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位於北京市中心,廣場面積約44萬平方米(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80米),可容納100萬人集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內廣場。清代的天安門廣場很小,形狀為“T”字形。解放後,對天安門廣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形成了一個宏偉、莊嚴、廣闊、明朗的新廣場。天安門廣場發生過的幾件重要事件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學生、工人打著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要求科學和民主,著名的“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35年,北京爆發了有名的抗日救亡運動,這就是中國GCD領導的“一二·九”運動。愛國群眾本來預定在天安門開大會,卻受到反動軍警的阻攔。但“一二·九”運動卻喚醒全國人民,推動了抗日戰爭。天安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的主會場,也是國徽圖案的重要組成部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8年5月1日,在廣場上興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1976年4月5日在天安門廣場發生了悼念周總理,聲討“四人幫”的群眾運動。1977年興建了毛主席紀念堂,並進一步擴展了廣場,天安門廣場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 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l7年)。原名承天門,以示皇帝“承天啟運,受命於天”。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建後,改稱天安門。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內和,長治久安”的含義。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阙,重樓九楹,高為33.87米;1970年翻建後高達34.7米。它造型典雅,是我國傳統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明、清兩朝,這兒是禁地,到公元1911年清王朝覆滅為止,除了皇親貴族,老百姓不准過往。天安門在明、清兩朝是皇帝頒發诏令之,遇有新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慶典活動和皇帝父母進宮,都要啟用天安門。皇帝平時一般不走天安門。只有每年去祭天、祭地、祭五谷時,才由此門出入。另外,皇帝御駕親征或大將出征,都得在天安門前祭路、祭旗,以求馬到成功,凱旋歸來,同時顯示威風。天安門還是“金殿傳胪”的場所。每逢殿試後的兩天,皇帝召見、傳呼新中進士們的姓名,這叫“傳胪”。考中前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插上金花,身披紅綢,騎馬游街,以謝皇恩。天安門唯獨皇帝可以出入,而且只能出入喜事,絕對禁止出入喪事。 天安門的主體建築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巍峨城樓,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取“九五”之數,象征皇帝的尊嚴。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門窗。城摟基座周圍有漢白玉欄桿、欄板,雕刻著蓮花寶瓶圖案。城樓內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60根紅漆巨柱排列整齊,柱頂上有藻井與梁枋,繪著金龍吉祥彩畫和團龍圖案。地面鋪的全是金磚,面積約2000平方米。屋頂的正脊與垂脊上裝飾著螭吻、仙人、走獸。下層是高13米的朱紅色城台,四周環繞琉璃瓦封頂的矮牆,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台基。城台的總面積達4800平方米,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百級供上下城樓用的梯道,俗稱馬道。還有5個拱形門洞,中間的門洞最大,高8.82米,寬5.25米,唯有皇帝可以進出。城樓前有外金水河,河上飛架7座漢白玉雕欄石橋,中間一座最寬闊的稱“御路橋”。專為皇帝而設;御路橋兩旁有宗室親王過往的“王公橋”;王公橋左右的“品級橋”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員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員和兵弁、夫役只能走“公生橋”。公生橋架在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和社稷壇(中山公園)門前。5座內金水橋除有類似嚴格的等級規定外,還表示“萬方來朝”之意。金水河兩岸有兩對威風凜凜的石獅及兩座連同須彌座高為9.57米的華表。石獅系明代永樂年間原物,距今已有500多年。石獅後面兩邊設有紅色觀禮台,台前東西各築花壇,游人們常在這裡駐足觀景。華表上滿刻著盤龍與雲朵,巨柱頂端加上了雲板、承露盤並蹲坐著石獸,此獸有注視皇帝出入之意,因而人們把前華表上兩只背北面南的石獸叫“望君歸”;把後華表上兩只背南面北的石獸稱“望君出”。 天安門的歷史沿革 追溯天安門的歷史,不能不提到古都北京的歷史與演變。天安門和北京的每一處古城垣一樣,無不在歷史的長河中烙下深深的印記。 北京,唐為幽州,遼為燕京,金代為中都城,元代改為大都,明、清稱北京。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上,先後有燕、前燕、大燕、遼、金、元、明、清八個朝代以北京為都城。各個朝代在北京大興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築。最早對天安門建築有間接影響的是元代的元大都。 元中統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於開平府(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部)。公元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為大都。元大都從1267年開始興建,到128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年之久。元大都放棄了金代以前的都城舊址(今北京城西南部的蓮花池以東一帶),使北京城搬了一次家。這是一個很規整的城市,略呈長方形的大都城,南牆位置在今長安街南側,北牆在今德勝門和安定門以北的北三環路附近。現在那裡還存有斷斷續續的土丘,被稱為土城子,就是元大都最早的北城牆。大都城從裡至外分別是宮城、皇城和大城。大城周長60華裡,有11個門。南面三門:正中為麗正門(今正陽門),東為文明門,西為順承門;東面自南而北是齊化門、崇仁門、光熙門;西邊自南而北依次是平則門、和義門、肅清門;北面只有兩座城門,東為安貞門、西為德勝門。皇城的南門叫靈星門,在今午門一帶。靈星門與麗正門之間有一“T”形宮廷廣場,後來明清兩代的宮廷廣場基本沿用其舊址,並在中間建造了 天安門。元大都城牆四隅均有角樓,城外設有墩台,城內宮殿在前,坊市在後,50個街坊星羅棋布。當時,有一位名叫馬可·波羅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來到中國,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麗堂皇的宮殿和景色優美的花圃後,大為贊歎道:“城是如此美麗,布置如此巧妙,我們竟是不能描寫她了。”