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雍和宮的“打鬼“,老北京人幾乎無人不曉。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底,雍和宮內人頭攢動,爭睹這一“打鬼“的場面。其實,“打鬼“乃京城百姓的俗稱,藏語稱“羌姆“,蒙古語稱“布扎克“,學名叫“金剛驅魔神舞“。由於今年沒有正月三十,因此“打鬼”儀式放在了正月二十九。昨天有幸來到了雍和宮目睹了這一藏傳佛教文化的魅力,到雍和宮,觀“打鬼”。這一儀式是在西藏土風舞的基礎上,吸取了本教儀軌和印度瑜伽宗面具舞的某種形式而成,為藏傳佛教的一種密乘儀式舞蹈。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一藏傳佛教文化的魅力。
雍和宮p1.“打鬼”的歷史悠久,公元八世紀初,此儀式即在雪域弘傳。
雍和宮p2.下面按儀式次序與大家共同分享。
雍和宮p3.儀式開始,一隊喇嘛各持樂器從那個通道走向舞台,有镲,有鼓,還有那種超長的號。
雍和宮p4.這一儀式在明朝末年傳到北京。至清代,皇宮中正殿和許多藏傳佛教寺院每年均要舉行這一儀式,旨在驅除邪惡,祈願天下太平。
雍和宮p5.在清代,雍和宮“打鬼”的扮飾者不全是本寺的僧人,還有京城各藏傳佛教寺院中挑選出來的僧人。
雍和宮p6.到1957年,雍和宮的“打鬼”的規模很大。
雍和宮p7.後一度中斷,1987年,這一古老的宗教舞蹈重現雍和宮。
雍和宮p8.隊伍靠後邊有一位歲數較的喇嘛,手裡搖著鈴铛,超儀式主會場走來。
雍和宮p9.高僧參加儀式。
雍和宮p10.儀式正式開始四個打扮成四大天王抱著各自的法器坐在舞台四角的四把椅子上。
雍和宮p11.“六子戲彌勒”有頭戴大頭娃娃舞頭盔的人走出來。
雍和宮p12.儀式共六部分。一、綠度母獻神飲:有一個年輕的喇嘛穿綠色的衣服,一手拿著一把彎曲的匕首樣的刀揮舞,一手拿杯子。一個喇嘛往杯子裡放紅球,另外的喇嘛幫他到了些水在杯子裡。
雍和宮p13.然後綠衣舞者把水和紅球潑在舞台上,然後又重復了兩次。
雍和宮p14.二、阿雜日:系古代西域的游方僧和印度瑜伽咒師,或稱來藏弘法的譯師和高僧。他們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雍和宮p15.三、好邁:系蒙古語。舞者頭戴骷髅面具,身著白色短衣和緞褲,腰系紅帶,足著白色繡花鞋,手執彩色相間的木棒。他們象征閻王的使者。
雍和宮p16.他們有節奏地舞蹈,要將魔障辨認出來,驅滅降服。此舞體現了因果論這一法則。
雍和宮p17.四、地獄主:又名“降閻魔尊”,為文殊菩薩的化現。舞者戴牛首面具,手執絹索和棒。
雍和宮p18.舞蹈動作铿锵有力,那勇猛精進、懲惡揚善的氣勢盡現於舞台之上。
雍和宮p19.五、屍陀林主:又名墓葬主,還說是勝樂金剛之神變。舞者面具兩側飾有五彩冠翅。
雍和宮p20.他們做飛舞狀,動作輕盈、快活。其意為在眾護法、菩薩的協助下,終將魔障捉到。
雍和宮p21.六、牛、鹿面神:舞者頭戴牛首和鹿首面具,分別身著藍、黃二色繡花緞袍。寓意他們是地獄主的侍從,為驅除一切魔障和人世間的煩惱而盡興狂舞。
雍和宮p22.儀式結束在鼓樂聲中,眾僧經長長的甬道來到置了以干高粱秸搭起的柴堆旁。
雍和宮p23.結束時走出主會場的通道。
雍和宮 雍和宮p25.住持帶領眾僧誦經,隨後,將巴凌尖端對外,猛地投入點燃的熊熊烈火中,意為將“我執”投入火中燃燒,使之達到圓融無礙的大自在境地,或者說惡魔被徹底殲滅,從此天下太平。
雍和宮 雍和宮p27.幾張花絮。
雍和宮p28.發幾張剛著裝好的舞者進入後台時的景象。
雍和宮 雍和宮 雍和宮 雍和宮 雍和宮p32. 藏傳佛教文化正月三十“打鬼”的傳說:“打鬼”的歷史悠久,公元八世紀初,印度高僧蓮花生應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的邀請,入藏弘法,倡建桑耶寺,教授藏族弟子學習翻譯之學。從那時起,此儀式即在雪域弘傳。關於其來歷,還有一段趣聞:話說唐代開成三年(838年),吐蕃朗達瑪殺了其兄賢王,後自立為贊普(即國王),並一反其兄所為,大興滅佛之事,毀寺院、殺僧侶、焚經典,強迫僧眾還俗。後來,吐蕃有一名叫拉隆巴勒道爾吉的僧人,決心要除掉朗達瑪。此僧先將一匹白馬用木炭塗成黑色,身著白裡黑面的舞衣,暗藏袖箭,前往拉薩。在朗達瑪觀賞舞蹈時接近其身,將其射死,然後乘馬出逃。當馬涉水過河時,身上的炭色脫落現出白色,拉隆巴勒道爾吉又將舞衣反穿,白裡朝外,黑人黑馬頓時消失,追趕的武士被迷,只好作罷。由於此僧人當時跳舞身著黑衣,故稱黑衣舞。為紀念他刺殺朗達瑪以振興佛教,西藏、青海等地的寺院都要舉行“善願日”,並跳黑衣舞以示慶祝。(摘自網絡)
雍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