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碑前的雕像“青年突擊隊”同樣是央美的作品,雖然題材是主旋律,但是雕塑人物肌肉贲張,下肢尤其誇張。最出彩是中間背著軍跨的這位,壓低到遮住眼睛的安全帽,臉上剛毅的線條,鄙薄的嘴角。我在猜測作者借著這個主旋律的題材,塑造了一群個性張揚的的人物,是否會掩嘴偷笑?從這點也可以判斷作者是雕塑系而非工藝美術系。
明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礎上建成。元大都按《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規劃,出於風水考慮除北面2門外,其余3面均為3門共11門,後逐漸演變為9門,現在的地鐵2號環線即是內城城牆的大概位置所在。明末城外關廂居民日漸增多,加上蒙古騎兵數次南侵,遂計劃在京城四周修築外城。因財力不足,在修築了南段外城牆後,只能草草與內城牆連接上,至此京師城垣呈“凸”字型,即現在的二環路大概位置。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建的外城城牆只有五座正式城門,西便門和東便門當時不過是沒有名字的臨時建築,估計是想待日後財力充裕後會將其拆除重建,只是直到明朝滅亡也沒能實施。這兩個城門一直留下來了,只是沒有名字很不方便,於是稱之為“便門”,並按方位分為“東”、“西”。
1966年修建環線地鐵,拆除附近的部分城牆。
1988年北京市政府整修了緊靠城樓東側殘存的195米內城牆,保留7處斷面遺跡,並在外城相接原址復建了“八瞪眼”箭樓。不過座東朝西的新箭樓,卻與歷史上座南朝北的西便門不符。
受同程同學孤帆飄影的留言提醒,有必要再羅嗦一下城牆保留下來的原因。
1951年,北京建設局在復興門外向南的一段城牆邊上,建了臨時材料存放和加工地。隨著城牆的拆除,到上世紀60年代後期,料場退縮到內城牆南起第二個城垛以南地段,這段城牆也因此得以保留了下來。等這個料場遷走後,城牆的西面磚牆被破壞,很快只剩下一段一百多米長的夯土牆,孤零零地立在那兒。20年後就有了前文所述的80年代後期的整修和復建。
更多精彩請看我的博http://blog.sina.com.cn/shenyuxiaozhiz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