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灣金門迎城隍,為慶祝浯島邑主城隍遷治335周年,兩岸來金共享盛舉。除了浯島城隍及後浦四境宮廟外,跨海遠來的兩岸宮廟的神明及藝陣也一起陪同繞境,繞行路線依循著傳統的(香路)進行,今年繞境的訴求是回歸傳統,找尋正宗古早味。欣賞到了最傳統、最精彩的藝陣,有藝閣、人力抬蜈蚣座、打花草、公背婆、神將、南管、舞龍舞獅、十二婆姐等。
2015年5月29日拍攝於台灣金門
每年農歷四月十二日,家家戶戶自動向自己的境主處會合,除各廟宇都有的旗、鼓外,還會有各自擅長的演出。每一位參與人員,會尋找陣頭中自己適合的位置幫忙。可以說居民是傾力而出的參與迎城隍。
人力抬蜈蚣座,剛開始看到我以為是條龍。一條木頭連接的長蜈蚣,每節上面坐著一個小朋友,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公背婆
神將
這兩位神將一位周倉,一們關平。這是關帝廟裡關帝的兩位左右護神。
三太子,由於闵南地區漁民居多,所以他們信封海神的比較多。
無極天金母。
戰童-神明的代言人。
在西方宗教中有靈媒角色,在中國道教裡則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戰童,扮演神明訊息的傳達及神明與信眾之間的溝通。每一位戰童代表一位神明在廟會進行中的參與,他們透過肢體語言、服飾等表達神明的親臨。
以禮相接待,巡境過程中,沿途所經之廟宇會擺設香案於廟前,並有戰童代表迎接巡境隊伍,當巡行中的神明戰身到來,便會有鞠躬作揖的禮敬畫面。
十二婆姐。
舞龍舞獅。
巡游彩車。
來自大陸及台灣的信眾,拿著點燃的香,虔城的跟著城隍爺神駕,他們說這樣可以獲得庇祐。
巡游隊伍裡還有島上的各個學校的陣營,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
金門迎城隍可以說整個金門島上的人都參與在其中,所有的學校全部放假,島上的支柱企業金門酒長也是全廠放假參加迎城隍,就連他們的縣長也隨巡游隊伍走街竄巷。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這樣的民俗活動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這一代可能在小時還能看到或參與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民俗活動,但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留給他們的又將是什麼呢?民俗文化需要傳承不能只是一句口號,只有全民參與才能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