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北京的胡同
大嶺冬冬
一個偶然的黃昏,我走進了北京的老胡同。走著、走著,我恍如步如了古代的風俗畫之中,步如了昨天熱鬧繁喧的遙遠歷史之中,讓我忘記了自己、忘記了現實。我的思想,我的一切都融入了胡同古老的意境之中。
越走越感到胡同的幽長,越走越感到胡同的神秘。深邃的胡同依如古都北京久遠的歷史,依如中國古代韻味無窮的經典文學作品。漫步胡同之中,我仿佛跌倒了,突然拾起了林語堂、老捨、沈從文、周作人等現代作家的作品集,廠甸、琉璃廠、榮寶齋、步瀛齋等一個個熟悉親切的名字,從文字中蹦到我的眼前。我對胡同的深情,也許是從這些經典作品中培育的。北京的老胡同,蘊涵著太深的文化,記錄著太多的故事,留下了太多的記憶。
清末民國之初,中國經歷著一系列內憂外患的煎熬,鴉片戰爭、八國聯軍進北京、西方列強劃分勢力范圍、義和團起義等,讓中華大地處於風雨飄搖、災難深重之中。此時的北京老胡同,一些人在這裡絞盡腦汁、苦苦思索,尋求中國的進步發展之路;一些人在這裡忍受饑寒、度日如年,尋求一碗生存的稀粥;一些人在這裡孤芳自賞、明哲保身,躲進小樓管他冬夏與春秋;一些人在這裡花天酒地、醉生夢死,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奢靡生活………北京的老胡同是一部情節曲折的影視劇,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縮影。憂患與滄桑、困苦與孤寂,盡在幽深的胡同之中。很深的思想,很久的往事,很多的感慨,盡在這狹窄幽長的老胡同中。
北京的老胡同中隱藏著許多名人故居、文化遺存,這裡留下了名人們成長的影子,留下了許多文化活動的痕跡。一幢普通的老房子、一棵枝繁葉茂的古樹等也許就記錄著一段滄桑的歷史,一段精彩的趣聞轶事,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典故。胡同讓我們想起了許多陳年往事,想起了曾經發生的一個個動人故事。徜徉胡同就是徜徉文化,漫步胡同就是追尋思想,撫摩老房子就是撫摩滄桑的歷史。老胡同是歷史與現實交流的媒介,是對一段歷史的诠釋,一種生活的展示,一些人的懷念,一些事的追憶。依照胡同的歷史坐標,我們能夠找到昨天遺失的許多珍貴東西;依照胡同耐心的提示,我明白了史書中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胡同成熟著我、豐富著我、提高著我。心中的疑惑解開了,思緒的迷霧散去了。
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外們,不願去看林立的高樓,不願去看寬闊的馬路。他們卻不約而同地走進了這一條條曲折幽深的老胡同,這裡讓他們興趣大增、癡迷陶醉,讓他們領悟了中國古代老百姓灑脫悠閒、文明高雅的生存方式,領悟了中國久遠的歷史、廣博的文化。看著他們比比劃劃不停地伸出大拇指的真誠,看著他們童心煥發處處好奇的樣子,看著他們深沉驚詫的目光。許多中國人感動了,我就是被感動得眼睛有些潮濕的一個。
老北京有著太多的文化遺存,然而歷史卻給我們留下了永遠的遺憾。由於我們的愚昧狹隘、短視偏見,使莊嚴神聖、規模浩大的北京城牆說推就推了,文化底蘊深厚的一幢幢名人故居說扒就扒了,濃縮著宗教文化經典的一座座古寺說拆就拆了,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說砸就砸了,一位位文化精英說烘就烘走了……一絲憂傷,一絲惋惜,一絲煎熬籠罩我的思緒。若今天我們能夠登上老北京高大的城牆,能夠見到更多的名人故居、歷史遺存等等,那該是多麼惬意的一次文化交流啊。
歷經歲月的風雨,北京的老胡同大都已消失了, 能夠留下的老胡同也不多了。眼前的這些老胡同躲過了一次次硝煙彌漫的戰火,躲過了一次次城市現代化的改造拆遷,躲過了“大革命”“破四舊”中愚昧無知的狂熱。這些老胡同能夠留下來,實在是不容易。漫步胡同裡,撫摩著粗糙的青磚,看著片片灰瓦,感受著古典的寧靜、詩意的滄桑,心靈融入了遙遠的歷史。我珍惜與胡同短暫的情緣,更珍惜一次次與歷史遺存有緣的相識。
胡同中的一些老房子有些頹敗了,房上的青瓦有的裂紋了,有的碎了,如同飽經滄桑的老人。我想起一幢幢消失的老建築,一座座消失的古城。也許老胡同最終抗拒不了自然規律,也許老胡同有一天會真的徹底消失。時光荏苒,生命短暫,該抓住的一定要抓住,該珍惜的一定要珍惜,盡量少留惋惜和遺憾。這是我在胡同裡的感受,也是我對自己的告誡,對朋友的真誠告誡。
天越來越暗了,街燈一盞盞亮了,胡同裡游人也越來越多了。我多想再呆一會兒,再感悟感悟,再走走看看。然而我不得不走了,明天我將告別老胡同,告別這座千年古都。留戀中告別,意猶未盡中離開,也許更有回味、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