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中間(本人和攜程版權所有,如有改變成滑稽,相聲,我們要維權哦)
受網友啟發,回顧親身感受
來十個新秀80後;
1)振鼎雞 雞湯面;
把這個放上大爺的榜單是因為其價格比當初陽春面還低,貨幣幣值以物來對照最公平,但是如果以房價來比就不得要領了。一套在寶山顧村的房子,原來10萬現在100萬,10年就漲了10倍,10萬時可以換2萬斤肉(五元一斤),現在可以換6.6萬斤肉(15元/斤)。賺4.6萬斤肉,賺了69萬。當年50元工資可以吃(0.12元/碗,加糧票的價值大概0.15元/碗)417碗陽春面。現在2000元工資。可以吃667碗振鼎雞雞雜面。但是蓋澆飯就不對了。當初也是417份,今天就要7元/份,285份盒飯了?!離題遠一點;當初一個雞蛋的分量蠻重,一個雞蛋可以換兩包火柴,乘一次電車,現在要半斤雞蛋才能上車!拉回來,此面的味道特別,告訴各位;此味道的炮制辦法;小蔥+鮮辣味粉+麻油= 雞鴨血湯的特制香。不妨試試。但是,進入振鼎雞,光吃碗面的幾率非常小,非吃他泡在水的雞不可,這個雞嚼其如臘,吃雞說調料好,不如說人漂亮是衣服好看。老老臉光叫面,那服務員的眼珠鼓得比盤裡的雞眼還出來。是不是雞眼的出處?
2)海上阿叔 桂魚鑲面;
一條干燒桂魚,圍一圈干挑面,魚汁浸泡面條。因為是干燒魚汁味濃濃於湯。一般先吃魚,看了我的文章後,勸君每次上魚當個義務服務員,用公筷把魚骨頭給挑了,其實活不大,用筷延主骨劃到尾,張開筷頭,兩邊平移,骨頭就露出,從尾巴下部輕輕挑起骨頭,大骨自然脫離。白肉盡留,客人吃的就會爽快,大家也不擔心魚刺溜進面條,壞了嗓子。都說慢嚼細咽,吃面時,有時就圖個面條溜進喉嚨的快感。有魚刺就完了。骨頭一去,魚肉就成若干塊狀,不用大家撬魚身,文明又好吃,這時候,就開始吃面,一則魚汁已經滲入面內,二則碎魚肉會隨面入你小碗,干燒魚肉拌面,鮮,鹹,甜,酸,辣,魚,姜,蒜,蔥,伴著面,神經反應還沒有完全過來,吃了點啥,進肚子了。眼睛就盯上盤裡還有沒有?其味遠勝於“剁椒魚頭”跟面,而且早於其面市,“剁椒魚頭”面在吃的時候一定記得動手把椒,魚都歸到盤一邊,傾斜盤子讓湯流到單面,後下面拌開後食用。
3)吳越人家 肚檔面;
現在啥都有一般和精品之分,其實就是把服務和質量降低,要恢復就要加錢。吳越人家在上海開張也就十來年吧,生意穩定,因為其質量穩定。在南京東路海倫賓館邊上小路的地下室裡,看到聽到了一場有意思的場景;一對老夫妻入座,五十來歲的服務員上前親切招呼;來啦?老樣子?點頭認可。不一會,上來一碗過橋肚檔面,一盤炒菌菇。一瓶啤酒。老兩口悠哉樂哉的享受,一位老者同桌坐下聊了起來;兩位從虹橋過來,為了吃這碗面,出租車來回50出頭。80多歲,原住石門二路,動遷出去,到了優雅的虹橋,沒了喧鬧的小吃店。沒有了八仙桌的“上海茶館”的風味,老兩口到處找吃面,一個月輪著吃,魚,肉,大排,素什錦,各店輪轉,面的情結如此深厚!兩位並不迷信老字號,有人推薦,就會去試試。質量認可就會成為固定點,再末尾出局。說面癡面迷,FANS還有面絲?不過聽兩位一說,當然要來碗肚檔,不想果然不凡,雖然只有中國傳統“調羹碟”過橋,確是現燒出鍋,汁濃包裹,就是上海的典型。肥沃而不膩,一人一份既不過分腐敗又完美。是個滿足私欲的選擇。
