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座樓向東,經過劉家峪,就是沿河城了。
沿河城,北京京西太行山余脈黃草梁與青水尖兩山夾峙之下的永定河峽谷,依山而立,傍水而居的沿河古城,因城靠近永定河,故名"沿河城"。沿河城清新如詩,婉約如畫,其古樸滄桑的氣質,清雅別致的豐韻。
沿河城因扼守幾道山口水口古稱"三岔(汊)村"、"沿河口", 萬歷六年(公元1578)建城後,始稱"沿河城"。其隸屬明代長城內三關之一的紫荊關所轄,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沖之一。據大明天啟四年(1642年)守備沿河口地方都指揮張經緯所立《沿河城守備府碑》載:"沿河口守備設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城建於萬歷六年(1578年)","沿河以山為城,以河為池,乃京師咽喉之地"。 此處當年與七座樓同屬沿河城管轄,所以樓台都是"沿字第X號"標序。
大明萬歷十九年(1591年)由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馮子履所立《沿河口修城記碑》記載了建城的緣由:"國家以宣(今宣化)雲(今大同)為門戶,以薊為屏,而沿河口當兩鎮之交,東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渾河蕩蕩,襟帶其左,蓋腹心要害處也"。"虜闌入塞,民聞警潰散去,保匿山谷間"。"百姓未能貼席而臥也"。因此朝廷於此修建守御城池,"命吏具備锸積儲□,期期而不具備之","凡數月告成事"。"無赤羽之警,藉公等策以期間,為此城也"。"故知設險守國,要惟在任人哉"。邊城要塞,防御北方外族入侵,屯兵守備,歷朝修長城,其初衷莫不如此。此碑原立於沿河城聖人廟,四百年風雨折毀去上半,其余部分文字也風蝕嚴重,難以辨認了。
《沿河城守備府碑》《沿河口修城記碑》這兩塊石碑現存於沿河城辦事處。
沿河城內城長約一華裡,寬約半華裡,分東西兩門。東門名"萬安門",可惜毀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只殘留城牆和門洞尚可辨認。東門城牆上立有"沿河城"的石碑。
車可以從東門直接開到沿河城的西門-永勝門,這個城門保護的非常完好,城牆是用大塊鵝卵石和條石鋪砌而成。城西門券門漢白玉門額陰刻"永勝門",城樓毀於戰火,城前護城河水也已經干涸。一條大理石板鋪就的主干道,連接東西二門。北側城牆西端築有角台,中間有馬面三處。居中辟有一處僅有一人余高的水門,南高北低,以供城內排水之用。沿河城成"D"形布局,城塞東、西、北三面為直線,平地築起,而南面背山而建,成半圓形。因此,與北側水門對應的南門已在山上。
沿河城的城牆不是一般常見的夯土貼磚城牆,而是就近取山上呈紅色的大石塊,以泥土抹縫,壘砌而成。雖然四周城牆大多仍在,但風化之後的城牆石許多地方已危如壘卵,坍塌毀損嚴重。
南城牆依山蜿蜒而上,寬僅一尺余,不似別處長城,城牆寬敞至兩三米之闊。從永勝門外可由徒步登上南牆。城牆依山而建,愈東愈高。站在城牆的最高點,居高臨下的鳥瞰整座沿河城,以及東側更高更遠處的敵台。沿河城兩側,有沿河城守備轄下隘口十七處,關城二十道,敵台十五座。其中編號三、四、五號敵台即在沿河口,"周視關城,未有如沿河口之壯者"。
城內的戲台是一般地方難以看到的,而且此處的戲台保存較之城牆那叫一個完好!戲台在東西干道南側,坐南朝北,對面本為老君堂。戲台建築在一米余高的毛石台基之上,甚是威風。戲台之內,八柱承架,雙層椽子,木架構之上旋子彩繪。邊塞軍屯之地,建築裝飾出自民間工匠之手,因此並沒有太多與眾不同之處。只是能幸存到現在,蒼老本身更讓人感動。可以想象當年,逢年過節,守備官兵"軍民聯歡"也是熱鬧非凡的。
PS:1、去沿河城有兩條路線:一是"八達嶺高速-下花園出口-官廳水庫-天莫-幽州-沿河城",這條線路是一條經典的越野穿越線路,玩車賞景都可以;第二條路線是"北京-門頭溝(G109)-西胡林-過加油站離開109國道向北約11公裡-沿河城",這條路線比較近,全部是柏油路面或水泥路面。
2、沿河城相鄰的景點還有:靈水舉人村、後桑峪天主教堂、齋堂水庫、珍珠湖、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齋堂鎮馬蘭村)、東湖林人遺址、永定河峽谷等,安排一天時間有些緊張,但也能玩得下來,兩天時間會更充裕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