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kent是從elong網認識的,他是香港一所中學的老師,有著非常好聽的聲音。說了很久要去但一直沒去成,卻熟悉了kent的聲音。很多時候從他的電話裡聽見孩子喧鬧的聲音,“他們在踢球”,“他們在玩游戲”, kent總是很開心地告訴我。
我們約了在蘭桂坊的K-M見面。這是一個很小的酒吧,暖黃和黑色碰撞著,精美的掛杯和品種繁多的酒構成一個M字。我就坐在這個字母裡面。到處是金發碧眼的人,美女粉墨登場,她們穿著性感的高跟鞋,美腿在不經意的暗處晃動。空氣裡流轉的微微的法國香水味,讓顧盼的明眸更是水靈。
我一個人坐在那兒,在吧台的盡處,要了一杯水。想想啊,在這麼貴的地方,萬一約的人沒來,我該會多尴尬。於是坐得很不自然。
深咖啡色的落地玻璃外,模糊地看見一輛車,形狀如甲殼蟲。那是kent,那一定是。因為他在電話裡已不厭其煩地形容過他的相貌,瘦,一米七,短發,黑框眼鏡。他的白襯衣在夜裡顯得很白。“hello!”他已走到我身邊,修長的手指握住了我的手。不太習慣他穿得這樣紳士,連笑容和叫服務生的樣子,都那麼客氣。
“這是一個香港人。”我對自己說。
一個講法語的男人坐在我旁邊,他在和漂亮的褐發女孩爭論什麼。女孩聲音壓得很低,可能是不想被人聽見,可是語氣很決絕,看不見她的表情,我想一定也很冷吧。
老外和老外圍坐在一起,他們的中間被蠟燭微紅的光點染,照亮他們頭發不多的腦袋。“為什麼叫老外?”kent問我。因為他們老嗎?我說我也不知道,可能這樣會顯得更親切吧。“其實我們叫得更嚇人一些,”kent說:“我們叫‘鬼佬’。”
褐發女孩站起來,掙脫講法語的男人的手。一只啤酒杯掉在地上,破碎的聲音震蕩了所有人的耳朵。沒有人責怪他們,男人已追出門外,外面已經很暗很暗,他們被吞噬在這樣的暗裡。他們擁抱和告別,也許他們再沒有見面,我想。
Kent說著他們學校裡的事情,有一段我覺得他是外國人,他的氣質和我見過的男孩不一樣。他娓娓動聽地談著他學校裡的趣事,談他俏皮的學生,談他對深圳的印象(這是他到過內地的唯一一個地方)。中國對他來說,象是別人的,與他並無太大關系。
“香港人越來越多地到內地消費,現在該是內地人回報的時候了。”他說。
“怎麼回報?”問完這句話我才後悔。為什麼要問呢?好象我們真的欠了別人什麼。
“來香港旅游啊,你知道現在這裡經濟低迷,很大部分由於內地呀!”
“內地怎麼了?”
“有人說我們這裡再倒退十年,也就和內地持平了,這樣一來大家就平起平坐了。”
“原來如此?”
