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爨底下村,是我們此次自駕游的最後一站。 去年的7月31日至8月15日的旅行,歷時半月。可由於俺的懶散,使得這塊平台上的草有著長高的節奏,今突發奇想來鋤草,將最後一站的博文發上來,心裡也就舒坦了許多。 在北京古老的土地上,有一座風貌古樸幽靜、個性鮮明的古老山村。它就是靜靜隱置於京西深山峽谷之中的“古村文化明珠”爨底下。 爨底下的“爨”字,共有三十筆,發cuàn音,為了方便記憶可拆開說: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面加火燒,大火燒林,越燒越興,豈不很熱,而爨底下人全姓韓,取諧音(寒)則為冷意,冷與熱在五行之中可以互補,宇宙萬物有天就有地,有日就有月,有男必然有女,有冷就得有熱,故而爨底下村在歷史上曾輝煌過。 這天我們來到爨底下,領略了這塊風水寶地。 爨底下村位於京西山區深山峽谷中。川底下村現保存著500間、70余套明清時代的四合院民居。整個村莊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坐落在北側緩坡之上,依山而建,層層升高,村上一條蜿蜒東西走向的紫石、青石砌成的小巷,看去幽雅漂亮。村分上下兩層,高低錯落線條清晰,被稱為北京地區的“布達拉宮”。 明天就要回到我們居住的城市,在這短短的一天裡,還是讓我們放松心情、四處轉轉、拍拍照片,體驗這裡的民風民俗。夜晚住在農家,飯時叫上幾盤山珍野菜,再來上一瓶白牛二,豈不是悠哉悠哉……
爨底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