他後來寫的《馬可·波羅游記》,因有大都城的記述,而使這座古城得以傳播,名揚世界。元朝雖未建造天安門,但它另擇新址的建築格局以及元故宮、宮廷廣場的定位,卻使明代始建天安門具有了可行性。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朝統治被推翻,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同時,明大將徐達統率軍隊攻克元大都,更名為北平。此時,明朝統治者對元大都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尤其是將元大都的精華——元故宮盡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氣”,致使當年金鋪朱戶、丹楹藻繪、輝煌至極的元宮城蕩然無存。公元1398年,朱元璋駕崩,其孫建文帝繼位。這時,在明朝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一場爭奪皇位的戰爭。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奪得皇位,登上皇帝的寶座,從燕王變成了明成祖,並於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將北平改稱北京,暫稱“行在”(皇帝在外時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就位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決定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他的“龍興之地”北京。他之所以要遷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於北京“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南襟河濟,北枕居庸”,“關口不下百十”,“會通漕運便利,天津通海運”的優越地理位置。此外還在於為了控制北方和東北地區,以維護全國的安定。於是,在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便分遣大臣赴各地督民采木,燒造磚瓦,並征發各地工匠、軍士、民工,開始了營造北京的籌備工程。永樂十五年(1417年),大規模營建北京的工程正式開始,至永樂十八年(1420年)方告完工,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頒诏正式遷都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礎上,吸取歷代都城規劃的優點,又參照南京規制營建而成。“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阙,規制悉如南京”。實際上,北京新建的宮殿比南京的更加壯麗。它外城包著內城南面,內城裹著皇城,皇城又包著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內城基本亡取元大都舊址,明初北牆向南移五裡,至今德勝門、安定門一線,後又將南城牆向前推移到今正陽門一線。內城有九門,正南為正陽門(即元代麗正門);皇城在內城中央,共有六門:東有東安,西為西安,北為北安,廣場南側為大明門,承天門左為長安左門,右為長安右門。宮城又稱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門:南為午門,北為玄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由於南城牆向南拓展,皇城與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今天所見的位置即長安街北側。皇城的中門,根據明南京城的名稱改稱承天門(今天安門),承天門內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門。宮城南移到現在紫禁城的位置,正門由元代的靈星門改稱午門。 在營建紫禁城的同時,又利用午門前方的中心御道左右兩側,按“左祖右社”規制建造了太廟和社稷壇兩組嚴格對稱的建築群。此外,在承天門(清代改稱天安門)前開辟一個“T”字形的宮廷廣場,廣場東、西、南三面都修築了宮牆,使廣場封閉起來,並在東、西兩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開一門即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和正南方的大明門(清代改稱大清門)。 承天門屬皇城中的重要建築。承天門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時,只不過是一座黃瓦飛檐的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懸“承天之門”匾額。承天之門寓有“承天啟運”和“受命於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於天”的,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為尊。 明天順元年(1457年),承天門遭雷擊起火被毀,當時沒能立即恢復,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門的形制。此後,明代180年間雖有修建,但都未作較大變動。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占京城,承天門又毀於戰火。清/頃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令大規模重建並更名承天門為“天安門”。後來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兩次大規模修繕,1970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順治時改建的形制。1970年重修後的天安門比原來的天安門高了83厘米,通高為34.7米(原高為33.87米)。 從天安門這座古老建築500多年的歷史軌跡中可知,天安門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象征,是目睹封建王朝興衰更迭的歷史見證人。 而如今只要有機會,你隨時都能登上這座城樓,去眺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在晴朗的天宇下,城樓上有黃色琉璃瓦閃耀著燦爛的光輝,朱紅的柱子和城台,白色的華表、石欄桿、石獅子,金水橋一一浮現。碧水青天,丹牆綠樹,石欄黃瓦,畫梁朱柱,色彩豐富,輪廓美麗,宏偉端莊。站在城樓上,放眼望去,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這些氣勢軒昂的現代大建築豎立在寬闊的廣場上,使廣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氣象,莊嚴的布局、磅礴的氣勢,會使每一個中國人油然而生自豪之情。歷史的回聲仿佛還在回響,歷史的步伐依然在前行,雄偉壯觀的天安門同共和國一道迎接著一個又一個新的黎明。 毛主席畫像的繪制者 為保持毛主席畫像的色彩效果,使毛主席的光輝形像永遠留在億萬人民心間,每年國慶節前夕,天安門城樓的毛主席畫像就要更換一次,由畫家重新繪制。 1949年,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是帶八角帽的毛主席畫像,由原國立藝專實用美術系周令钊主畫,陳若菊(周令钊愛人)協助繪制而成。1950年改用毛主席正面、短發穿綠呢上衣照片,由北京市人民藝術工作室辛莽主畫,左輝、張松鶴協助繪制而成。1953年至1964年改用只露左耳的側面像,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張振仕繪畫。