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慕名來到新華路211弄、329弄的外國弄堂。“外國弄堂”是民間的俗稱,大名是 “新華別墅”。從資料查閱到,新華路211弄1號是上海灘20世紀二三十年代著名建築師邬達克的典型住宅建築作品之一。這座建築充分運用了西班牙建築的建築語言和構圖,特別是兩座煙囪出口以尖拱使整幢建築個性突出,成為較典型的西班牙風格住宅。
這座獨立的花園別墅,占地934平方米,建於1940年前後。該花園別墅主體二層、局部三層,二層女兒牆為紅色簡瓦壓頂,局部三層紅筒瓦坡屋面,整幢建築系磚木結構,體形活潑,造價經濟,外牆面普通水泥托,反S型鐵質欄桿,是典型的西班牙形式,入口大門上部有弧形門頭頂蓋,配以右側方形,左側圓拱形窗戶,立面造型異常別致,南面門窗間有螺旋形花紋小柱和圓形柱廊。兩座貼牆伸出屋面的磚煙囪頂部,飾以三個聯列式尖拱,特別體現建築的個性,使整個建築形成了向上的動感。300平方米的花園裡綠樹成蔭、中間有一塊地毯似的茵茵草坪。
建築室內地坪鋪柳安木地板,花式木門,半圓頂鋼窗,廚房設備一應俱全,主屋旁邊有儲藏小屋。有現代化的浴室、廁所以及暖氣系統。整座建築底層為客廳、餐廳和書房,南面是拱券走廊,二、三樓為臥室、起居室,各室均有壁爐。
路人從弄堂口往裡張望,看上去淺淺的,但絕對望不清兩旁風貌各異的別墅小洋樓。它們統統“貓”在遮天蔽日的水杉後面。慢慢踱進去,透過枝葉間只允許陽光洩下來的縫隙,才見得到那些環宇搜奇般的各色小樓。
畢竟是上了年紀的,這些小別墅俊俏的舊日模樣也已顯出些許頹敗的跡象。好幾處舊別墅,像是被72家房客各自領了去,僅是從黑黢黢的門洞裡望去便能感受到已掉了身價的氣息,那擁塞住過道的自行車便是明證之一。而沖出牆來,開在二樓的小陽台讓人幻想連連,疑是羅密歐秘密約會朱麗葉的那一只,如今卻掛滿了一陽台濕漉漉的內衣內褲。裡面的人打著赤膊乘風涼。
越往裡走,便越顯得清靜,街上的車流正在擁堵,待在裡面好象與外面的世界混無干系,除了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只聽得到搖扇的老太太們操著的吳侬軟語。藏在深處的小別墅,整潔了許多,簇新的金屬大門緊鎖著一園子的花草鬧意。透過開在牆壁上圓形的花窗,望得見內裡的小樓剛粉刷一新,像是有了身價不菲的新主人。
而另一棟紅磚綠瓦的小洋樓,長得像間教堂,煞是氣派。只是此時肚皮已掏空,裡面叮叮咚咚響個不停,卻原來正在翻修,想是也有了新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