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我介紹,我是浙江人,求學與上海,最後留在上海,成為所謂外來引進人才,混了個上海戶口,在上海生活了8年,談過3個上海女朋友,分別屬於上海上層(有錢有地位的土生土長的家庭,住地段屬淮海路)、中層(教師家庭,屬新興小區中原)、下層(弄堂出來的),因為同居過,也知道上海女人對男人的看法。因為工作關系,在北京生活工作大半年,又在廣州呆了大半年,所以,我可能說起來有一定代表性、比較性。
我首先講幾個生活怪事:
在上海交不到真正的男性朋友;而在北京、廣州、浙江就比較快地交上可以喝酒、談女人、能幫忙的朋友,夠意思地朋友。總之,他們花錢一定會AA制,就算你請客,他一定會回請,免的他欠你似的,當然,這是好的,有的干脆揩你油,讓你當冤大頭。上海人以不吃虧為做人標准,我請下屬,絕對不會請上海人,上海人做事不塌實、受不了苦,給個例子,某些上海男人上下班向來准時,永遠沒有和公司同甘共苦的感覺。報銷一定會自己坐公共汽車,然後找的士票報。我想,上海出不了讓人欽佩的大公司,不無關系。上海人骨子還是挺排外的,你成功,認為你是發橫財,不會敬佩你,只會找機會整你,或很多事情和你繞彎子,讓你出冤枉錢出血,我想全國上海男人是唯一你去問路,會不告訴你,或指反方向的男人,因為他覺得沒有好處,我第一次來上海就遇到這種事,甚至後來也遇到多次;你落魄,往往刻薄的語言挖苦你。一般,公司裡上海人一多,往往也是小圈子出現的概率就比較大。上海男人辦事沒有魄力,所以上海成功人往往外地人多,不信,你去名都城看看,你去古北新區看看。
我可能分析不准確,但我分析人群組成,想想也有道理:上海解放後,大批蘇北、安徽難民來到上海,加之上海本生的產業工人,構成了小市民主體,全國人民遇到的相當部分屬於這些家庭出來的後代,他們主要分布於楊浦、閘北、長寧、靜安等蘇州河一線,還有黃浦並進來盧灣的一些地區。記得以前網絡上有人評價,上海很多人,其實是車夫和擦皮鞋的後代,上海馬路上穿睡衣逛街的、罵街的、往往是這些人。確切地說,知識分子、住花園房子的是不這樣的,老早,上海有點地位的,或者住“上只角”的,或是蘇南、老寧波家庭是不願意子女和蘇北人、安徽人等後代結婚的,就象現在的白領女子不會和青工、民工談婚論嫁一樣。解放後,文人、大亨、藝人、大資小資被趕走了,老外走了,取而代之是工人階級,(香港特首董氏家族現在還有老洋房在上海,榮氏也有)所以新的生活方式來了,淮海路、新華路、老洋房住進了翻身主人,窗外、花園從中掛起了內衣、尿片,就象他們在老家那樣,但是,他們卻看不起老家的人了,而進步一點的後代,也希望成為房子裡的老主人,拼命考托出國,希望象解放前的白領一樣,回來有頭有臉做首代。而全國尤其是新一代,對上海的夢,是張愛鈴的小說開始的,我也是張迷,為此我曾住過張(今南京西路、常德路交界處的德國公寓)寫小說的公寓附近,上海當年的外僑、白領、小開,是去喝咖啡,去法國公園(今上海復興公園,蘭桂坊上海店也在其中),去百樂門舞廳,我想,最早的小資,就是這批人。真正的上海棚戶區、部分裡弄的人是不這樣的,他們去的是大世界、豫園、四馬路(今福州路文化一條街,解放前是妓院一條街)。小小的上海,華洋各處,因為人多,居住環境有天壤之別,“三毛流浪記”就是真實的寫照,事實上,現在棚戶區還很多,“72家房客”也是很典型的,因為老裡弄沒有衛生設施,很多男人還要到馬桶!!。人一擁擠,就會有矛盾,生活質量的反差,就會造成心理反差,人性的扭曲,往往也就是人的弱點暴露,他必然會用包裝來偽裝卑下的身份,這就是為什麼上海人,尤其男人一身名牌的原因,居住環境直到這幾年才有好轉;此外,婚姻大事中房子是一個決定因素,而解放後是按人頭分房子,而非性別,男人“倒插門”也就不奇怪了,這就意味著家庭中男人的地位是不高的,不奇怪,在上海,甚至到現在,家庭中母親對子女的影響最大,而上海女人的精明持家是出名的,我的下層女朋友她爸爸就是倒插門,媽媽主管一切,家庭如果吵架男的永遠有一個心病:房子,即意味著被趕出去的可能是男人。有些更悲慘,一家幾代同居一間房,隔著布廉,還要倒馬桶,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在少數,試想,人的性格會有什麼樣的變化?