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皇城正門天安門(你肯定能找到)門洞穿過,沿著青磚鋪就的道路北行,一大片巍峨宏大的建築群讓人恍然有置身哲學意義的天地之間的感受,沒錯,你正在走進昔日的紫禁城。
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宮殿建築群。它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72萬平方米,共有宮室9999間。這裡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位皇帝。故宮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永樂皇帝朱棣於1407年開始修建的,歷時14年,據說當時動用了全國各地的能工巧匠10萬人,民工上百萬。僅就建築工藝而言,如果你看慣了如今各地的仿古建築,再看故宮,那你就能立刻領會什麼叫“雲泥之別”。
故宮宮殿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貫穿了整個北京舊城,故宮在這條中軸線上占有1/3的長度。用於建築上的嚴格的對仗使故宮形成了一種絲毫不為左右的威勢,並擁有自身獨特且無法仿造的節奏感。
故宮的色彩故宮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政治活動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外朝的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故宮裡最吸引人的建築。內廷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你會發現皇帝後妃的居處比不上蘇杭園林那般惬意,但這裡確實演繹過中國歷史上最高級別的“陰謀與愛情”。
故宮博物館院內陳列有我國各個朝代的珍貴藝術品,據統計達上百萬件之多,占全國文物總數的1/6以上,其中很多是絕無僅有的國寶。故宮與凡爾賽宮、白金漢宮、白宮、克裡姆林宮一道被並稱為世界五大宮,當然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景點信息
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門票: 旺季60元 (4月16日—10月15日);淡季40元,(10月16日—4月15日);珍寶館、鐘表館門票各10元。
票價優惠:3月8日 婦女節購半票,6月2日 兒童免票,8月1日 現役軍人免票。
開放時間: 8:30—16:30(10月15日—3月31日),止票時間15:30; 8:30—17:00(4月1日—10月14日)止票時間16:00
交通: 公交1、4、5、10、20、52、101、103等多路公共汽車可達;乘1號線地鐵天安門東站、天安門西站下,從天安門廣場步行前往即可。
景區電話: 010-85117049 65132255
故宮裡的建築藝術旅游小貼士
故宮快速攻略
中路:→太和門三大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神武門
東路:午門→太和門三大殿→乾清門→東六宮→寧壽宮→珍妃井
西路:午門→太和門三大殿→乾清門→西六宮→慈寧宮→養心殿→漱芳齋
如果只有半天時間走馬觀花,建議最好以中路為主。
愛好書法的朋友不可錯過養心殿西暖閣的三希堂。
1. 游故宮當然首先是感受它浩大的氣場,所謂“禀天地之靈氣”。但也有必要細細欣賞其建築藝術。故宮建築都是磚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其建材和建築手法都十分講究。
2. 城牆與護城河:故宮外圍是一條寬達52米、深6米的護城河;裡面是周長3公裡的城牆,牆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牆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護城河和城牆都是“皇城根下”最有韻味的地方,可感受北京人的消閒方式,也特別適合攝影。建議從東華門穿出,即可進入一個與皇城裡截然不同的天地,尤其夏日的傍晚這裡最美。過護城河一直往東,可步行到著名的東華門夜市和王府井。
鳥瞰故宮
景點相關資料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而此“間”並非現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牆,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故宮的建築依據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廷。故宮外朝、內廷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後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心殿、東、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後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後妃居住之所。內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後養老而修建。內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築。
午門故宮四門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樓,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錯,是結構奇麗的建築。
故宮的正門叫“午門”,俗稱五鳳樓。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有1組建築。正中有重樓,是9間面寬的大殿,重檐庑殿頂,在左右伸出兩阙城牆上,建有聯檐通脊的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輔翼著正殿。這種形狀的門樓稱為“阙門”,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級的形式。這組城上的建築,形勢巍峨壯麗,是故宮宮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門是皇帝下诏書、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讀皇帝聖旨,頒發年歷書,文武百官都要齊集午門前廣場聽旨。午門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後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文武大臣進出東側門,宗室王公出入西側門。
後門“神武門”,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用的最高等級的重檐庑殿式屋頂,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圍廊,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神武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門禁。現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台,白玉須彌座,當中辟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台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檐庑殿頂,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
在午門以內,有廣闊的大庭院,當中有弧形的內金水河橫亘東西,北面就是外朝宮殿大門——太和門,左右各有朝房 廊庑。金水河上有5座橋梁,裝有白色漢白玉欄桿,隨河宛轉,形似玉帶。
三大殿模型太和門內,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現名為清朝時名稱)。這3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築,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顯得豐富多樣而不呆板。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後。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阙。基台三層重迭,每層台上邊緣都裝飾有漢白玉雕刻的欄板、望柱和龍頭,三台當中有三層石階雕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欄板1415塊,雕刻雲龍翔鳳的望柱1460個,龍頭1138個。用這樣多的漢白玉裝飾的三台,造型重迭起伏,這是中國古代建築上具有獨特風格的裝飾藝術。而這種裝飾在結構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欄板地?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龍頭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層由各小洞口下洩,水由龍頭流出,千龍噴水,蔚為壯觀。這是科學而又藝術的設計。
太和殿(明朝稱奉天殿、皇極殿),俗稱“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約2380多平方米。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最富麗堂皇的建築。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後各有斜行垂脊兩條,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築術語上叫庑殿式。檐角有10個走獸,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垂檐庑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征——金漆雕龍寶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台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後是雕龍屏。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裡慶祝。
中和殿(明朝稱華蓋殿、中極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後。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前後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條,建築術語上叫歇山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然後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裡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裡審視一下耕具。
保和殿(明朝稱謹身殿、建極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中和殿高27米,建築面積580平方米。平面長方形,黃琉璃瓦四角攢尖頂。屋頂有4條垂脊的亭子形的方殿。四脊頂端聚成尖狀,上安銅胎鎏金球形的寶頂,建築術語上叫四角攢尖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
內廷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裡是後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征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乾清宮是內廷正殿,高20米。重檐庑殿頂。殿的正中有寶座,內有“正大光明”匾。兩頭有暖閣。乾清宮是封建皇帝的寢宮。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後面。重檐庑殿頂。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後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後,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其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明、清時,該殿是皇後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清代皇後所謂親蠶典禮,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准備情況。清代的“寶玺”(印章)也收藏在這裡。
清朝自雍正之後養心殿成為皇帝在故宮內的實際居所。清同治年間慈禧、慈安二太後垂簾聽政就在養心殿東暖閣。
在後三宮東西庑,還有為皇帝存儲冠、袍、帶、履的端凝殿,放置圖書翰墨的懋勤殿。南庑有皇子讀書的上書房,有翰林學士承值的南書房,以及管理宮廷日常生活的處所。此外還有左右對稱的日精門、月華門、龍光門、鳳彩門、基化門、端則門、隆福門、景和門,通妃子居住的東西六宮。這種左右對稱的平面布局,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特征之一。
內廷東側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後當太上皇養老皇宮,花費一百一十萬兩銀修建。
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裡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御花園原名宮後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築20余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築御景亭,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為華麗的。
文物收藏故宮,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二是觀賞陳列於室內的珍貴的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統稱有文物100萬件,占全國文物總數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國文物系統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已達109197件,現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收藏單位中,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並收有很多絕無僅有的國寶。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