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春節消費高峰將至,人們使用銀行卡的次數也將“水漲船高”。不過,針對日益猖獗的銀行卡犯罪,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張智敏處長在昨天參加東亞銀行作為首家外資銀行加盟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的簽字儀式上提醒持卡人,春節期間使用銀行卡也要提高警惕。
■事件國內銀行卡犯罪一年損失資金上億元
據張處長介紹,初步計算,目前因為銀行卡犯罪一年帶來的損失已經超過1億元。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犯罪分子的“花招兒”也越來越多。張處長詳細舉出了目前犯罪分子比較常用的三大“騙術”。
一是犯罪分子在ATM機的出鈔口設置卡子一類的障礙,或者在ATM機的讀卡部分設置裝置,這樣持卡人在插卡、輸入密碼等正確操作後,卻沒有鈔票“吐出”。其實持卡人的錢正是被這些障礙物擋住,如果持卡人此時離開,躲在暗處的犯罪分子將很快取走現金;二是在ATM機上端放置攝像儀器,以竊取持卡人的卡號和密碼,然後制造假卡,通過電話或網上銀行大規模劃款。去年底在上海街頭,就曾發現ATM機旁邊有小型廣告欄放置,後發現在廣告欄內隱藏的正是小型攝像機;三是犯罪分子實施技術含量較高的犯罪。犯罪分子先用假身份證辦一張真的銀行卡,然後在網上銀行前後測試連續卡號,在五六秒內破譯其密碼,然後制造假卡,通過網絡進行轉賬劃款。張處長強調說,對於這些犯罪,持卡人一定要仔細甄別,發現有異常後及時通知發卡銀行。
■追緣銀行卡犯罪為何呈上升趨勢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資深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馮炜權認為,除了持卡人自身的安全意識外,更重要的問題是磁條卡技術自身的缺陷,犯罪分子可以很容易地通過設備盜取磁條上的資料,再復制到新的卡片上,而這已經構成了銀行卡犯罪的主要因素。
張處長還強調,由於國際上都在普及EMV的安全認證,磁條卡將逐漸被智能卡(即芯片卡或IC卡)所取代,一些國際上專門針對磁條卡下手的犯罪集團也出現了向中國內地轉移的趨勢,已發現的犯罪集團主要來自於香港、台灣、東南亞。
據悉,近期我國境內已接連發生多起外卡欺詐交易案件,使我國收單銀行蒙受了資金損失。種種跡象表明,一些境外偽卡犯罪集團正在我國內地部分大城市流竄作案。而全球銀行卡犯罪案件也愈演愈烈,最近的一次全球性危機發生在去年2月,一名電腦黑客通過第三方處理器非法闖入MasterCard和Visa兩家組織在全美的500多萬個賬戶,盡管黑客未利用包括信用卡號碼在內的所有信息進行任何惡意行為,但事件本身依然加劇了人們對電子貨幣使用安全的擔心。
■解決中國6億磁條卡將“變臉”IC卡
據悉,歐洲從今年起,將逐漸普及EMV安全認證和智能卡,亞洲的這個時間在2005年,而我國目前正在完善北京、上海等地市場對智能卡的受理環境,這個工程將於2006年以前完成,以便於手持智能卡的國外持卡人能在國內順利刷卡。據透露,目前央行正在制定中國金融IC卡的規范辦法,而已探討多時的《銀行卡管理條例》也有望在今年出台。
既然全世界都在推廣智能卡,那麼我國目前存在的6.13億張磁條卡是否也將大“變臉”?張處長表示,中國普及智能卡現在並沒有明確的時間表,這主要是由於一張IC卡的成本在40元人民幣左右,成本較高,而且目前國內的一些POS、ATM機並不適應智能卡的技術要求,也需做出調整。如此浩大的一個工程,還需穩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