男人,應該為家庭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他沒有做到,結果就是被老婆數落,沒地位,我的3個女人他們家裡老爸都是沒地位的。所以,我想,上海是一個母性城市、陰盛陽衰,凡是到過上海的人覺得,上海房子很高、廣告牌、門匾標語巨大、東方明珠很氣派,似乎為了彌補什麼,因為這個城市的性格絕對是相反的。我認為上海男人是一個很特別的群體,既要面子,又會做人(拎的清),收入有限(因為過去勞工階層居多),要在團體中出人頭地,怎麼辦?節約、一分錢要算著花,必須自私、要踩別人,損人不一定利己那種(四人幫上海派斗人是出名的,象張春橋)。
當然,現在上海人的構成已經有了一定的變化,(不過上海人排外一直沒有變,你看,留上海工作的門檻又高了),但上海人引已自豪的幾棟寫字樓大部分主管和經理很多都是象我一樣的外地上海人,(又被稱為新上海人,但是在上海小市民眼裡,我永遠是外地人,有一個經驗可以告訴大家來感覺外地和上海人的態度及胸襟,我在廣州說粵語,廣州人說:不錯嘛,越講越象了,而在上海講滬語,他會故意用普通話和你對話,以示你的身份是外地人,或者說:幫幫忙,以後不要用洋泾浜和我講了,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會講沒有口音的滬語在上海處處不會被人為難。)上海人,尤其是女人主要做幾種工作:前台、助理、會計(這是他們的長處)等,上海人願意被港、外國人領導,不願意被外地人領導,甚至表面上服從,心理會說:鄉巴子。很不幸,25歲以下失業的本地上海人占整個失業人群的50%,所以,日前一個人大代表說除了4050工程,還要搞2030工程,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上海高考喜歡搞一個上海卷,留上海必須是211工程的大學的原因了?我曾經在上海做過老師,可以這樣說,未來幾年,是上海是就業壓力最大的幾年,因為現在的高中已經是人多的不得了,擴招了很多。上海市區將來主要以商貿為主,及寫字樓、上班白領為主,而這些地方也吸收不了那麼多人,去哪裡?:工廠(如浦東金橋、外高橋、闵行等地)、服務性行業,可能會使上海人的心理比較難接受。
現在很多上海拆遷戶越住越遠了,市區又恢復了以前的上海:老外、STARBUCK、小資、泡吧、購物、大塊綠地、還有所謂成功人士購置的房子......,以前的上海人(其實本來就不屬於這裡)在響應政府建設動遷的行動中告別了他們出身的地方,偶爾一天故地重游,會說,啊,變化真大!上海越來越美了。但是,居住民卻變了......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有理想、有機會,就和我一起找上海女孩子做女朋友(漂亮、會也懂得打扮,知道在適當的時候發嗲,卻又不做作,還有,會告訴你她不喜歡某個牌子的香水的原因,會告訴你西服與皮鞋襪子的正確搭配,還有,也許會跳一段芭雷、或是彈一曲《少女的祈禱》,偶爾會帶著你穿越上海的某個神秘花園,或是她從前讀書的地方,與你一起再去老地方吃冰淇淋,總之,這些妙處一定要體會以後才會有共鳴的。)一起走在淮海路,或在金茂喝咖啡,如果累了,就去公園小座。
上海朋友不要罵我,也許你爺爺還沒有來上海的時候,我外公的爸爸已經在此定居了。但是,我是外地人。
上海以前的繁榮,是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包括我的祖輩創造的,包括江浙的商賈,(主要是蘇錫常寧紹一帶),但絕對不是車夫和剃頭匠。
歷史將會重演!(因為我可以舉例:我一個朋友她的家族在上海購相當多的豪宅、甚至上海人自豪的XX大廈一層樓面、我的朋友圈基本上是外地上海戶口人,都已經在市區買房子了,老婆大部分也是上海人,更好玩的是,我買了房子,現在租給上海人,還收著租呢!)
讓我們一起改變上海人的性格吧!上海也是你們,也是我們的,也是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