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九龍茶館喝褒湯
怎麼場景一下跳西安
我在護城河的堤岸........
只不過地點要反過來.但心情是相同的.一個單身女子,背著簡單行襄,到一個從未到過也不熟悉的地方來玩,其實也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盡管是帶著一點點憂煩的心事出門,但一踏上香港的土地,心就被對陌生環境的好奇,興奮占據,完全拋卻了郁結心頭所有不愉快的是是非非,管它的,要玩就玩個痛快.人生能幾回如此真正自由和有放開一切的心情可以享受呢?很多人一定早就到過香港,有條件隨意出入香港購物的人更得另當別論,但如果是和我一樣頭一次來這裡玩的人,我敢說一定沒有我此番體驗深刻.也不一定能有我在這五天自由行走的過程中玩得有意義,因為行程不趕,所以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用心的體會香港人的生活,人文,交通,甚至夜生活.感受和感慨良多.想起有句話說:"香港是有錢人的天堂,沒錢人的地獄"此次香港之行證實了這句話的可信度. 就讓我從了解到的各方面一一分解分解對香港的印象吧. 一.香港人 出門之前,我對自己還有點不是那麼的自信,怕行程不順利,怕遇到意外(諸如騙子小偷之類的),沒辦法,在內地城市見過太多這類的被傷害的經歷.內心對人免不了有一點點戒備感.還怕自己這個很少出遠門的人不懂香港的地理環境,會給走丟了,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怕出現麻煩的事.但是當我下機後乘坐舒適的機場快線,來到市區一個特別叫做香港的地鐵站,當看到了那麼方便且緊然有序的地下交通,接觸了第一個香港人後,我感受到了香港給我的安全感,以至於讓我第二天就能如魚得水的穿梭於香港的各大地鐵,去到每一個我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越來越順暢.就象行走在自己的城市那麼游刃有余. 我住在一個不是很大的城市,說實在的還真不知道地鐵是怎麼一回事,這次還是第一回體驗.香港站是港內地鐵的樞紐,應該算是市區的必經中心,交通中心,這裡有到香港任何一個角落的地鐵路線.從各國來的人下機後也必須得從這裡往更中心的地方去.
(機場---香港站(市區):快線列車,票價:港幣100元)
第一次站在地鐵站內,我有些茫然,許多部電梯上上下下的一刻不停在運轉,許多的人在面前來來往往沒有誰停下腳步,香港的繁忙和緊張節奏很快就讓我有了第一輪的驗證.好在我出發前有了解過,我預訂的酒店地點位於銅鑼灣.也就是說我必須先找到去銅鑼灣的地鐵.可是站在錯宗復雜的地鐵大道上,我不知該往哪個方向去,樓上樓下的好幾層,走錯了那可真得跑斷腿,因為香港的地下交通太龐大,龐大的超乎想象. 我當然知道,路在嘴上. 於是我左顧右盼,看准了一位背著小坤包正急匆匆趕路的中年婦女,按我估計,這種年紀且目不斜視有目標的行走著的人一般應該是本港人而非游客,最起碼也是個熟悉交通的移民半港人.我快步迎上去,禮貌詢問,女士馬上收住急匆匆的腳步,仔細聆聽,當聽懂我要去銅鑼灣不知怎麼走,問搭的士是不是很快就到了的問題(因為我在想如果不是很遠的話,提著行李坐的士會可能會更方便些.所以才會在地鐵站問的士的情況)她微笑聽完,然後不是很順暢用一半粵語一半別扭的普話說:"不用搭TAXi啦,TAXi跑到那裡好遠好貴,你可以搭地鐵,好方便."我再問:那我該到哪裡去坐到銅鑼灣的地鐵?於是她向我指:你搭前面那第一部梯下去,再坐轉彎那一部,下到第三層左邊的就是了,你不要乘反了"我一聽都暈了.於是她干脆拉著我,走好長的路走到電梯前,站在梯口,給我指著,這下我就太明白了,連說謝謝.女士和善的擺擺手說聲:"吾該謝"又轉身急匆匆趕路去了.完全沒有我們在自己的城市遇到有人來問路時,那種油然生起的戒備感.怕被人撒迷魂藥怕被騙子盯上.