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上記錄顯示,三年前的二月初,我剛從台南回來,正好趕上過春節。
三年後,台南和高雄不久前經歷了6.7級地震,很多家庭都無法新年快樂了。可惜啊,台灣可是個很意思的地方……那明明是從大陸過去的“外省人”,在日治時代基礎上構建的現代社會;但如今大陸人去了,卻總感到濃濃的人情,或曰鄉情。或許所謂情分,就是相互的念念不忘吧。

那年春假,先去台東再去台南。據說,到了台南才能看到真正的台灣,它是近代以前的台灣中心。台南市1627年荷蘭人在此建“熱蘭遮城”,成為台灣首個城市。1684年清朝攻取台灣,明鄭滅亡,後來在台南設台灣府,台南遂為“全台首府”。2010年底,台南市和台南縣合並升格為“直轄市”。在台東火車站買票時,沒有最快從到台南的車,售票小姐建議先到高雄,再轉車到台南。猶豫了兩秒,旁邊的伯伯告訴我,他也要去台南,在高雄轉車沒問題,那是大站,有很多車到各站去。在高雄下車,他特地招呼我一起走:“不用出月台,直接到對面坐區間車,上車再補票。 ”出站,仰頭看 台南火車站 ,雖與現在很多龐大的車站機場相比,它就是個火柴盒;但建於100多年前,是國定古跡,拱形門廊窗戶的西洋設計,現在看來,也是復古有趣。此前區間車上,坐我旁邊的一家人,見狀以為我不識路,便熱心地跑過來教我怎麼走。男主人聽說我要去北華街,很高興地說,他從前念的高中就在那。這裡沒有陌生人。民宿,老屋……

作為“說走就走”黨,出發前找的幾家民宿都客滿,最後刷到剛修繕開業的 “外婆家 . 夢月居” 。照片裡的客廳,書架、鋼琴、沙發、圓桌、吊燈、木樓梯既有歲月味道,又光潔如新,是書香門第老宅的氣場。在市中心附近的老城區,到主要的古跡完全可以步行。價格也相宜,房間只要1400台幣。

坐計程車到了老城區小巷口時,還將信將疑,直到看到靠譜的門牌,按門鈴,看到女主人林小姐友善的笑容,再踏進房子裡,聽她介紹不到一分鐘,就覺得很慶幸,能住在一所有記憶有愛的房子裡。
這棟三層小公寓,是林小姐的外公外婆故居,母親和舅舅們也在這長大。家中各種用品完備,還擺放著老先生幾十年來在教育界的獎座、家人各時期留影。修繕老宅的過程,林小姐還專門做了本紀念冊。與旅人分享這些記憶,似乎不失為紀念家族的一個好方式。台南在08年掀起了老房子改造風潮,不少老房子被改造為餐飲、藝文、服務、零售、住宿等經營模式,並成為台南在古跡與美食外的一大看點。由老房子改造的台南民宿,也予人不少驚喜,比較有名的有 謝宅(沒錯我是沒訂到啦)。以下為好友Sas提供的 謝宅 圖片


謝宅位於台南中西區的小巷內,也是由幾十年歷史的私宅改造而成。各種物件的設計色調都力求保留原貌。其中棉被、榻榻米、竹子、磨石子和蚊帳,還專門找來幾位八十多歲的老師傅,以傳統技藝制作。屋裡居然還種著一棵楓樹,共生的關系很妙。


府城,晃蕩……

如果你看到這裡,馬不停蹄的晃蕩就開始啦。我晃蕩的范疇主要是台南府城。台南府城始建於1723年,共有城門十四座。日治時代城池漸毀,部分城牆原址新建現代馬路。城府范疇主要在現今中西區西門路以東,及附近的東、南、北區的小部分。

到達的傍晚,從北華街出去,沿著忠義路,一直走到台南市中心、七條主干道指向的圓環——湯德章紀念公園。走在北華街上,巷子裡就有庵。沿路每隔一兩個街區,就有古老的廟或教堂。不少巷弄裡有日式老房子,新式餐館酒店的招牌,不少是豎排手寫體,而霓虹燈映襯著這一切,居然相當和諧。走在台南市的騎樓下、十字路口,隨時都有身在大陸南方(比如廣州、廈門、武漢)老城區的錯覺。

經過 台灣首廟天壇。台南的廟宇建築精致整潔,香火鼎盛,但人們安靜各行其是,自有一種莊嚴氣場。也許臨近春節和正月初九,長長的燈籠串聯著,連著幾條巷弄,四通八達地一路延伸到不知哪裡。台灣首廟天壇,位於台南市忠義路二段84巷16號,原稱天公埕。供奉主神為玉皇大帝,同祀斗母、三官、南斗、北斗、張天師、聖母、觀音、 三清、關聖、文昌、岳武和延平郡王等。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在天壇原址祭告天地。每年農歷正月初九,即於天公埕西設廠舉行玉皇上帝聖誕慶典。

出來走過氣象博物館、太平境教會,就到湯德章紀念公園、台灣文學館了。
台南真的給人各種驚訝。比如在市中心這麼有商機的地方,不但有紀念二二八犧牲者的湯德章公園,幾年前搬出的市政府大樓,也在修繕過後用作 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館的所在,原是台南政府。修復時的部分牆壁仍保留著,如今作為展覽的一部分,而這,也是一段城市歷史。展示廳除了資料物件展示,還運用了投影、聲效等多媒體手段。走廊有復古的套椅和茶幾供參觀者休息。志願者阿姨帶著小朋友來上班,她們也在看聲光展覽,但很主動告訴游客怎麼用,並自覺讓出位置,倒讓人有點不好意思。

