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赴香港訪友,順便逛逛彌敦道上的旗艦級樂器行,從一樓到三樓,排滿了各色各樣的吉他、貝斯、鼓組、配件......,品類之佳、搜藏之廣,在在遠勝台北的樂器行。贊歎之余,不禁羨慕:論搞樂團的條件,香港青年的“軍火庫”看來是比台北稱頭多了。
我把這樣的感歎告以香港友人,他搖頭笑道:香港年輕人才羨慕台北呢!台北有這麼多的live house和音樂節,音樂人天天有機會上台,樂迷天天有節目可看。香港非常缺乏讓年輕音樂人表演的live house之類小型場地,絕大多數的搞團青年都只能在練團室裡過過干瘾,並沒有站上舞台“接受群眾考驗”的機會。相較之下,台北的“live house場景”,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環境呢。
"Live house"這個詞匯應該怎樣翻譯才好?它不是“夜店”,不是“歌廳”,“音樂酒吧”太俗艷,“搖滾屋”又未免剛猛過頭了。近年官府文件提及此等場所,為表尊重,多以“音樂展演空間”名之,雖不盡合意,庶幾近矣。簡單講,live house是小型音樂演出的場地,小者不過容客數十人(如南海路‘南海藝廊’、新生南路‘女巫店’、師大路‘地下社會’),大者可達千人左右(如基隆路汀州路口‘The Wall’、華山藝文特區‘Legacy Taipei’)。它們既不如“夜店”妖娆,也沒有“歌廳”妩媚。live house的任務清楚簡單,便是讓音樂人登台演出。
在不算太久遠的1990年代,"live house"這個名詞是帶著濃濃“地下”氣味的。起初,那些寂寞地搞著搖滾的青年一律被稱作“地下樂團”,他們的歌,自然就是“地下音樂”了。這個名詞籠照著祕密結社的色彩,彷佛注定與“流行音樂”的世界無關,只能是一小撮“邊緣人”的“邊緣事業”。那年頭,live house是秘教的神龛,是徒眾聚拜的聖殿(曾有一家傳奇的live house就叫‘聖界’,多麼貼切的名字)。整座台北城,寥寥幾間live house,也像黑幫的堂口,收留多少自覺“地下”的倔強靈魂。那時,只要麻辣的電吉他破音刷下去,大鼓踏板一踩,便足以讓全場饑渴的樂迷瘋狂,他們未必在乎今夜演出的是什麼團,唱的是拷貝國外樂團抑或自己創作的歌,重要的是那種“相濡以沫”的邊緣氣氛。
2000年之後,音樂工業大崩盤,唱片銷售量和1990年代的顛峰相比,整整跌掉九成。音樂工業不再是娛樂工業的“火車頭”,相反地,它變成了娛樂工業體系看似無足輕重的環節。音樂這個行業最重要的營收來源,被迫從“唱片銷售”轉移到“藝人經紀”和“活動收益”。在這波“大崩壞”之中,唯有“現場演出”場景“逆勢成長”,而且愈來愈熱鬧。如今在台北,每天晚上都有風格各異的原創音樂演出,每家live house也都有自己偏好的風格路線:搖滾、民謠、爵士、電音,不一而足,而且演出都有一定水准,這是十年前難以想像的。
僅以搖滾演出論之,如今即使是二十郎當的學生樂團,台風、技術、作品成色,平均來看,都比十年前進步太多。1990年代中期以前的台灣樂團現場,大多仍以“翻唱國外樂團”為尚,看客也往往依“翻唱技術”的良窳評判樂團檔次,誰要是演唱“原創歌曲”,多半捧場者寥寥,場面冷清尴尬。如今情勢逆轉,一個樂團若是沒有自己的創作,只唱拷貝歌,不光在live house的圈子會被同侪看不起,觀眾也不見得願意付錢去看這樣的演出。“原創音樂”變成了所有樂團的“預設條件”,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進步。
有句話說:搖滾這門藝術的生命,起碼有一半是活在舞台上的。Live house的存在,便是另外那一半生命之所托。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人講“地下音樂”這個詞匯,而改稱以“獨立音樂”──獨立也者,不靠大公司行銷企劃包裝,不靠企業金主挹注,從創作、演出到制作,一切自己來,或許條件拮據,玩不起大公司的“排場”,卻可以對作品、對自己,擁有絕對的主見,穩扎穩打,厚植實力,累積屬於自己的群眾。一旦天時地利人和,也有機會躍升“地上”,成為萬人矚目的新星。近年橫掃青年世代的張懸、蘇打綠、盧廣仲,都是從台北live house場景脫穎而出,靠創作、演出的獨特魅力,以“獨立”精神進軍“主流”的成功例子。
然而,台北的live house場景盡管熱鬧,“營業額”仍然有限,所謂“獨立音樂圈”,也還遠遠不到“產業”規模,更像是“手工業”的狀態。live house的經營者,撐得都很辛苦,都得靠過人的熱情去面對重重困難。相關法規對“音樂展演空間”的定位並不清楚,稅賦層層盤剝,管區動辄開罰。近幾年公部門對“文化創意產業”念茲在茲,“流行音樂”成為個中重點補助條目,官民溝通較諸以往確實有進步,卻仍有許多障礙需要上下一心,共同克服。Live house場景代表的是最生氣勃勃的、最應珍視的“民間文化土壤”,公部門願意挹注資金獎助樂團創作、舉辦各種比賽,當然不是壞事,然若能花點工夫,協助排除各種政令法規造成的困難,或許更能“正本清源”,讓音樂環境健康成長。
台灣流行音樂之所以能在過去二三十年成為我島最重要的“文化輸出”,深深影響華文世界數以十億計的聽眾,除了相對開放的文化環境、相對健康的市場機制,也不能忽視那始終在生存線附近掙扎,卻蘊藏無窮生機的“live house場景”。假如有人初抵我城,希望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體驗台灣創作音樂的精華,我會請他選一間live house:“The Wall”、“河岸留言”、“Legacy Taipei”、“女巫店”、“地下社會”......,然後請他做好心理准備:在台北的live house看團,是會上瘾的,記得養足精神。夜色正好,那些美麗的噪音,才剛剛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