其實這種心態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生存狀態,因為壞人和不法子多,所以人為了保護自己就產生一種防備心,對什麼都無法信任,怕受到傷害.想想這也是我們內地城市人們的悲哀.人與人之間沒有最起碼的信任是很可悲的.後幾天我問過很多次路,無論男女老少,一律都是熱情有加,無論他們當時有多匆忙,甚至在和朋友聊著天,或戴著耳機正聽著MP3,都會立馬停下來給我最詳盡的的指點,我在想,到底是旅游城市,市民素質普遍相當不俗,人人都表現一種自然的友善親和,從小節上,我們不難想象香港的治安實屬上乘,具有一定的安全度.才會令市民們有如此良好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對待既便是我們這樣匆匆的過客.二.的士穿梭於大街小巷的TATX,看起來也沒什麼特別,大部份都是紅色,但進去一看,你會發現比內地的出租車位置要寬敞很多,而且主駕駛座是在右邊.我們內地的則是在左手邊,估計這和他們的道路停靠和方向是相對應的,應該也算是個習慣問題,沒有什麼特別的我想,的士的起步價是15港幣.三.店鋪VS建築回酒店放下行李,我立馬迫不及待的換上舒適的鞋子,准備好港幣,出門開逛.酒店的位置相當理想,出來沒多久,居然就是鲷鑼灣中心,其實不用搭的士,如果懂得走的話在銅鑼灣地鐵站出來,到我所住的酒店走路也就十分鐘左右的事.只不過從不懂到懂都得有這麼一個過程.錢買經驗是最好的選擇. 和想象中的一樣,大街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大都市的一派繁榮生機即刻呈現眼前.街道旁林立的商鋪廣告,都是中英文合體,顯示國際都市的自然氣派.隨處可見的都是高聳入雲的商務樓.中心地段是以純商業為主,幾乎沒有住宅樓宇.四,交通VS街道
有聽很多跟團去香港旅游的朋友回來都說,香港不好玩,沒什麼特別的,而且街道破舊.道路擁擠但我覺得,雖然也算事實,但也是片面之辭,主要是因為他們行色匆匆,大多是跟團去只有兩三天待在那裡,沒有很認真的了解這個城市一些內在的東西,所以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的確,香港的街道很擁擠,有的可以說很破舊,甚至也沒什麼象樣的綠化.某些市政還不如內地一些城市建設得奢侈.但香港的繁榮事實和致力於旅游發展己經至少五十年了,想想五十年的建設,到現在這個地步,舊的也該舊了,破的也該破了.老的也該老了.但是香港人卻建設了一個具有時代氣息和貫穿城市東南西北所有據點給人以無限方便的偉大工程---地下鐵路。說它偉大,在於:讓人們不必雨淋日曬在嚴寒酷暑中等車,坐公車需要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以上的車程地鐵往往只需幾分鐘就到達目的地.大大的縮短距離提高的效力.人們也不必橫穿馬路冒著危險尋找一個又一個公交站點去坐車,地鐵實際是一個集方便,舒適,安全,高效為一體的現代化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地面上的小巴和公交車,也只是起到一個短程的輔助作用,在香港,雖然地鐵票價比較便宜,但卻是什麼人都會乘坐的,沒有貴族平民之分,在地鐵上隨處可見各國膚色的外國人,難道他們都沒什麼錢嗎?不是!理由只有一個,香港的地鐵己經令人覺得比自己開車更舒服更方便更安全.只要你沒買私家車,甚至有些中產階級買得起私家車的都不願買車,讓車成為自身的一個負累.坐地鐵出行是最方便實惠最舒適的選擇,每當看到地鐵到站,門一打開,無數人蜂湧而出,無數人有序而入,我想起了一句可以套用的名言:"如果我不在地鐵裡,就在地鐵站內等車,如果我不在地鐵站等車,就一定是在去搭地鐵的路上."一點都不誇張哦,地鐵是香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每天很大一部份時間都會是在地鐵站穿梭.