偶爾也晃出府城,走到安平這是台灣的歷史拐點……

荷蘭人攻占台灣後建起的安平古堡,如今附近街道,是一片鮮艷熱鬧,建築和招牌像是中日混血的,而古堡是西洋樣式,這一切混搭又和諧。在安平古堡博物館、樓外、瞭望塔等各處看了很久,古跡保存和展示得不錯。就連鄭成功跟荷蘭人的停戰協定,現在看來,劍拔弩張後的樸實口語,生活感十足。

咦,要不要點開讀讀?古堡走廊一邊放著鄭成功的像,另一邊則荷蘭首領揆一。忽然有點明白,為何台南人魏德聖,會具備不同民族的視野和歷史觀、想拍《台灣三部曲》。在台南,不同的文化碰撞太有趣啦,這本身就是絕佳的史詩素材。先前在台東時,巧遇老家在台南的陳先生,他正環島准備家族團年。翌日專門從台南新營開車過來,還抱歉說只能送我到安平古堡,一路上介紹了各條街道特色和小吃。陳先生采購了些台南老字號小吃,臨走塞給我“矮仔成蝦仁飯”和“再發號”粽子,雖然帶著去閒逛有點麻煩,但盛情難卻,還是收下了。不料,它們看似平平無奇,後來打開居然好吃到哭,不愧是本地人懂行的地道美食啊。

矮仔成蝦仁飯,看起來就是寡淡的米飯+蝦仁,但吃了一口,就覺得毫不簡單。用柴魚高湯泡煮的米飯,拌上少許蝦醬,干濕度正好,回味無窮。蝦仁是安平特產火燒蝦,剔除腸泥,再用豬油炒得微焦,寥寥幾個,也鮮甜無敵。陳先生采購自海安路一段,這是家創始於1922年的老店。飯飽,無目的旅行癌發作,就沒去不遠處的安平樹屋,也沒去億載金城,而在附近的中興街、延平街閒逛。門牌是某街某巷幾號某宅的尋常人家,街區裡不時出現廟宇和祠堂,偶爾有小朋友騎腳踏車經過。老巷弄靜逸,甚至能感到海風的微拂。在台南,各旅游點外都有地圖告訴你身在何方,周圍還有什麼景點可看。而旅游線路“台灣好行”88、99路車候車處就在旁邊2-10米遠,車資也很便宜。

於是坐“台灣好行”88路車,到赤坎樓,再去看附近的大天後宮,穿越回府城。
沿著老巷弄,看到各種小吃店,還有把古戲台改成的家庭居室,台下則是機車車庫。從永福路到中正路,吃了某著名米糕,看了規模恢弘樣式混搭的土地銀行、林百貨。

台南土地銀行

林百貨土地銀行是建於1937年的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是法定古跡。采用埃及神廟柱廊形式,細部裝飾夾雜有美洲、印度與日本風格。入口不設在轉角立面,而隱藏於廊柱後。林百貨始建於1932年的台南摩登地標。我去的幾個月後,即2013年中已修復開放為古早味文創百貨。

孔廟走到山林事務所,在市圖書館樓下的小院子大樹下小憩片刻。附近還有據說求月老很靈的重慶寺。隔著友愛街就是孔廟,雖然傍晚主殿已關門,倒是可以在庭院和外面公園廣場溜達一圈。台南孔廟是全台灣建成的第一座孔廟,清初是全台童生入學之所,又稱全台首學。孔廟對面是 府中街,走進去果然復古文藝,有各種小攤小店,不冷清,但人也不多。看到三家店面連在一起,分別是玉石茶具店、咖啡館,以及一家名為“老爸的情人”的古董店。老板正招呼朋友,介紹說那是他、哥哥和爸爸的店,十分有趣。


經過據說別有洞天的“窄門咖啡”,碰上周三休息,就逛了隔壁賣紀念品的“嬉春閣”。台灣的文創紀念品都看得出用心,價格也不算貴。一位設計師過來跟店長聊天,他有給台北故宮博物館設計紀念品,那天剛從京都回來,也說京都跟台南很像。但必須承認,這台南府城我當時真逛得稀松隨便,城門廟宇不求甚解,路線也是信馬由缰。有興趣的朋友,倒是可以看看王浩一先生的“府城漫游四書”。

臨離開台南的上午……

民宿的林媽媽來了。原來她們打算回台南鄉下玉井過年,但為了我這位客人,推遲了行程。
這一切,林小姐都沒告訴我。她回來時,還帶上老字號豆花給我做甜點,說已看過火車時刻,我可坐12點半的班次回台北,而她會用機車送我去車站。我當然謝絕好意,怎好再麻煩她中斷打掃,特意送我呢。所以,每次在台灣,總有“運氣不錯”、人品爆棚的感覺。一路遇到善良熱心的人,讓人驚訝之余,正能量又瞬間充滿。所以,每次在台灣,常有戀愛的錯覺,而每次離開就像失戀啊,好不願跟這記憶分離。台灣反而成了一種鄉愁。

一晃三年。前不久,台南遭逢地震。林小姐很快在fb上報了平安,台南市區房子安好,只是玉井老家內部有些東西碰毀了。萬幸……然而,我能做什麼呢……翻出在草稿箱裡躺了三年的圖文,稍事整理,然後不費勁地說一句:天佑台灣,天佑台南?天佑台灣,天佑台南……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