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朱家角之大觀,在放生橋一景,果然如此。進村沒幾步,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座“滬上第一橋”,竟比想象中更有氣勢,橋面非常寬闊,走在橋上,感覺橋雖高大,但並不陡,原因是它的每塊石階都做得比較薄,走起來不用抬高腿那麼費勁。橋側石縫中嵌著的四株石榴,可比峭壁之青松,令人不得不感歎生命的頑強。石榴枝上還掛著數枚青澀果實,若到了秋天,定是火紅可愛。
幕名“一亨面館”的鳝爆面而去,卻不料面館已改行餐館。無奈之下覓得一靠河岸的小桌,點上三五小菜,一瓶啤酒,對酌著看河景。上菜速度還算快,只是,除了特色醬爆鳝絲(炒得特別清嫩爽口),其他菜的“性價比”不高。若論情調,時值午餐時間,河岸餐館皆是人頭濟濟,河中卻偶爾才有船劃過,於是乎,此岸人望彼岸人,彼岸人望此岸人,僅此而已。
飯後出門便是著名北大街,鱗次栉比的小店,賣著雷同的商品:扎肉和粽子的香味溢滿整條街,煮藕的鍋裡糖水懶懶地翻滾著冒泡,紅得透明的蹄胖還滴著油,都打著百年老店的旗幟,叫人都不知如何取捨。最後還是在網友推薦的那家粽子店買到了栗子棕,果然料足!涵大隆醬菜鋪裡基本都是我們常見的醬菜,沒大意思,倒是見到一種用箬殼包的乳腐,據說裡面還有一層火腿肉裹著,於是欣然解囊。
走過紅色的古廊橋,腳下的木板間有縫隙,可以看到綠色的河水,頭頂的青瓦可以遮擋細雨,感覺放生橋開闊、講的是氣勢;廊橋幽靜、講的是實用,若把放生橋比作堂堂七尺男兒,此橋便是悠悠小家碧玉。
過橋便到了城隍廟。廟裡的香火清淡。六十甲子殿裡,可以找到自己屬相的神仙,蠻有意思。大殿裡空蕩蕩,與一般廟堂無異,左右兩側各有一鼓一鐘,供人擊打祈福。其余收費項目眾多,僅作娛樂而已。
相比之下,圓津禅院的生財之道更能讓人接受。進門便有導游小姐熱情講解,而後我們被帶到一間小禅房,一位據說是遠道而來的高僧在裡面敲著缽盂,念了一通經文,並繞著我們轉了三圈灑聖水。法事完後,捐些小錢作香火費,又在大殿燒了把香還願,不貴,但買個舒心。然後上到翠微閣頂樓,可見水鄉全景,很適合攝影。花五塊錢可以撞三下鐘,鐘聲缭繞在樓上,久久不散,守樓的小和尚長得很干淨,一個人默默坐著讀經,毫不理會鐘聲。
朱家角的園林很別致,剛進門你一點都看不出裡面有多大,直到轉過兩個正廳才會為眼前的宅院所驚歎。沒有豫園那麼考究,但麻雀雖小,五髒具全,每樣東西都有一種鄉下姑娘的樸素美。亭台樓閣、水榭橋廊,一應俱全。腳踩在木樓梯上,發出的那種空洞的聲音,一下下地敲打著神經,令人想起幼時外婆家的樓梯,仿佛一下子已跌回到童年的回憶中去了,置身此地便很自然地拋開了都市的勢利和煩躁。
出課植園,天色已晚,沿著並不喧鬧的青石板路慢慢往回走,兩邊刷得粉白的牆已蒙上些暮色,小雨即停,傘也可以收起來了,於是感覺弄堂不似先前這麼狹小了。望向兩邊深巷內,青苔牆,竹制小凳,看著14寸小彩電的平常人家裡傳出撮麻將聲,這種寫意的情調才是真正的水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