1965至1968年繼續使用側畫像由北京市美術公司王國棟繪畫。1969年後改用新華社發表的正臉標准像照片,由北京市美術公司王國棟、陳永貴各畫過幾次。1977年至今一直由該公司著名畫家葛曉光擔任毛主席畫像的繪制工作。 說起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葛曉光感觸頗深,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畫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像,是一項政治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既榮耀又嚴肅認真的事情。需要有深厚的繪畫功底和娴熟的專業技能。它與一般室內創作相比,在其表現方法、材料選擇、顏色調配等方面都不大一樣。畫出的毛主席像,要使人們在金水橋、旗桿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不同位置的正面和側面,都能看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在春、夏、秋、冬四季均能保持整個畫像的色調和諧與舒適。還要考慮到畫像周圍的色彩、空間、氣氛、對人物的理解等因素,要求在五官等重要部位必須以精湛的技藝按照程序一次繪畫成功。“要知道,畫像一出手,面對的是億萬人民,容不得半點勉強。”畫家要在有3人多高的畫像板上畫毛主席像,不但要有良好的技能,還要有強壯的體魄。因為有時畫家要在處理主要部位時需連續工作幾個小時。以前畫像時要在搭起的架子上繪畫,上上下下不知要多少次,後來改為使用自動升降架。繪制工作一般在每年8月中旬開始,9月下旬完成創作。此時正是高溫時節,畫家在高溫的棚子裡工作,常常是汗流浃背,一筆一繪注入了對領袖的無限深情。主題繪畫完成後,中間需要幾次上色,直到畫像產生出最佳色彩效果為止。天安門前日日迎朝陽,毛主席畫像天天掛城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每天仰望矚目這幅畫像的游客也堪稱世界之最。 天安門城樓正中的毛主席畫像 天安門城樓正中門洞的上方懸掛的是各族人民最敬愛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彩色巨幅畫像。畫像板外框高6.4米,寬5米,框心畫像高5.8米,寬4.4米。不管你站在畫像前方哪個位置,毛主席那莊重而慈祥的面容都會注視著你。每一位來天安門廣場的人,無不親切地走近毛主席畫像前端詳、凝視、拍照,留下美好的回憶和紀念。看到這幅毛主席畫像,人們就會想起1949年的開國大典,仿佛聽到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洪亮聲音。 1949年開國大典懸掛的毛主席畫像與現在不同。那時,懸掛的是一幅頭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在解放區最流行的一張毛主席畫像。畫家們懷著對領袖的無限熱愛,從新華書店買來一張宣傳畫作參考,經過緊張、認真、仔細的繪畫,終三在開國大典之前,將毛主席畫像掛在了天安門城樓上。周恩來同志對慶典的各項准備工作非常關心,他在10月1日清晨最後察看天安門裝飾工作中,發現畫家們把宣傳畫下面標有“毛澤東”三個黑體字也一同描寫在了畫像的下方。周恩來看後感到這樣不妥,並說:“毛主席那麼不謙虛,還自己喊自己毛澤東。”要求趕快采取措施把三個黑體字塗去。 此時,離慶典活動還有幾個小時,要想把巨幅畫框取下來再作處理已來不及了,畫家們急中生智,立刻爬上工人們搭起的高高腳手架,用灰藍色顏料把畫像下面的白邊連同黑色的字體塗成中山裝的顏色,又在延長的身體部位的服裝上加了一個扣子,使其協調而不失比例。這就是城樓上懸掛的第一幅毛主席畫像。 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按慣例在每年的國慶節前更換一次。畫像至今已換版四次。第一版為1949年開國大典懸掛的頭戴八角帽的毛主席畫像;1950年至1952年懸掛的毛主席正面短發穿綠呢上衣的畫像為第二版;1953年至1968年懸掛的是毛主席側面像為第三版。1969年至今懸掛的是第四版毛主席正面像。 從1971年起,更換城樓正中的毛主席畫像的任務,一直由北京市建築總公司五建公司擔任。每次從搬運到懸掛工人們都格外謹慎,從公司抽調來的30個身強力壯的工人來到天安門院內畫像棚,先用繩子經棚頂上的滑輪吊起一噸多重的像框,十幾個人托起框底,卡車倒進棚裡,裝上車後在人的指揮引導下,運到城樓下,再用吊車吊起,換下懸掛了一年的舊畫像。據該公司的李貴友老師傅介紹:“原來參加搬運主席像的人都要經過嚴格的政治審查,1985年後政審雖然取消,但在每次搬運時,單位都要先給工人開會,講搬運毛主席像的重要性。”這些年來,該公司出色地完成了懸掛毛主席像的任務。 1994年前的毛主席畫像板是由21塊五合板和鋁板制成,不僅易變形翹角,且影響畫像整體效果。1994年國慶45周年時,在大規模粉刷、裝飾天安門城樓的同時,對天安門城樓中央的毛主席畫像板也進行了更換。更換後的畫像板為一整塊采用新工藝研制而成的平面玻璃鋼,彌補了以前的不足,增強了畫像效果,使毛主席畫像更加光彩奪目。 五十年代,每逢“五一”、“十一”節日時,城樓正中懸掛毛主席畫像,廣場東側豎立馬克思、恩格斯畫像,西側豎立列寧、斯大林畫像。“十一”國慶節與“五一”勞動節不同的是在紀念碑北側增設孫中山畫像,與城樓正中毛主席畫像相對,掛像時間為節日前後一周。 “文化大革命”期間,天安門南、北兩面及端門南北兩面均掛有毛主席像。1975年將天安門北面和端門南北面毛主席畫像撤除。 1980年,根據中央“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的幾個問題”的指示,天安門廣場只保留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畫像,今後在必要的時候才懸掛馬、恩、列、斯等導師的畫像。1989年4月,中央決定對節日禮儀活動進行改革。此後,“五一”勞動節和國慶節期間,天安門廣場只豎立孫中山先生畫像,不再豎立馬、恩、列、斯等導師畫像。中央作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節日期間主要都是懸掛本國民族英雄的畫像。孫中山是中國近代革命的先驅,毛澤東主席為首的中國GCD在中國近代長期的革命斗爭中,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我們在乎時懸掛毛主席的畫像,在“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期間,擺放孫中山的畫像。不再豎立馬、恩、列、斯的畫像,絲毫不意味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有何變化,我們的立國之本是四項基本原則,毛澤東主席的革命實踐活動和毛澤東思想本身就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 天安門城台兩側的巨幅標語 在天安門城台毛主席巨幅畫像兩側,有兩條相互對稱字數相等的巨幅橫標。標語長30米,寬2.2米,木質結構,西側內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東側是“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橫標布置在城樓正面上方,不僅僅在於它的裝飾性,更重要的是使這座古老的建築具有了時代特征。 天安門城樓兩條橫標,是1949年開國大典時,由兩位日本美術家小野和森茂設計的。他倆於1945年在我國張家口加入了八路軍,後分配到華北軍區宣傳部“抗敵劇社”。開國大典時擔負了裝飾天安門的主要工作。橫幅采用了我國傳統的楹聯對稱形式,底為紅色,字、外框均為白色,且字與框凸出牆體。這一富於變化的設計,使整幅標語既大方,又具有立體的美感。那端莊勻稱秀麗而又醒目的宋體字出自於鐘靈的手抗戰時期,鐘靈當過延安俱樂部的主任,這一職務幾乎使他成為專司往牆上刷大標語的人。他的書法好,尤其擅長美術字,特別適合刷寫宣傳大標語。傳說延安城牆上的標語幾乎都是他寫的。