4)香頭紅湯面;
紅湯面,老早就是醬油湯面,當時間回到排隊買籌子,排隊端面的年代,看到得景象;碗排上十來個,圍在鍋邊,各放一小勺醬油,小小一點味精,小小一顆豬油,幾粒青蒜葉,兌上大白開,就成面湯了,六千人工廠的大食堂更是壯觀,一溜二三十個一色搪瓷碗,食堂工友下面後叫碗上的號。大家通過碉堡口看裡面的動靜,碰自己的運氣。現在掛牌紅湯只有天鑰橋路上的小面館,此面館很有特色,很上海。還是以前住房面積緊張的感覺。廚房一共3平方米以內,還有一口鍋貼鍋。夏天真為難他們了。服務員一律長著小鳥版的嗓子,進店就如在公園裡見到麻雀們搶食一樣的熱鬧,叫號,唱面;“187號辣醬面”,你應聲“這兒”,她就送,那兒有叫“再加一碗素雞面”。。。。。。一共大概15平方米的店堂,還有稀裡嘩啦的聲音,吃客們屁股碰屁股。但是就是火就是人氣旺。緣由就是味道好,價格好,小白領多,尤其是要養家糊口的男生多,可以想象味道其次,管飽為主。
5)虹橋機場A樓沙龍牛肉面;
上海灘牛肉面鋪天蓋地,此面當仁不讓第一。供應時間;早0650-1000,保證賣完,但是是沙龍式連鎖店,應該還有其他店,我試過虹橋,浦東機場的各門店,都無其特點。我看她們的操作過程;十斤米大小的塑料密封袋,是調料,倒入老式茶水桶,面湯就好了,牛肉也是從口袋裡倒出,紅燒牛腩,酥酥爛爛,肉,肥相間。碗很大,面也是每份密封,倒在漏勺裡“劃稀劃稀”一分鐘進碗,牛肉多少看大搜對你的感覺,千萬對她友好些,勺頭深淺決定你今天的享受程度,我幾十年一直對廚師陪笑,很招他們(她們)同情。一個媚笑;碗裡就會多點。美味沒有規定,不像麥當勞是工業食品,嚴格配方,口味劃一。中餐就是變化無窮。無窮驚喜,回回嘗鮮。這面年年漲,從12元到現在42元,還是擋不住的誘惑,有機會就要去,鬧得公司同事們大家都上瘾。攜程卡9折。
6)牛肉拉面;
如網友說;多少真宗大興拉面混跡上海,我也吃過無數小白帽的拉面,確實良莠不分參差不齊,我這裡提的是深在康定路900多號的一家河南人拉面店。很小很小,老板在此經營了20年,並不擴大,也不歇業,這就折射出老板心態平和。飯店凡是尺度合適不貪不“牙嘩嘩”,就能有固定的客戶群,凡是車站,旅游點的飯店,來一個宰一個,不想你回頭。小區,小街的,不回頭你死,回頭大家和諧。這是經營飯店的真谛。這個小店就是從質到量一直平穩,門前自行車一片,快遞員,營業員都會來此一碗。可見其功底,路過時能見到老板操刀,把整箱的牛肉開包化冰,進鍋。貨真價實啊。面台上沒有可疑的小瓶,只有和面功底不夠才加的液體沒有出現在這兒,湯裡也沒有可疑的圓狀顆粒。如果有些店自稱“放心店”這個小店的口碑可見一斑。拉面之絕是“毛細”,不斷,不黏,不糊,不爛。就看師傅的手勢了。你要叫一聲“毛細”十有八九的師傅會多瞅你一眼,打量來的是那路神仙?能忽悠不能?你倒試試。
7)夏面館壽面;
