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2年開始,公園管理處對黃石公園采取“以火管理”(Let it Burn)的政策,只要不是人為因素造成,且不危及人的生命及財產,園內的巡邏員都不干涉,讓它自生自滅。
森林火給整個生態系統帶來的好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要算營養物的再循環了。如果沒有森林火,這裡的許多物種有可能會慢慢“餓死”。有些地區經歷了兩 個多世紀的堆積,平均每半公頃土地就擁有45噸干燥物質。它們越積越厚,使原有生物群落很難發展與更新,新的物種更無插足的余地。一場大火過後,把土地裸 露在陽光之下,黑灰大量吸收了太陽的熱能,成為催發種子的最好溫床。火舌在燒毀野草和灌木的同時,也吞噬了妨礙植物生長的病蟲害以及有礙植物發芽生長的化學物質。濃煙覆蓋在臨近的地區,也可以殺死森林中的一些病原體,因此間接保護了沒有過火地片的森林。熾熱的大火還烤裂了巖石,又為一些喜愛陽光的拓荒樹種 開辟了道路。火所燒毀的一切,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並非浪費,只是物質和能量轉換的一種形式。
在自然演化過程,生活在黃石國家公園的很多植物和動物,已經適應了間歇周期較長的大火,甚至其中有些物種,還必須以火來保證它們的生存和繁衍。例如扭葉 松是黃石及其周圍國有森林中的主要樹種,它喜歡陽光,生長迅速,能適應周期性的野火。但這種樹的幼苗不能在濃密的樹陰下成長。如果沒有森林火為其掃清道 路,則喜歡在樹蔭下成長的冷杉、雲杉等植物將成為優勢群落,甚至取扭葉松而代之。據科學家的研究,扭葉松為了適應間歇野火的環境,具備一種特有的“生態策 略”,即成熟的扭葉松都生長有兩種球果。一種是開放性的球果,每年都隨著球果的成熟而把種子散落在地上。但由於接觸不到陽光,大多數種子無法發芽,只有樹冠遭受病蟲害或者被大風吹疏的時候,才有少數種子可能萌芽成活。但扭葉松還有另一種球果,被樹脂所封裹,需要113℃的高溫才能溶化。而在寒溫帶的黃石高原上,只有森林火才可能達到這種溫度:這種球果是為了等待這樣的時機而可以在樹上呆上一二百年。再說,森林火把一切化為灰燼的情況並不多見,一般只是使森 林稀疏一些,為生物的“新陳代謝”和“推陳出新”創造條件。就像狼追捕北美馴鹿一樣,森林火只吞食那些軟弱有病的、不太適應的,或是運氣不佳的植物。而這 些死裡逃生的強者,卻擺脫了許多競爭的對手,獲得了充足的陽光、營養和水分而成為天之驕子;它們既為樹木更新提供了樹種,又為耐蔭植物充當了涼棚。大火過 後的第一個春天,黃石公園第一批扭葉松、黑松和其他幼苗就陸續破土而出。新的綠色生命迅速沖破了灰暗的過去,又—輪持續幾個世紀的循環開始了。有朝一日, 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又將成為這裡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