路面上的紅綠燈我也想提一下,很有意思,象個老古董,外觀有點古典,還會發出一種很搞笑的聲音,當綠燈亮行人可以行走時,會發出節奏不同的"當當當"聲,剛開始幾分鐘,會一直發出很急促的當當聲,仿佛在叫:"快點,快點,快點,催得行人蜂湧快步穿過去,"到最後幾秒時間快到時,會發出拖長音:當--當--當---仿佛象個有氣無力的老爺在恨那些落在後面的行人:"快--快呀--快呀---"每次吵得我都很不習慣.過個馬路頭暈死了.也許還是不習慣吧.我覺得那更令我感覺緊張和不知所措.
五.環境VS環保
如果要讓我說說對香港最心儀的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的說:當然是市容環境衛生.
無論行走在略顯破舊和擁擠的大街上,還是壯觀寬闊的地鐵站內,你能看到了永遠是干淨清爽的路面,緊然有序的市政設施.路面潔淨的仿佛就象水洗過,沒有一絲塵土飛揚的感覺.沒有碎紙片和哪怕是一些微小的垃圾及廢棄物,甚至找不到一處口水印或口香糖印跡.這在內地城市幾乎是個神話,因為我們在自己的城市隨處可見的都是口水印和清洗不掉的口香糖印跡,垃圾也是不小心就能見到.在香港也很就看到邊走邊吃東西的行人,和隨手亂扔雜物的不文明現象,在香港的街頭,看不到路邊肩挑或席地而擺的小商販,也就看不到隨便在路上買著吃的,吃完後亂扔垃圾的人.良好的生活習慣令這個城市增添了不少魅力,人也無形中顯得高貴文明許多.
注意到很多對不文明現象是在用罰款來規范的.諸如一些公共場所貼有:
隨地吐口水:罰款1500港幣
亂拉垃圾: 罰款1500港幣
在車上吃東西:5000港幣 等等.
香港生存壓力這麼大,誰都不想為一些平時稍注意下就不會發生的事損失金錢,所以罰款是最行之用效的手段,但香港又是一個注重人口素質的培養的地方,政府和媒體平時對環保宣傳也是不遺余力,
這些都從根源上提高了人們自我約束的思想境界,把環境衛生保護和杜絕污染當成人人有責的事,久而久之成為一種良好自然的社會風氣,讓大家都能生活在由自己創造和維護出來的優美/干淨/舒適的環境,享受最美的空氣,是多麼惬意的事情.這其實是很值得我們內地人借鑒和學習的.
六.飲食
由於香港是一個各國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也是令各國人趨之若骛的旅游勝地,所以在飲食方面相當多元化.無論何處來的人們,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能吃和愛吃的東西大塊朵頤.香港的街道上有很多相當不錯壽司店.裡面的壽司制作得相當精致,色彩誘人.令人隔著櫥窗就垂涎欲滴.喜歡日本料理類的人到港後一定不要忘了品嘗香港風味壽司.
對我們內地人來講,香港的飲食口味和我們也很相類似,味兒重,佐料多,有辣和不辣的口味供挑.套餐價格有28--百元以內可選擇.可以說無論誰來到香港,吃方面完全不是問題.總能找到你愛吃和想吃的東西.
七.菜市場
菜市場永遠是一個擁侪嘈雜的地方,就算是香港也不列外,五花八門的鮮菜副食品琳琅滿目的擺滿高低錯落的架子,家庭主婦及煮夫們四處張望挑挑檢檢.但少了我平時所知的討價還價,業者報了價格,購買者只需看看菜的好壞,鮮度合不合意,然後稱了付款就走.我在想,可能是因為香港人都不喜歡討價還價,一般報的都是實價,賣的就是一個方便.這種經營方式大大減少時間的浪費,這其實和港人惜時如金的生活方式是很合諧的.
