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美味,各存其道。孔乙己一碗老酒幾粒茴香豆,那是一個人獨飲秋風自飄零的境界,其中的滋味要靜靜地品嘗,講究的是“獨享”;如果是左手持酒杯,右手持蟹螯,講究的是“分享”,因此倒不如高朋滿座,不醉不休了。曾經的記憶裡,那些背井離鄉、疏離多年的父輩們紛紛聚首中秋,滿桌螃蟹、月餅、葡萄,大人們痛飲紹興花雕,孩童們手裡拿著蟹腳在席間穿行,不掬禮節,無比盡興。
現在,人們對美食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吃就吃吃陽澄湖的大閘蟹。陽澄湖蟹,自古以來便享有至高無上的美譽。每年蟹肥時,丹桂飄香、黃菊盛開,青背、白肚、全爪、黃毛、體壯,肉質細嫩的“蟹中之王”——陽澄湖清水大閘蟹,必然是餐桌的主角。
上海地處陽澄湖附近,一到了秋冬,就有源源不斷的新鮮大閘蟹上市,蟹宴可以從九月吃到春節。“九月圓臍十月尖,持蟹賞菊菊花天”,俗話說“九雌十雄”,而上海人還愛在九月底、十月頭的時候,把螃蟹組成夫妻檔,成對成對地享用。
螃蟹的品種和吃法可謂多種多樣,五花八門。正宗大閘蟹的傳統做法是清蒸,突出螃蟹的原汁原味,古來就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說法。香辣蟹雖然也算是風靡一時,可清蒸大閘蟹卻是久居江湖,長盛不衰。畢竟人們不願意捨棄螃蟹原有的鮮嫩純美,只要把蟹洗淨,用線扎牢,入鍋蒸熟便可。
蟹蒸熟取出後端上桌,只要望一眼那桔紅色的殼,就已經能讓你垂涎欲滴、食指大動,“趴”在上邊的蟹還真有點橫行霸道的感覺,果然是“活色生鮮”。個頭大的大閘蟹,足有半斤多,拿在手裡沉甸甸的。雌的滿腹蟹黃又硬又鼓,把腹殼也頂開了;雄的長滿了膏油,肥得直往外淌。
翻開底蓋,剝開蟹背,金色的膏黃就呈現在眼前,即使光看不吃也是一種至美的享受。金紅色的蟹黃、白玉似的脂膏、潔白細嫩的蟹肉、色、香、味都堪稱登峰造極。飽滿的色澤中透出一股誘人濃郁的鮮味,還不待開吃就直沁五髒六腑。
老饕吃蟹一般都是從蟹腿開始﹐因為蟹腿最容易涼。然後吃蟹鉗。接著﹐品蟹才真正進人了高潮﹕先享用橙紅的蟹黃,最後才是蟹肉。誘人的大閘蟹當前,最想做的動作就是大塊朵頤,只可惜蟹肉跟一般的肉類不同,一定要順著絲縷吃,真正是好事多磨啊。蟹腳、蟹鉗總是最難對付的,我常常把它們貢獻給老爸和老公,老爸還把雄螃蟹的一對最末一節螯扳開,剔去肉後,組合成一只蝴蝶,粘在牆壁上,每只雄蟹的螯可以組成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螃蟹裡邊的“蟹和尚”是不能吃的,據說是太寒,老人們說蟹和尚就是被逃出雷鋒塔的白娘子打得落荒而逃的法海,呵呵,這也是笑談了。
真正的美味一定是能夠反映出地域和人文特色的。上海人吃蟹,最講究醋汁的調配——通常是用醋、糖、姜汁,放在蒸鍋裡,和大閘蟹一同烹制而成。浸染了蟹香的蟹醋,是蟹宴是否成功的關鍵,一樣是下館子吃大閘蟹,上海人挑的就是這個醋的味道。用筷子仔細地把膏黃剝下來,一鼓腦積在除去沙包的蟹殼裡,滴上蘸料,放進嘴裡,細細地品味,慢慢地咀嚼,帶來的是口腹的暢快淋漓,這個味道是其它菜肴無法比擬的, 真是“不看黃山辜負目,不吃螃蟹辜負腹”。
“秋風起,蟹腳癢”,轉眼又是金秋時,仔細咂摸吧,這天賜的甘腴肥美之物,自然會幻化出無限的妙趣橫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