這個店得益於明星們的光顧和自身的修養,老板和大廚必然是不斷改進提高,改進菜肴做法得以本幫傳人,提高價格得以回報。所有的菜都是迷你型,被同胞們稱為上海小氣鬼就是典型,此店老板必是上海女人。扣,精,細。菜好沒話說,量少滿牢騷!歡迎再來一份。壽面本身並無特點,好在“創意”。寫了很多面,和以上相比就是一個名字了。以面為主打(佯攻)卻以菜盈利是真道理。但是,其菜確實好,好到知道貴還要吃,爆魚上桌時油花買沒有散盡,松,香。所有的菜都是用心做的。不是“隨手”而就。你吃就要用心,吃用仨窟窿;嘴,鼻,眼就是品了!進這個店色香味都要體會到。面不用數。老爸老媽肯定高興滿意,只是銀子嘩嘩出去了。
8)阿娘面館 黃魚煨面;
鹹菜黃魚湯食寧波名菜,也是很久以前在上海寧波人的“下飯”菜,東海裡黃魚捕完後,就沒有吃了,現在飼養成功才有回到餐桌上,卻沒有了那種“腥氣”,二十年前國際飯店的糟溜黃魚12片賣680元。相當於今天的3000元左右吧.鹹菜吊鮮。只是因為不夠“腥氣”就口感真缺點什麼.進這面店,沒有了特點,如同網友所訴,吃面要爽就要有一定得速度,而對魚刺的畏懼就難以快字當頭,筷子一扒拉就怕,怕就慢,慢就冷,冷還漲,漲就爛,爛就癱。但是作為上海店,抓到了要害。賣點就是成功。
9)蒙骨王 火鍋面;
沒見過孩子這樣用心吃面,也沒有這樣把一碗面全吃完,完了還朝鍋裡看的。骨頭火鍋燒了一個多小時,湯已經白白的了,大骨頭也吃完了,要了一個手檊面,上來涼嗖嗖的,冰箱出來的,感到不快,下了,是煮了一會,五分鐘後,撈起,進口,舌轉面也轉,神經蹦起;好面,好綿,好麺。不妨洩密;我家全家出動吃火鍋,老婆包裡總有卷子面,不管小肥羊,吳記老鍋,吃到差不多就下面了。肯定好吃,這時候,面成為配角,湯食主角,干面入湯吸湯水而軟而熟而吃。那比粉絲,寬條都棒,下面時環視左右,因為一般是“謝絕外來食品”但是一般服務員不會太仔細到管面,他們也賣面,但是是方便面,而干卷面是最佳入火鍋的自帶面。好鍋出好面。面面都好吃。
10)香噴噴好面館 雙澆拌面;
廣東路福州路;這個面館的要害是量大,雜燒粗礦。如果蘇州面館的面是二兩他就是四兩,夠你吞的,而且全都是雙澆頭,兩配,老板娘主推大腸/鹹菜面,寫個條,有編號,按號碼上面。北方人肯定吃不慣,因為甜,什麼都有點甜。但是人氣旺,旺到等位人多,站不下,自問為什麼?看食客的摸樣,各階層都有,西裝白領,老人,學生,醫生護士,男女老少,為啥都喜歡;老板娘抓個快,翻得快,來去快,上面快,吃得快,收拾快,滿堂都是她的吆喝聲,記得住誰是誰,什麼面、哪個客的,不斷指揮員工跑來跑去,她自己更是眼明手快,就像家裡外婆,讓你吃啥就是啥,不容商量,讓你掏多少就是多少,還會跑出帳台給客人拌面,“看你,吃面都不會,手把手教”,大孩子“不好意思”臉都紅了。我體會到了,這是一種上海的家庭氛圍;阿婆當家,孩子回家;吼著叫著嚼著咬著想著看著,溫暖溫馨溫和的叫罵和呵護,勝似面條的執著。
碗裡有天地,盆裡有雲海。
(待續)在滬各地特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