當年,毛主席在延安居住散步時,看見土牆上有一幅標語把“工人”的工字中間的一豎拐了個彎,把“人”字的一捺加上了三點,因此把它作為“黨八股”的典型事例寫進了文章:“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學士的學生是無疑的了……。” 最初天安門城樓標語內容是繁體大字,醒目端莊,雄勁美觀。繁體字改為簡體字是在1964年“五一”前夕。我國1956年開始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1964年國際勞動節,天安門兩側標語上邊的繁體字“華”、“國”、“萬”、“歲”、“團”全部改成了簡體字。1970年天安門重建,大標語由原來木制改成金屬制造,標語邊框去掉了花紋,並改成米黃色。 現在,人們看到的城樓兩條橫標內容與開國大典時的內容略有不同。開國大典時,內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是由當時的新聞總署署長胡喬木同志擬定的。1950年國慶時,又經胡喬木同志建議,把天安門東側的“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換為“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西側內容未動。對於東側標語的改動,胡喬木同志這樣解釋道:天安門上的兩條標語,一條寫“中國”,一條寫“世界”,既有民族意義,又表達了國際主義精神,無論何時都是適用的。這精辟的注解,顯示出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這深刻的內涵,蘊含著東方巨龍致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信念。 天安門上的大紅燈籠 在重要節日和國家慶典時,天安門城樓上懸掛大紅燈籠,已成為慣例。八個大紅燈籠高懸於天安門城樓上,為節日的首都增添了喜慶祥和的熱烈氣氛。 1994年9月以前,每逢節日及大型慶典,天安門一直懸掛著開國大典時啟用的特大型燈籠。每個燈籠高2.23米,周長8.05米,重約80公斤。長年來,該燈存在體積大、懸掛費力、存放困難等問題,且外觀紅紗布每隔二三年因褪色就要更換一次。 1994年9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5周年,天安門城樓修飾一新,同時,城樓上四對巨型舊燈籠也隨之光榮退役,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鋼結構折疊式新型燈籠。這種新式燈籠是由北京市第一房屋修建工程公司下屬的設備安裝公司於建國45周年前夕研制成功的。新燈籠是一種折疊式可收縮燈,較過去舊燈籠相比,具有便於運輸、吊掛、收存三大特點。燈籠的外觀大小未變,但收縮後僅為原燈籠的十分之一。該燈籠采用新型彈簧鋼片材料制成,重量稍大於舊燈籠,但卻解決了舊式燈籠隨風搖擺時可能帶來的危險。 退役下來的舊燈籠在當初是怎樣制作並懸掛於天安門城樓上的呢?1949年國慶大典前夕,周恩來同志把設計和布置天安門城樓的任務交給了華北軍區政治部的“抗敵劇社”(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前身)。當時,團裡有兩個日本美術專科學校的畢業生。一個叫小野,另一個叫森茂。1945年,他們與一群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青年·逃出北平,在張家口加入了八路軍,被分配到“抗敵劇社”作舞台美術工作。解放區的藝術熏陶和長期的舞台美術創作實踐,使他們成為當時華北軍區中出色的美術家。於是,團裡就把天安門的裝飾設計交給了他倆。小野和森茂吸收了大家的合理意見,僅一個星期就畫出了20張草圖,大家對草圖又進行了反復推敲和篩選,最後轉呈給日理萬機的周總理審批定稿。 周恩來同志很關注此事,仔細察看了每張草圖,當看到十根廊柱間畫有八盞太陽般的燈籠設計時,臉上露出欣慰笑意,立即指示華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張致祥務必在國慶大典前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張致祥和文工團舞美隊的蘇凡倆人跑遍了整個北京城,也沒有看到這麼巨大的燈籠。離慶典僅有10天時間,大家心裡很是著急,這時只見小野思索半晌說道:“北京城雖無這麼大的燈籠,但不是有小燈籠嗎,找個扎燈藝人來,大燈籠和小燈籠還不是一個做法。”一句話提醒了大家,蘇凡直奔故宮,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浩如煙海的清宮檔案中,還真記載著一位健在的扎燈老藝人。他們根據提供的地址,在前門外尋到了這位姓尹的老師傅,請他“出山”。老藝人看了設計圖,又到城樓現場看了後說道:“這麼大的宮燈,我這一輩子別說做,見也不曾見過,讓我做,可以,不過我有個條件,這幾個燈籠,我得找我的徒弟來一起做,而且只能在天安門城樓上做,不然,做成了也抬不上去呀!”老人帶著兩個徒弟和兩個日本美術家,一起在城樓上整整苦干了三天三夜,終於提前兩天完成了大紅燈籠的制作。十幾名戰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幾個巨大的“太陽”燈籠掛到城樓十根廊柱之間。鮮紅的燈籠映照著每個人的笑臉,映照得天安門金碧輝煌。 如今,與共和國走過45個春秋的舊燈籠光榮退役後,分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中國革命博物館等有關單位保存和收藏。 天安門的設計者 天安門城樓的建築風格和裝飾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設計者蒯祥生於明初洪武年間,江蘇省蘇州府吳縣香山人。其父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工匠。蒯祥深受父親的影響,30多歲即“能主大營繕”,是位造詣很高的木匠了。 《憲宗實錄》記載,蒯祥“一木工起隸工部,精於工藝”。永樂十五年,明成祖蛛棣重建北京城時,蒯祥同大批能工巧匠一起被征集到北京。由於他技藝超群,在營造中充分發揮出建築技藝和設計才能,很受督工(建築師)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皇宮宮殿落成,蒯祥便被提升為工部營膳所丞。 在北京宮殿的營建中,先後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工匠。除工於設計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楊青(官至工部侍郎)外,還有與蒯祥同時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陸祥等。在宮殿初建階段,蔡、楊二人起了很大作用,但他們當時都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年輕力壯,又工於計算和繪畫,在蔡信、楊青去世後,大量的皇家工程邊都由蒯祥主持。明成化年間,重建承天門時,蒯祥是設計者,並參與了施工。以後,蒯祥還多次負責主持對承天門的修繕。 蒯祥不僅對木工技術純熟,還有很高的藝術天賦和審美意識。據記載,蒯祥能以雙手握筆同時畫龍,合二為一,一模一 天安門位於北京市中心,廣場面積約44萬平方米(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80米),可容納100萬人集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內廣場。清代的天安門廣場很小,形狀為“T”字形。解放後,對天安門廣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形成了一個宏偉、莊嚴、廣闊、明朗的新廣場。天安門廣場發生過的幾件重要事件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學生、工人打著反帝反封建的大旗,要求科學和民主,著名的“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35年,北京爆發了有名的抗日救亡運動,這就是中國GCD領導的“一二·九”運動。愛國群眾本來預定在天安門開大會,卻受到反動軍警的阻攔。但“一二·九”運動卻喚醒全國人民,推動了抗日戰爭。天安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的主會場,也是國徽圖案的重要組成部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8年5月1日,在廣場上興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1976年4月5日在天安門廣場發生了悼念周總理,聲討“四人幫”的群眾運動。1977年興建了毛主席紀念堂,並進一步擴展了廣場,天安門廣場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