八. 物業公司及地產
只要房產火暴的地方,就會應運而生這類物業公司.很多發達城市的物業公司門面都相類似,無非都一間不大的店鋪,一律玻璃門楣裝飾,玻璃窗上貼滿房產信息.令人站得很遠就知道是經營房產的所在.香港也差不多.但是湊近一看,價格之高實在令人咋舌.單身公寓類的,20到50平方以內,最起碼的售價都是百萬元以上.100平方左右的二房或三房居室就得四五百萬元以上.如果超過200平方,那更是一千或幾千萬元以上,不知在哪封頂了.想想都覺得可怕,象我們這樣的平民百姓,若沒有很大的經濟收入,是根本無法在香港這種地方立足的.在內地我本來覺得自己還蠻好,可是一看到這裡的生活及房價,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個窮人.好窮好窮的人.
九. 公交站點與公交秩序
留意過香港的公交站台情況,覺得滿遺撼的,這裡的公交站牌似乎也太破舊了,而且花花綠綠,在美化城市上沒有起到一個良好的作用,反而看起來有些礙眼.不知香港市政為什麼沒有注意這方面的建設.還是說,真的把路面公交當作交通輔助,更重視地下鐵路建設而忽略公交站台對城市的影響?但在站台上,我看到一個很喜人的現象,就是人們在等公交車的時候,居然能自覺排起很長的隊伍,就算站台狹窄難以容身,也照排不誤.當車輛緩級駛來,人們安然有序不緊不慢一個接一個的上車,完全沒有擁擠和搶位置的現象發生.
這令我很是欣賞和佩服香港人.這種自覺有序的良好風氣絕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他們在內心就把先來後到的觀念形成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固化於形動.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舒暢和公平的事.而我們內地,只要車輛一來,大家不管男女老少,蜂湧而上,不管死活的統統往上擠,弄得誰也不好上,還增加了小偷作案的機會.上車後大家就是搶著找座位,生怕落後了就得站著.想到這,我內心感歎,香港的外在建設雖然舊一點,但人活在其中卻心安,活得很有安全感.活得惬意.如果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我夢想成為香港一份子,享受這裡人文帶來的心靈舒暢.
十. 郵政局我覺得我這個人是屬於對新鮮事物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一試的人,畢竟是第一次來香港,這裡是一個和內地怎麼說都有一些差別的地方,我總想把這裡的一切和我在我的生活中所經歷的一一對比,找出不同點.於是樂此不疲的每個場所都要去看去了解一下.無形中增長了不少知識面.
香港的郵局和內地的叫法不一樣,不叫郵電局而稱之為"郵政公署"這個署的含意我還是有點了解,因為看過許多港片,都把"局"叫作"署".比如公安局派出所,這裡稱之為"警署" 這類場所,外部牆裝飾一般都會設計得很莊重,一看就知道是公家辦事的場所,我這次是進到的是旺角郵政署.裡面的裝修也是深綠色,和內地差不多,但感覺裡面稍嫌老氣橫秋,加上滿目的繁體字.怎麼看都象個老古董,一看就是那種中國味很濃的老式辦事場所.反而不如內地一些城市建設的現代化.我猜這肯定不是近幾年的修建的.是一直在沿用下來的公署場所之一而己.為了了解這裡的郵政價格,我把給朋友買好的禮物打包好去郵寄,在這裡寄東西,名字一般都得填上中英文兩種字體.價格超貴.保價500元的禮品寄到目的地,收去我一百多港幣.
十一. 時尚精品賣場VS商場
香港是購物天堂,此次我一個人大街小巷的一路逛過去,才知果然名不虛傳.這裡有許多幾層以上的集中精品商城,裡面都是一小間一小間組成,每間售賣的都是各種時尚小物件,服裝,鐘表,鞋襪皮包,或是裝飾類的東西應有盡有,琳琅滿目,著實令人眼花缭亂.價格不算貴.購物環境也不錯,主要是物品排放整齊,玻璃櫥窗擦拭得不染一塵.慢慢邊走邊看,很是惬意.
