床鋪;沒地方做飯,只能煮面條。每次去見他,我總會心酸,但他卻開心地認為這比以前寄宿地下通道好多了。我跟他一起逛書店,請他吃飯,然後再坐地鐵離開,而他也總會在地鐵的欄桿外向我笑著揮手。彼情彼景,歷歷在目。
所以,北京地鐵隔斷的是城市的三個階層、三種人群。對於漂在北京的人來說,地鐵總是冰冷的,總在零下的寒冷的冬夜,散發著鐵銹的氣息。而那些有著長久歷史的車箱,也總是搖搖晃晃,不知能把人載向何處。一如我當年揣著女友的簡歷,冒著寒風鑽進國展中心的招聘會,卻只見人潮洶湧如海如濤,將你的自信心一點點吞噬。離開國展再走下地鐵,身邊已是無數學子疲憊而失望的眼神。觸摸著冰冷的把手,眼望著那些初到北京的打工仔怯懦卻興奮的表情,無數雙眼睛已經迷蒙,再看不清這座城市的真實。
此情此景,不妨向往一下上海的地鐵吧。在那裡,有情侶們在溫柔缱绻,有季風書園沉靜儒雅,有可愛的商鋪和美味的甜點,還有舒適的電梯以及時尚的色彩。白領們拎著公事包穿梭在潔淨站點之間,從不覺地鐵生活有什麼卑微;而手機鈴聲響起,也總是新的機會和歡樂的話題。那裡的外表如此光鮮,讓每一個初來乍到者時時審視自己是否跟得上她的優雅。至於城市的平民、艱難的生計、辛酸的往事,一切都隱於幕後歸於無形。看不清人的身份,含混了社會的階層,邱石和蘇拉可以相遇,《地下鐵》的機緣也可以發生;俏麗的office小姐可能來自逼仄的弄堂,扛行李的打工仔正被地鐵眩彩鼓舞了夢想。
上海,上海,春江潮水連海平的上海。這裡的空氣彌漫著可頌坊面包的甜香;這裡的巷陌回蕩著菜場小男人討價還價的聲響。在北京時曾經的勇氣、闖蕩和不得意,慢慢飄散而去。沒有了宏圖大志,沒有了堅韌刻苦;不再想鐵肩道義,不再想文化中國,不再想人生理想;有的是小市民柴米油鹽,有的是你溫暖的小家。在和煦的春風裡,在時尚溫馨的地鐵裡,蓦然回想北京的嚴寒,無盡的感喟會立時模糊了雙眼。
或許,這就是兩座城市不同的生活態度。北京地鐵總把每一站翻譯成“station”,而上海地鐵卻把每一站翻譯成“stop”,然而實際生活恰恰相反。在北京,沒有人把地鐵當作停留消磨人生的場所,地面才是他們的光明和目標。而在上海,每一站卻都可以是享受生活的所在,哪怕吉光片羽雞零狗碎。在北京,人們關注國家時政理想未來,眼下生活卻不妨含混粗糙;而在上海,人們不求宏偉不求崇高,尋常日子卻務必光鮮體面。艱辛依舊,只是換了表達。
如今,我的新家在M8線的盡頭。那裡有黃興綠地的春色,等到M8線開通,該是生活在春天裡的時候了吧。行走在上海的地上地下,每每我總會如此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