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遺跡位於房山周口店鎮龍口村的雲峰山下。這裡曾埋葬著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十七位皇帝、後妃和諸王。陵界氣勢恢宏,主陵背靠海拔近八百米的雲峰山,一峰三頂分布著九條脊溝,當地人稱這裡為九龍山。金陵是中國史上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區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帝王陵,比明代的皇家陵寢十三陵還要早。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1150年金朝第三代皇帝海陵王完顏亮入關後,在幽州建金中都後決定在此造陵,把東北的祖墳遷到這裡。明朝建立後,後金崛起,努爾哈赤統一了東北,威脅了明朝的統治。薩爾浒一仗明軍兵敗如山倒,熹宗朱由校聽信術士之言:後金“王氣太盛”與金陵風水相關。帝遂命劈山、挖洞、毀陵,拆盡殿宇,斷後金氣脈。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清朝入關後,順治初年為恢復金陵,陵寢設置了守靈戶。康乾兩朝又命修葺了金太祖、金世宗的享殿、陵垣,並御制了碑文,逐漸恢復了一些舊貌。道光年間,二品大員金人後裔麟慶所著的《鴻雪因緣圖記》中有一篇游記和附圖,描述了當時金陵風貌和拜陵的見聞。當時金陵周圍樹木繁茂,植被茂密,溪水清澈。還有羚羊老虎等大型野獸出沒。圖中陵園中享殿,碑亭,圍牆,神道歷歷在目。陵寢之地還被收入金代的燕京八景(分別是: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道陵蒼茫、薊門飛雨、西山積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民國後,陵園失修荒蕪,人為破壞嚴重,陵園變成殘垣斷壁。上個世紀80年代末,考古專家開始調查金陵遺址,2002年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一年多清理發掘,發現了石椁墓,出土四具石椁,其中的雕龍紋、鳳紋的漢白玉石椁為國內首次發現。根據史書及文獻記載,金陵主陵區內埋葬了五代帝王,即太祖、太宗、德宗、睿宗、世宗。專家初步判定該墓坑在遺址中軸線上,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睿陵。 金陵地宮內發現的兩件石椁:“正中偏北為完顏阿骨打的漢白玉雕龍石質殘椁,石刻蓋板剔刻有團龍紋,正面則剔刻著團龍流水紋,椁底殘留著墨地朱紋金線勾雙龍戲珠紋。這具石椁的旁邊,是一具保存完好的漢白玉雕鳳紋石椁。鳳紋石椁,椁蓋、椁身均為整塊石雕鑿而成。椁蓋呈長方形頂式,雕刻纏枝忍冬紋,四角刻卷雲紋,中間為雙鳳紋填金。這具石椁內有一具木棺,內有人骨和隨葬的金絲鳳冠和雕鳳鳥紋玉飾件”。這具雕飾鳳紋的石椁,專家初步認定為“國內首次發現,應為皇室專用”,是金太祖正妻——即皇後的棺椁。(見2003年9月6日《北京晨報》) 神道欄板雕刻精致的龍紋和牡丹紋,神道方向正對雲峰山巅。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一段保持原貌的御道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地宮的挖掘保護大棚正好開著門,幸運地進去一看。問了才知道:這幾個棺椁是復制的,真的已放在首博。(見文末照片)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房山金陵遺址睿陵墓坑保護大棚外的睿宗墓陵碑
房山金陵遺跡轉發:
房山金陵遺跡房山金陵遺址上唯存的石像生殘件
房山金陵遺跡房山金陵遺址的斷壁殘垣
房山金陵遺跡房山金陵遺址倒在地上的石碑,碑文模糊不清,難以辨認。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金陵遺址旁的路上,豎起一座新建的、不知什麼時代風格的石牌坊。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轉發:網上找到的照片
房山金陵遺跡 房山金陵遺跡版權聲明: 本博主允許轉載和使用照片。但是,您轉載和使用圖片時,請注明本文作者及出處。
房山金陵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