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l7年)。原名承天門,以示皇帝“承天啟運,受命於天”。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建後,改稱天安門。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內和,長治久安”的含義。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阙,重樓九楹,高為33.87米;1970年翻建後高達34.7米。它造型典雅,是我國傳統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明、清兩朝,這兒是禁地,到公元1911年清王朝覆滅為止,除了皇親貴族,老百姓不准過往。天安門在明、清兩朝是皇帝頒發诏令之,遇有新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慶典活動和皇帝父母進宮,都要啟用天安門。皇帝平時一般不走天安門。只有每年去祭天、祭地、祭五谷時,才由此門出入。另外,皇帝御駕親征或大將出征,都得在天安門前祭路、祭旗,以求馬到成功,凱旋歸來,同時顯示威風。天安門還是“金殿傳胪”的場所。每逢殿試後的兩天,皇帝召見、傳呼新中進士們的姓名,這叫“傳胪”。考中前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插上金花,身披紅綢,騎馬游街,以謝皇恩。天安門唯獨皇帝可以出入,而且只能出入喜事,絕對禁止出入喪事。
天安門的主體建築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巍峨城樓,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取“九五”之數,象征皇帝的尊嚴。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門窗。城摟基座周圍有漢白玉欄桿、欄板,雕刻著蓮花寶瓶圖案。城樓內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60根紅漆巨柱排列整齊,柱頂上有藻井與梁枋,繪著金龍吉祥彩畫和團龍圖案。地面鋪的全是金磚,面積約2000平方米。屋頂的正脊與垂脊上裝飾著螭吻、仙人、走獸。下層是高13米的朱紅色城台,四周環繞琉璃瓦封頂的矮牆,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台基。城台的總面積達4800平方米,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百級供上下城樓用的梯道,俗稱馬道。還有5個拱形門洞,中間的門洞最大,高8.82米,寬5.25米,唯有皇帝可以進出。城樓前有外金水河,河上飛架7座漢白玉雕欄石橋,中間一座最寬闊的稱“御路橋”。專為皇帝而設;御路橋兩旁有宗室親王過往的“王公橋”;王公橋左右的“品級橋”是供三品以上的官員行走的;四品以下的官員和兵弁、夫役只能走“公生橋”。公生橋架在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和社稷壇(中山公園)門前。5座內金水橋除有類似嚴格的等級規定外,還表示“萬方來朝”之意。金水河兩岸有兩對威風凜凜的石獅及兩座連同須彌座高為9.57米的華表。石獅系明代永樂年間原物,距今已有500多年。石獅後面兩邊設有紅色觀禮台,台前東西各築花壇,游人們常在這裡駐足觀景。華表上滿刻著盤龍與雲朵,巨柱頂端加上了雲板、承露盤並蹲坐著石獸,此獸有注視皇帝出入之意,因而人們把前華表上兩只背北面南的石獸叫“望君歸”;把後華表上兩只背南面北的石獸稱“望君出”。
天安門的歷史沿革
追溯天安門的歷史,不能不提到古都北京的歷史與演變。天安門和北京的每一處古城垣一樣,無不在歷史的長河中烙下深深的印記。
北京,唐為幽州,遼為燕京,金代為中都城,元代改為大都,明、清稱北京。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上,先後有燕、前燕、大燕、遼、金、元、明、清八個朝代以北京為都城。各個朝代在北京大興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築。最早對天安門建築有間接影響的是元代的元大都。
元中統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於開平府(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部)。公元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為大都。元大都從1267年開始興建,到128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18年之久。元大都放棄了金代以前的都城舊址(今北京城西南部的蓮花池以東一帶),使北京城搬了一次家。這是一個很規整的城市,略呈長方形的大都城,南牆位置在今長安街南側,北牆在今德勝門和安定門以北的北三環路附近。現在那裡還存有斷斷續續的土丘,被稱為土城子,就是元大都最早的北城牆。大都城從裡至外分別是宮城、皇城和大城。大城周長60華裡,有11個門。南面三門:正中為麗正門(今正陽門),東為文明門,西為順承門;東面自南而北是齊化門、崇仁門、光熙門;西邊自南而北依次是平則門、和義門、肅清門;北面只有兩座城門,東為安貞門、西為德勝門。皇城的南門叫靈星門,在今午門一帶。靈星門與麗正門之間有一“T”形宮廷廣場,後來明清兩代的宮廷廣場基本沿用其舊址,並在中間建造了
天安門。元大都城牆四隅均有角樓,城外設有墩台,城內宮殿在前,坊市在後,50個街坊星羅棋布。當時,有一位名叫馬可·波羅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來到中國,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麗堂皇的宮殿和景色優美的花圃後,大為贊歎道:“城是如此美麗,布置如此巧妙,我們竟是不能描寫她了。”他後來寫的《馬可·波羅游記》,因有大都城的記述,而使這座古城得以傳播,名揚世界。元朝雖未建造天安門,但它另擇新址的建築格局以及元故宮、宮廷廣場的定位,卻使明代始建天安門具有了可行性。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元朝統治被推翻,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同時,明大將徐達統率軍隊攻克元大都,更名為北平。此時,明朝統治者對元大都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尤其是將元大都的精華——元故宮盡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氣”,致使當年金鋪朱戶、丹楹藻繪、輝煌至極的元宮城蕩然無存。公元1398年,朱元璋駕崩,其孫建文帝繼位。這時,在明朝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一場爭奪皇位的戰爭。