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這是我的故鄉。我的兒時是在母親的吳侬軟語中長大的,時常聽她念叨起玉蘭花,念叨大上海的百貨商店和靜安寺的道場...,還有父親的花雕酒,上海的故事,太多了。然而,這些畢竟是父輩的記憶。上海,你將給我留下什麼呢?
記得台灣歌手張明敏唱過“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這麼多年來,為了采風,旅居過世界各地,見識過各樣景致。但是,我最向往的,卻是夢中的城市——上海,因為我的根,和我創作的源泉在這裡。我期望著在這裡找到父輩的記憶,找到我的歸屬和驚喜。
根據朋友的介紹,住在了一個叫古北口(www.gubeikou.com)的短期公寓裡。這應該算是我的第一個驚喜了,以前在日本也住過類似的短期公寓——這在日本也是剛剛出現的創意,沒想到在大陸也出現了這樣的業務,而且房間設施一點也不比日本差。據說是幾個年輕人發起的,這樣的創意也許只能發生在上海這樣充滿活力的城市。我住的地方在寶山路,遠沒有南京路和淮海路熱鬧,但是這附近卻有很多對我有價值的東西,朋友無意中替我找到這個地方,沒想到卻很適合我。
住處走過去不遠就是蘇州河,古舊的鐵橋,排列在河邊的老房子,狹窄潮濕的街道,生銹的下水道,馬路上的電線桿,還有搖搖晃晃、慢慢悠悠的電車,這些多少讓我找到一點童年記憶裡的老上海。母親常常提起的花園弄,就是現在的南京路,沒想到變得這麼美,尤其是華燈初上的時候,璀璨的燈光讓我恍如走在東京銀座的大街上。母親住過的紹興路,現在變成了上海的文化街,路上的人不多,徘徊在寂靜的街邊,不知兩邊的老房子那個是他們曾經住過的房間。
泰康路、陝西路、建國路,這些名字好像都那麼熟悉,母親的嘴邊經常會提起他們。馬路上的老房子還是保存的那麼完好,有些臨街的房子被開成了各色精致的小店,甚至還有畫廊和藝術沙龍。想必我的母親也曾經在這個秋日的午後,和父親攜手走在這些撒滿斑駁陽光的小路上。時間會在這裡倒流,在這裡停滯,把我帶回當年的上海嗎?這些老梧桐不知存活了多少年,他們會不會見過父母的身影呢?
來上海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在這裡建立我的個人工作室,讓我的事業和生活與上海鮮活的聯系在一起。根據朋友的指點,紹興路附近無疑是最好的選址。這裡的藝術氣息確實很濃,泰康路上的畫廊、建國路上台灣人開的“八號館”,還有陝西南路上的花市。而且聰明的上海人現在已經知道怎麼去利用他們的文化,淮海路邊上的新天地,老舊的石庫門房子裡裝著陳逸飛的藝術品商店、成龍的酒吧和各色藝術品商店。石庫門、南京路——曾經的十裡洋場、外灘、老洋房、魯迅和巴金、左聯,但願這些能夠給我創作的靈感和創意的源泉,讓我在這裡落地生根。
願意結識各界的朋友,如果那位對我的文章或者我的工作有興趣,很樂意和大家交流,我的電子郵件是:[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