無論是大賣場小賣場,裡面的營業員大部份都能夠掌握至少三種語言,英語,粵語,普通話.只要進去逛,他們見到你首先會以英"HALLO"打招呼,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港人大部份都能熟練掌握英文和本土母語,但很少有能流利的說普通話的,年紀大點的人連聽都聽不懂。和我們這樣的內地游客交流,遇到普通話不好表達的,他們會很自然的用英文單詞代替。好在這些我還能簡單聽懂一些,購物時交流起來還沒有太大的問題.
十二. 酒吧
我所了解的酒吧,都是閉門經營的,外面的人看不到裡面的情況,喧囂也好,暧昧也好,都與路人無關.而這次我所了解到的香港酒吧間,卻與我以往所見不同,這又增添了我的好奇心.於是膽大心細的我,決定淺淺的感受一下.我去的是赤柱酒吧一條街.這裡沿街一溜過去,居然全都是那種敞開著門經營的特色酒吧.從門面看,面積都不是很大,燈光昏昏暗暗,只看到門口淺一些位置的一些情景,大都是在敞開的門一側,擺著一個橢圓形的大吧台,吧台邊上一排整齊的高腳椅.酒櫃裡的洋酒琳琅滿目,吧台頂部的酒杯器皿亮晶晶的懸在那裡,我出來逛的時間是晚上八點左右,酒吧內己有一些早到的客人,三三兩兩,淺飲低酌,更多的好象都是一些老外,也許這樣的酒吧本來就是借鑒國外飲酒文化,邊看著街景邊飲酒其實也是一件蠻惬意的事.此時我又不能在門口一直傻站著,於是干脆鼓起勇氣,走了進去.
我挑了個最靠門邊的位置,坐下來,掃了一眼門楣深處,裡面好象沒什麼人,更沒見到一個女人,我有點心虛,怕別人以為我一個人寂寞把我當成獵物,其實我只是想感受一下這裡面面的氛圍,滿足一下好奇心.於是我目不斜視,免得誤導人.我注意到裡面不光有洋酒,還有那種調的酒.我對吧台服務生說我想來杯淺些的,於是他指著酒單上一行叫做"聖潔的微笑[HOLY SMILE ]"問我是否可以?我一看價格,幾十港元,還行,於是再問他裡面加的是什麼,他告訴我說:"只是一些白葡萄酒、蛋清、濃乳、檸檬汁、糖漿、冰塊等等,是很好喝的女士酒."於是我這才放心的坐在那看著他調.這是我第一次看著別人調酒.一會兒,酒調好了,顏色在燈光的映稱下還真是迷人.沒想到口感也蠻溫和.我在喝的時候,眼睛趁勢又掃了一下門裡面,沒想到剛好和一個看起來象美國人的年輕人目光相遇,我嚇一跳,正要逃開眼睛,哪知他很大方的舉起自己的酒,向我笑著作碰杯的姿式.我心想,慘了,IdonIdon't speak english,快逃吧,在別人不知我底細前溜之大吉.免得出洋相.反正我己進到過酒吧了.於是,我假作鎮定的也和他微笑舉杯後,把本該小口淺飲的酒,幾口就喝光,付帳走人.單身逛酒吧的體驗算是取得圓滿成功.
十三. 金融VS金融場所
香港的銀行分為:渣打銀行
花旗銀行
東亞銀行
匯豐銀行
恆生銀行
民生銀行
印度國家銀行
香港國際銀行
何蘭銀行
中國銀行
德意志銀行
南洋商業銀行
街道上最常見的就是前五類國際銀行.後面幾個偶爾有看到,但不太多,分部不太廣.也許是我還沒把香港走全吧.總之內地常見的幾大銀行比如: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商業銀行.在香港都不見蹤跡,唯有中國銀行看到兩次,工商銀行看到一次,但好象都好小,小得好象要倒閉的樣子.如果來港旅游的人帶卡來消費,最好持中國銀行的卡.這樣可以不收手續費.但是如果要消費的話最好還是換了港幣才過來,或者在香港換港幣使用.香港的街道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換幣機構.
可能很多是私人開的.而且隨處可見.總之還是蠻方便的.
未完:下篇---- 香港各大景區游後感
(銅鑼灣街頭)
(銅鑼灣街頭)
(香港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