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奪得皇位,登上皇帝的寶座,從燕王變成了明成祖,並於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將北平改稱北京,暫稱“行在”(皇帝在外時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就位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決定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他的“龍興之地”北京。他之所以要遷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於北京“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南襟河濟,北枕居庸”,“關口不下百十”,“會通漕運便利,天津通海運”的優越地理位置。此外還在於為了控制北方和東北地區,以維護全國的安定。於是,在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便分遣大臣赴各地督民采木,燒造磚瓦,並征發各地工匠、軍士、民工,開始了營造北京的籌備工程。永樂十五年(1417年),大規模營建北京的工程正式開始,至永樂十八年(1420年)方告完工,永樂十九年(1421年),朱棣頒诏正式遷都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礎上,吸取歷代都城規劃的優點,又參照南京規制營建而成。“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阙,規制悉如南京”。實際上,北京新建的宮殿比南京的更加壯麗。它外城包著內城南面,內城裹著皇城,皇城又包著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內城基本亡取元大都舊址,明初北牆向南移五裡,至今德勝門、安定門一線,後又將南城牆向前推移到今正陽門一線。內城有九門,正南為正陽門(即元代麗正門);皇城在內城中央,共有六門:東有東安,西為西安,北為北安,廣場南側為大明門,承天門左為長安左門,右為長安右門。宮城又稱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門:南為午門,北為玄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由於南城牆向南拓展,皇城與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今天所見的位置即長安街北側。皇城的中門,根據明南京城的名稱改稱承天門(今天安門),承天門內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門。宮城南移到現在紫禁城的位置,正門由元代的靈星門改稱午門。
在營建紫禁城的同時,又利用午門前方的中心御道左右兩側,按“左祖右社”規制建造了太廟和社稷壇兩組嚴格對稱的建築群。此外,在承天門(清代改稱天安門)前開辟一個“T”字形的宮廷廣場,廣場東、西、南三面都修築了宮牆,使廣場封閉起來,並在東、西兩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開一門即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和正南方的大明門(清代改稱大清門)。
承天門屬皇城中的重要建築。承天門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時,只不過是一座黃瓦飛檐的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懸“承天之門”匾額。承天之門寓有“承天啟運”和“受命於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於天”的,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為尊。
明天順元年(1457年),承天門遭雷擊起火被毀,當時沒能立即恢復,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才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門的形制。此後,明代180年間雖有修建,但都未作較大變動。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占京城,承天門又毀於戰火。清/頃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令大規模重建並更名承天門為“天安門”。後來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1952年的兩次大規模修繕,1970年的重修,基本保持了順治時改建的形制。1970年重修後的天安門比原來的天安門高了83厘米,通高為34.7米(原高為33.87米)。
從天安門這座古老建築500多年的歷史軌跡中可知,天安門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象征,是目睹封建王朝興衰更迭的歷史見證人。
而如今只要有機會,你隨時都能登上這座城樓,去眺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在晴朗的天宇下,城樓上有黃色琉璃瓦閃耀著燦爛的光輝,朱紅的柱子和城台,白色的華表、石欄桿、石獅子,金水橋一一浮現。碧水青天,丹牆綠樹,石欄黃瓦,畫梁朱柱,色彩豐富,輪廓美麗,宏偉端莊。站在城樓上,放眼望去,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這些氣勢軒昂的現代大建築豎立在寬闊的廣場上,使廣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氣象,莊嚴的布局、磅礴的氣勢,會使每一個中國人油然而生自豪之情。歷史的回聲仿佛還在回響,歷史的步伐依然在前行,雄偉壯觀的天安門同共和國一道迎接著一個又一個新的黎明。
毛主席畫像的繪制者
為保持毛主席畫像的色彩效果,使毛主席的光輝形像永遠留在億萬人民心間,每年國慶節前夕,天安門城樓的毛主席畫像就要更換一次,由畫家重新繪制。
1949年,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是帶八角帽的毛主席畫像,由原國立藝專實用美術系周令钊主畫,陳若菊(周令钊愛人)協助繪制而成。1950年改用毛主席正面、短發穿綠呢上衣照片,由北京市人民藝術工作室辛莽主畫,左輝、張松鶴協助繪制而成。1953年至1964年改用只露左耳的側面像,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張振仕繪畫。1965至1968年繼續使用側畫像由北京市美術公司王國棟繪畫。1969年後改用新華社發表的正臉標准像照片,由北京市美術公司王國棟、陳永貴各畫過幾次。1977年至今一直由該公司著名畫家葛曉光擔任毛主席畫像的繪制工作。
說起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葛曉光感觸頗深,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畫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像,是一項政治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既榮耀又嚴肅認真的事情。需要有深厚的繪畫功底和娴熟的專業技能。它與一般室內創作相比,在其表現方法、材料選擇、顏色調配等方面都不大一樣。畫出的毛主席像,要使人們在金水橋、旗桿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不同位置的正面和側面,都能看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在春、夏、秋、冬四季均能保持整個畫像的色調和諧與舒適。還要考慮到畫像周圍的色彩、空間、氣氛、對人物的理解等因素,要求在五官等重要部位必須以精湛的技藝按照程序一次繪畫成功。“要知道,畫像一出手,面對的是億萬人民,容不得半點勉強。”畫家要在有3人多高的畫像板上畫毛主席像,不但要有良好的技能,還要有強壯的體魄。因為有時畫家要在處理主要部位時需連續工作幾個小時。以前畫像時要在搭起的架子上繪畫,上上下下不知要多少次,後來改為使用自動升降架。繪制工作一般在每年8月中旬開始,9月下旬完成創作。此時正是高溫時節,畫家在高溫的棚子裡工作,常常是汗流浃背,一筆一繪注入了對領袖的無限深情。主題繪畫完成後,中間需要幾次上色,直到畫像產生出最佳色彩效果為止。天安門前日日迎朝陽,毛主席畫像天天掛城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每天仰望矚目這幅畫像的游客也堪稱世界之最。
