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上午九點到十二點,攜夫人和女兒到東岳廟逛廟會。
大年初一,北京街上難得的清靜,車輛行人稀少。 我們坐二號線到朝陽門站下,走大約兩站路遠就到了東岳廟。北京東岳廟,始建於元代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主祀泰山神東岳大帝,是道教正一派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宮觀。為東漢時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第三十八代後裔張留孫籌資興建。自元代延佑六年(1319)始建,至治三年(1323)竣工。
進入廟門,東西兩側是鼓樓、鐘樓,其北側有碑石兩座,東邊一座為乾隆御書,西側是無字碑。東岳廟有京城小碑林之稱,廟中原有碑石140余通,幾經戰火,現僅存二三十通。傳說:東岳廟東碑林裡有一通清順治年間的《重建東岳廟金燈碑記》碑,碑座兩側各刻有一個小道童提著燈籠。傳說年久通靈,這兩個小道童常在晚上提著燈籠出廟玩耍,有時還到廟門外的干果店和小攤上佘糖果吃,帳老欠著總也不還。攤主想找他們的父母,到處打聽,卻沒人認識這兩個小童兒。攤主不甘心賠本,便在夜裡偷偷尾隨身後,見二人進了廟門,隨即不見了蹤影。第二天到廟裡來找,才在碑座上發現了這兩個小家伙。於是,將左童的燈籠用紙糊上,右童的一只腳用線捆住,從此以後再也沒見到打著燈籠的小道童出廟玩耍。
東岳廟屬道教文化聖地,素以三多即神像多、楹聯多、碑刻多著稱。整個廟堂輝宏壯美,占地96畝,各種建築600余間。由中路正院及東、西跨院組成,共有七進院落,融集廓院式、四合院式布局為一體,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群。
民俗文化博物館展出的馬車。
壽槐,據說有800年的樹齡,人們在樹的周圍系上紅絲帶許願祈禱親人長命百歲。
東岳大帝統領下的幽冥地府,有七十六個辦事機構,稱為七十六司。各司皆有神主,俗稱判官。此為注福司,許願的小牌牌比其他司都多。傳說:明末,戰亂紛起,國運未卜,崇祯皇帝憂心忡忡。一日,他心緒煩悶,便走出皇宮,去散散心。沒走多遠,就看見一位道士在路邊打坐,崇祯看他氣度非凡,知道自己是遇上仙人了,於是上前行禮,詢問大明江山是否保住。道士讓他寫一個字,崇祯隨意寫了一個有字,道士看後搖頭說,這個字正好是明字的一半,看來大明的江山將失去一半。崇祯不甘心,琢磨了半天,又寫下一個酉字。這一次,道士什麼也沒說,歎了口氣,便不見了蹤影。原來這一次崇祯又寫錯了,因為酉字將尊字去頭去腳,預示他將自缢而死。事隔不久,崇祯皇帝果然在景山上吊自盡。這個道士傳說就是楊中丞。
大銅馬(介紹上說,摸這馬的什麼部位,摸馬人的相應部位就不會生病,健康。)我們是全身都摸遍,最後定格在頭部。呵呵。
請太歲(需要在本命年請)。
體驗原始的勞動和磨面工具。
香煙缭繞……
十塊錢買十八個銅板,丟進錢眼就預示著財運滾滾。
泥人張的傳人(誰知道)。
廟會美食排檔(烤肉很好吃)。
清代籐編織,編織精良,歷久彌新。
清代描金陶盒。
清代大算盤。
民間核桃殼雕,工藝精巧。
小玩偶。
節目演出。
東岳廟對面的牌坊。
來自旅行吧博文:http://u.cncn.com/space-166-do-blog-id-33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