“……”
“……”
忽然間我們不再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地方。我們都停下來,不知該怎麼挽回局面。他們的歧視是與生俱來的,我能感覺到。
“走吧。”我說。
漂亮的海底隧道,海邊無盡的燈光,夜——優柔、妩媚,清朗的滿月又一次把靜谧的夜空染成幽深的藍色。這個離我家只有一百多公裡,兩小時車程的地方,仿佛很遠,很遠。
凌晨,和Kent走出K-M的時候,看見褐發女孩和法國男人坐在馬路邊,他們正擁吻著。我走過他們身邊的時候笑了,不知怎的,看見他們又在一起,我的心情就無端好了起來。
“送你回去吧,那邊有很好吃的缽子糕,我好久沒吃了。”Kent開來一輛小而精致的車。
“其實,一切可能都不是那樣。”我自言自語。
“你說什麼?”Kent不解地看我,他在微笑。笑得很禮貌。
後來我們沒有在一起吃缽子糕。告別的時候,Kent站在依然燈火輝煌的水果攤旁邊,再次向我報以文質彬彬的微笑。
展望大廈的電梯壞了,我花了半個多小時爬上17樓,然後累累地睡去。
我們約了在蘭桂坊的K-M見面。這是一個很小的酒吧,暖黃和黑色碰撞著,精美的掛杯和品種繁多的酒構成一個M字。我就坐在這個字母裡面。到處是金發碧眼的人,美女粉墨登場,她們穿著性感的高跟鞋,美腿在不經意的暗處晃動。空氣裡流轉的微微的法國香水味,讓顧盼的明眸更是水靈。
我一個人坐在那兒,在吧台的盡處,要了一杯水。想想啊,在這麼貴的地方,萬一約的人沒來,我該會多尴尬。於是坐得很不自然。
深咖啡色的落地玻璃外,模糊地看見一輛車,形狀如甲殼蟲。那是kent,那一定是。因為他在電話裡已不厭其煩地形容過他的相貌,瘦,一米七,短發,黑框眼鏡。他的白襯衣在夜裡顯得很白。“hello!”他已走到我身邊,修長的手指握住了我的手。不太習慣他穿得這樣紳士,連笑容和叫服務生的樣子,都那麼客氣。
“這是一個香港人。”我對自己說。
一個講法語的男人坐在我旁邊,他在和漂亮的褐發女孩爭論什麼。女孩聲音壓得很低,可能是不想被人聽見,可是語氣很決絕,看不見她的表情,我想一定也很冷吧。
老外和老外圍坐在一起,他們的中間被蠟燭微紅的光點染,照亮他們頭發不多的腦袋。“為什麼叫老外?”kent問我。因為他們老嗎?我說我也不知道,可能這樣會顯得更親切吧。“其實我們叫得更嚇人一些,”kent說:“我們叫‘鬼佬’。”
褐發女孩站起來,掙脫講法語的男人的手。一只啤酒杯掉在地上,破碎的聲音震蕩了所有人的耳朵。沒有人責怪他們,男人已追出門外,外面已經很暗很暗,他們被吞噬在這樣的暗裡。他們擁抱和告別,也許他們再沒有見面,我想。
Kent說著他們學校裡的事情,有一段我覺得他是外國人,他的氣質和我見過的男孩不一樣。他娓娓動聽地談著他學校裡的趣事,談他俏皮的學生,談他對深圳的印象(這是他到過內地的唯一一個地方)。中國對他來說,象是別人的,與他並無太大關系。
“香港人越來越多地到內地消費,現在該是內地人回報的時候了。”他說。
“怎麼回報?”問完這句話我才後悔。為什麼要問呢?好象我們真的欠了別人什麼。
“來香港旅游啊,你知道現在這裡經濟低迷,很大部分由於內地呀!”
“內地怎麼了?”
“有人說我們這裡再倒退十年,也就和內地持平了,這樣一來大家就平起平坐了。”
“原來如此?”
“……”
“……”
忽然間我們不再是兩個人,而是兩個地方。我們都停下來,不知該怎麼挽回局面。他們的歧視是與生俱來的,我能感覺到。
“走吧。”我說。
漂亮的海底隧道,海邊無盡的燈光,夜——優柔、妩媚,清朗的滿月又一次把靜谧的夜空染成幽深的藍色。這個離我家只有一百多公裡,兩小時車程的地方,仿佛很遠,很遠。
凌晨,和Kent走出K-M的時候,看見褐發女孩和法國男人坐在馬路邊,他們正擁吻著。我走過他們身邊的時候笑了,不知怎的,看見他們又在一起,我的心情就無端好了起來。
“送你回去吧,那邊有很好吃的缽子糕,我好久沒吃了。”Kent開來一輛小而精致的車。
“其實,一切可能都不是那樣。”我自言自語。
“你說什麼?”Kent不解地看我,他在微笑。笑得很禮貌。
後來我們沒有在一起吃缽子糕。告別的時候,Kent站在依然燈火輝煌的水果攤旁邊,再次向我報以文質彬彬的微笑。
展望大廈的電梯壞了,我花了半個多小時爬上17樓,然後累累地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