天安門城樓正中的毛主席畫像
天安門城樓正中門洞的上方懸掛的是各族人民最敬愛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彩色巨幅畫像。畫像板外框高6.4米,寬5米,框心畫像高5.8米,寬4.4米。不管你站在畫像前方哪個位置,毛主席那莊重而慈祥的面容都會注視著你。每一位來天安門廣場的人,無不親切地走近毛主席畫像前端詳、凝視、拍照,留下美好的回憶和紀念。看到這幅毛主席畫像,人們就會想起1949年的開國大典,仿佛聽到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洪亮聲音。
1949年開國大典懸掛的毛主席畫像與現在不同。那時,懸掛的是一幅頭戴八角帽,身穿粗呢子制服在解放區最流行的一張毛主席畫像。畫家們懷著對領袖的無限熱愛,從新華書店買來一張宣傳畫作參考,經過緊張、認真、仔細的繪畫,終三在開國大典之前,將毛主席畫像掛在了天安門城樓上。周恩來同志對慶典的各項准備工作非常關心,他在10月1日清晨最後察看天安門裝飾工作中,發現畫家們把宣傳畫下面標有“毛澤東”三個黑體字也一同描寫在了畫像的下方。周恩來看後感到這樣不妥,並說:“毛主席那麼不謙虛,還自己喊自己毛澤東。”要求趕快采取措施把三個黑體字塗去。
此時,離慶典活動還有幾個小時,要想把巨幅畫框取下來再作處理已來不及了,畫家們急中生智,立刻爬上工人們搭起的高高腳手架,用灰藍色顏料把畫像下面的白邊連同黑色的字體塗成中山裝的顏色,又在延長的身體部位的服裝上加了一個扣子,使其協調而不失比例。這就是城樓上懸掛的第一幅毛主席畫像。
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按慣例在每年的國慶節前更換一次。畫像至今已換版四次。第一版為1949年開國大典懸掛的頭戴八角帽的毛主席畫像;1950年至1952年懸掛的毛主席正面短發穿綠呢上衣的畫像為第二版;1953年至1968年懸掛的是毛主席側面像為第三版。1969年至今懸掛的是第四版毛主席正面像。
從1971年起,更換城樓正中的毛主席畫像的任務,一直由北京市建築總公司五建公司擔任。每次從搬運到懸掛工人們都格外謹慎,從公司抽調來的30個身強力壯的工人來到天安門院內畫像棚,先用繩子經棚頂上的滑輪吊起一噸多重的像框,十幾個人托起框底,卡車倒進棚裡,裝上車後在人的指揮引導下,運到城樓下,再用吊車吊起,換下懸掛了一年的舊畫像。據該公司的李貴友老師傅介紹:“原來參加搬運主席像的人都要經過嚴格的政治審查,1985年後政審雖然取消,但在每次搬運時,單位都要先給工人開會,講搬運毛主席像的重要性。”這些年來,該公司出色地完成了懸掛毛主席像的任務。
1994年前的毛主席畫像板是由21塊五合板和鋁板制成,不僅易變形翹角,且影響畫像整體效果。1994年國慶45周年時,在大規模粉刷、裝飾天安門城樓的同時,對天安門城樓中央的毛主席畫像板也進行了更換。更換後的畫像板為一整塊采用新工藝研制而成的平面玻璃鋼,彌補了以前的不足,增強了畫像效果,使毛主席畫像更加光彩奪目。
五十年代,每逢“五一”、“十一”節日時,城樓正中懸掛毛主席畫像,廣場東側豎立馬克思、恩格斯畫像,西側豎立列寧、斯大林畫像。“十一”國慶節與“五一”勞動節不同的是在紀念碑北側增設孫中山畫像,與城樓正中毛主席畫像相對,掛像時間為節日前後一周。
“文化大革命”期間,天安門南、北兩面及端門南北兩面均掛有毛主席像。1975年將天安門北面和端門南北面毛主席畫像撤除。
1980年,根據中央“關於堅持少宣傳個人的幾個問題”的指示,天安門廣場只保留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畫像,今後在必要的時候才懸掛馬、恩、列、斯等導師的畫像。1989年4月,中央決定對節日禮儀活動進行改革。此後,“五一”勞動節和國慶節期間,天安門廣場只豎立孫中山先生畫像,不再豎立馬、恩、列、斯等導師畫像。中央作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節日期間主要都是懸掛本國民族英雄的畫像。孫中山是中國近代革命的先驅,毛澤東主席為首的中國GCD在中國近代長期的革命斗爭中,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我們在乎時懸掛毛主席的畫像,在“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期間,擺放孫中山的畫像。不再豎立馬、恩、列、斯的畫像,絲毫不意味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有何變化,我們的立國之本是四項基本原則,毛澤東主席的革命實踐活動和毛澤東思想本身就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
天安門城台兩側的巨幅標語
在天安門城台毛主席巨幅畫像兩側,有兩條相互對稱字數相等的巨幅橫標。標語長30米,寬2.2米,木質結構,西側內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東側是“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橫標布置在城樓正面上方,不僅僅在於它的裝飾性,更重要的是使這座古老的建築具有了時代特征。
天安門城樓兩條橫標,是1949年開國大典時,由兩位日本美術家小野和森茂設計的。他倆於1945年在我國張家口加入了八路軍,後分配到華北軍區宣傳部“抗敵劇社”。開國大典時擔負了裝飾天安門的主要工作。橫幅采用了我國傳統的楹聯對稱形式,底為紅色,字、外框均為白色,且字與框凸出牆體。這一富於變化的設計,使整幅標語既大方,又具有立體的美感。那端莊勻稱秀麗而又醒目的宋體字出自於鐘靈的手抗戰時期,鐘靈當過延安俱樂部的主任,這一職務幾乎使他成為專司往牆上刷大標語的人。他的書法好,尤其擅長美術字,特別適合刷寫宣傳大標語。傳說延安城牆上的標語幾乎都是他寫的。當年,毛主席在延安居住散步時,看見土牆上有一幅標語把“工人”的工字中間的一豎拐了個彎,把“人”字的一捺加上了三點,因此把它作為“黨八股”的典型事例寫進了文章:“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學士的學生是無疑的了……。”
最初天安門城樓標語內容是繁體大字,醒目端莊,雄勁美觀。繁體字改為簡體字是在1964年“五一”前夕。我國1956年開始簡化漢字,推廣普通話,制定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1964年國際勞動節,天安門兩側標語上邊的繁體字“華”、“國”、“萬”、“歲”、“團”全部改成了簡體字。1970年天安門重建,大標語由原來木制改成金屬制造,標語邊框去掉了花紋,並改成米黃色。
現在,人們看到的城樓兩條橫標內容與開國大典時的內容略有不同。開國大典時,內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是由當時的新聞總署署長胡喬木同志擬定的。1950年國慶時,又經胡喬木同志建議,把天安門東側的“中央人民政府萬歲”換為“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西側內容未動。對於東側標語的改動,胡喬木同志這樣解釋道:天安門上的兩條標語,一條寫“中國”,一條寫“世界”,既有民族意義,又表達了國際主義精神,無論何時都是適用的。這精辟的注解,顯示出中華民族的博大胸懷,這深刻的內涵,蘊含著東方巨龍致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信念。
天安門上的大紅燈籠
在重要節日和國家慶典時,天安門城樓上懸掛大紅燈籠,已成為慣例。八個大紅燈籠高懸於天安門城樓上,為節日的首都增添了喜慶祥和的熱烈氣氛。
1994年9月以前,每逢節日及大型慶典,天安門一直懸掛著開國大典時啟用的特大型燈籠。每個燈籠高2.23米,周長8.05米,重約80公斤。長年來,該燈存在體積大、懸掛費力、存放困難等問題,且外觀紅紗布每隔二三年因褪色就要更換一次。
1994年9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5周年,天安門城樓修飾一新,同時,城樓上四對巨型舊燈籠也隨之光榮退役,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鋼結構折疊式新型燈籠。這種新式燈籠是由北京市第一房屋修建工程公司下屬的設備安裝公司於建國45周年前夕研制成功的。新燈籠是一種折疊式可收縮燈,較過去舊燈籠相比,具有便於運輸、吊掛、收存三大特點。燈籠的外觀大小未變,但收縮後僅為原燈籠的十分之一。該燈籠采用新型彈簧鋼片材料制成,重量稍大於舊燈籠,但卻解決了舊式燈籠隨風搖擺時可能帶來的危險。
退役下來的舊燈籠在當初是怎樣制作並懸掛於天安門城樓上的呢?1949年國慶大典前夕,周恩來同志把設計和布置天安門城樓的任務交給了華北軍區政治部的“抗敵劇社”(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前身)。當時,團裡有兩個日本美術專科學校的畢業生。一個叫小野,另一個叫森茂。1945年,他們與一群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青年·逃出北平,在張家口加入了八路軍,被分配到“抗敵劇社”作舞台美術工作。解放區的藝術熏陶和長期的舞台美術創作實踐,使他們成為當時華北軍區中出色的美術家。於是,團裡就把天安門的裝飾設計交給了他倆。小野和森茂吸收了大家的合理意見,僅一個星期就畫出了20張草圖,大家對草圖又進行了反復推敲和篩選,最後轉呈給日理萬機的周總理審批定稿。
周恩來同志很關注此事,仔細察看了每張草圖,當看到十根廊柱間畫有八盞太陽般的燈籠設計時,臉上露出欣慰笑意,立即指示華北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張致祥務必在國慶大典前掛在天安門城樓上。
張致祥和文工團舞美隊的蘇凡倆人跑遍了整個北京城,也沒有看到這麼巨大的燈籠。離慶典僅有10天時間,大家心裡很是著急,這時只見小野思索半晌說道:“北京城雖無這麼大的燈籠,但不是有小燈籠嗎,找個扎燈藝人來,大燈籠和小燈籠還不是一個做法。”一句話提醒了大家,蘇凡直奔故宮,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浩如煙海的清宮檔案中,還真記載著一位健在的扎燈老藝人。他們根據提供的地址,在前門外尋到了這位姓尹的老師傅,請他“出山”。老藝人看了設計圖,又到城樓現場看了後說道:“這麼大的宮燈,我這一輩子別說做,見也不曾見過,讓我做,可以,不過我有個條件,這幾個燈籠,我得找我的徒弟來一起做,而且只能在天安門城樓上做,不然,做成了也抬不上去呀!”老人帶著兩個徒弟和兩個日本美術家,一起在城樓上整整苦干了三天三夜,終於提前兩天完成了大紅燈籠的制作。十幾名戰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幾個巨大的“太陽”燈籠掛到城樓十根廊柱之間。鮮紅的燈籠映照著每個人的笑臉,映照得天安門金碧輝煌。
如今,與共和國走過45個春秋的舊燈籠光榮退役後,分別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中國革命博物館等有關單位保存和收藏。
天安門的設計者
天安門城樓的建築風格和裝飾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設計者蒯祥生於明初洪武年間,江蘇省蘇州府吳縣香山人。其父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工匠。蒯祥深受父親的影響,30多歲即“能主大營繕”,是位造詣很高的木匠了。
《憲宗實錄》記載,蒯祥“一木工起隸工部,精於工藝”。永樂十五年,明成祖蛛棣重建北京城時,蒯祥同大批能工巧匠一起被征集到北京。由於他技藝超群,在營造中充分發揮出建築技藝和設計才能,很受督工(建築師)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皇宮宮殿落成,蒯祥便被提升為工部營膳所丞。
在北京宮殿的營建中,先後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工匠。除工於設計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楊青(官至工部侍郎)外,還有與蒯祥同時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陸祥等。在宮殿初建階段,蔡、楊二人起了很大作用,但他們當時都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年輕力壯,又工於計算和繪畫,在蔡信、楊青去世後,大量的皇家工程邊都由蒯祥主持。明成化年間,重建承天門時,蒯祥是設計者,並參與了施工。以後,蒯祥還多次負責主持對承天門的修繕。
蒯祥不僅對木工技術純熟,還有很高的藝術天賦和審美意識。據記載,蒯祥能以雙手握筆同時畫龍,合二為一,一模一樣,技藝已達爐火純青。營建宮殿樓閣時,他只需略加計算,便能畫出設計圖來,待施工完畢後,建築與設計圖樣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連明憲宗皇帝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門建築完工後,受到眾口一詞的贊揚,稱他為“蒯魯班”。後來,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職期間,先後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統年間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順年間興建裕陵。“凡店閣樓榭,以至回廊曲宇,隨手圖之,無不稱上意者”。“凡百營造,祥無不與”,《憲宗實錄》中這樣評說。
蒯祥的人品也受眾人稱贊。他官職大了,仍為人恭謙正直,儉樸如初,就連出門也從不坐轎。晚年,他主動辭官隱退,但每當有營造工程向他請教時,他還是熱心指導或親臨現場。蒯祥死於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終年84歲。過去北京曾有一條蒯侍郎胡同,據說他曾在這裡住過。蒯祥的後代子孫大多繼承了他的技藝,直到晚清時,仍有“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說法。
參觀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8:30至17:00(16:30停止售票)
門票價格:成人:15元/人;學生:5元/人,70歲以上老年人:5元/人,現役軍人免費
售票地點:天安門院內售票亭(天安門城樓北面)
參觀注意事項:
1、注意安全,嚴禁吸煙,不准帶包、水和易燃易爆危險品。帶包的同志請您存包處存包後參觀。
2、愛護文物和設備。請勿撫摸,禁止隨地吐痰,保持清潔衛生。
3、大廳內禁止照相,遵守秩序,服從工作人員指揮。
景區服務說明:
1、團隊導游講解;
2、制作登天安門城樓紀念冊;
3、攝影留念;
4、出售旅游紀念品。
交通指南:
公交車:1、4、10、22、37
地鐵:1號線天安門東、天安門西
咨詢聯系方式:
地址:天安門院內西側
電話:63095745
景區服務說明: 1、團隊導游講解; 2、制作登天安門城樓紀念冊; 3、攝影留念; 4、出售旅游紀念品。 交通指南: 公交車:1、4、10、22、37 地鐵:1號線天安門東、天安門西 咨詢聯系方式: 地址:天安門院內西側 電話:6309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