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11月14日)
我乘坐當班飛機順利的在當天下午5點鐘抵達了台北桃園國際機場,為為期9天的寶島之旅拉開了序幕。台北一共有兩個機場,桃園和松山,前者比較遠,後者離市區較近,但機票價格也不菲,尤其是直飛的航線,所以以經濟原則選擇機票的話大多抵達台北桃園機場。
台灣是中國至今唯一一個沒有統一的省份,所以前往台灣要辦理通行證和入台證。前者比較方便,和港澳通行證辦理流程一樣,而且辦證價格也比港澳要便宜,只需50元即可。就是入台證麻煩一些,它需要通行證辦好以後在指定的旅行社辦理,需要填表,證件和照片以及擔保人(學生可以直系親屬作為自己的擔保人而無需出示存款證明)。而且台灣至今保留其自己的貨幣制度,在全台灣通行貨幣為新台幣,新台幣是相對於舊台幣而言的,它是在1949年國民黨統治當局為處理當時惡性通貨膨脹而采取的停舊發新措施的產物,並沿用至今。
人民幣與新台幣的匯率穩定在1:4.5上下浮動。可在大陸中國銀行電話預約提前兌換,也可抵達桃園機場後兌換,桃園機場有好多銀行櫃台辦理貨幣兌換業務,只是每次要收取30台幣的手續費。由於台灣的商品物價比大陸要貴個2-3倍,因此建議一次性兌換與3000元人民幣相等值的新台幣,而且台灣金融系統較為發達,大陸的銀聯卡可以充分利用,從而免去交易過程中產生的中間費用以節約成本。下文和後文除作特殊說明外,貨幣均已新台幣計價。
到了機場驗過了關之後就可按照機場大廳的指示牌走到機場大巴處乘坐大巴前往市區,(費用125台幣)大概一小時的車程,大巴把我們帶到了終點站台北火車站。
台北火車站是全台灣最大的集散地,它是集台鐵,高鐵,捷運(即台灣地鐵),和轉運站(即大巴站)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正因為如此,初次到達台北車站有一種找不到方向的感覺,極易走失迷路。但火車站的造型卻是四方四正的,子要找到一樓華麗的中央大廳就可以了,車站的南面就是橫貫台北的忠孝路,北面是市民大道,只要之前查過地圖,做過攻略就不會找不到方向。而且台北車站可以說是我二次游台北的中樞地帶。
出了火車站就快馬加鞭的趕到之前預訂的飯店安置行李。飯店名叫獅城旅店,標間價格是750台幣/天,設施是相當的簡陋,只因為它鄰近台北車站交通便利所以選擇在此入住。從火車站西北出入口出來過了過街天橋,沿著市民大道向西走,走到第一個T字型路口那個就是太原路,再沿著太原路向北走一個路口就找到了華陰街,獅城旅店就在你的左手邊,右手邊是遍布全台灣的7-11便利店,現在在香港也很常見。而且在台灣,尤其是在旅游的地方一定要充分利用好7-11便利店,因為不僅方便購物和應急,而且還可以在裡面找到有利於你旅行的相關信息,並有免費wifi可以上網。
安置好行李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抓緊這僅有的9天8夜時間邁出了台灣環島之旅的第一步——西門町。如果說信義商圈是台北現代化城區的代表,那麼西門地區就是老台北的全權代表。西門町想必經常看台劇的人都應該聽說過,是台北年輕人的時尚血拼地,吉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就是以此為背景的。西門町因位於台北城西門外而得名,是目前台北西區的重要商圈,只是因為在20世紀30年代很多戲院的進駐,便成為了台北最為繁華的街區之一。
從住地到西門町,可以選擇步行前往(約20分鐘行程),也可搭乘捷運板南線在台北車站上車乘一站路到西門站下車(票價:20台幣)。西門町有兩處醒目的地標,一處是位於捷運站出口的初的西門紅樓,另一處就是鬧市中的誠品116。西門紅樓是全台灣第一座市場,建於1908年這座已具有百年歷史的老標志性建築,已成為西門町地帶的必游之地。過了馬路就到了西門町的霓虹閃閃,店鋪鱗次栉比的徒步商業核心區了。
西門町可謂是“台北的原宿”,因為它可以反映台灣的典型城市建設和人文特征。包括西門町在內,你可以在台北或是台灣其他城市,看到那馬路兩旁鱗次栉比的商店,像上海南京東路霓虹閃閃林立騎樓上的大小招牌,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到商業氣息和市井人文氣息的有機結合,這是有別於大陸城市的獨特之處。而西門町就是典型的台灣城市內涵的展示窗口之一,所以無論你走在西門町的哪一條馬路上,閃閃的招牌,攢動的人頭,還有誘人的美食不約而同的出現在你的眼前。
夜游西門町可以饕餮台灣小吃美食,購物淘寶,也可以看電影。西門町地區是全台北電影院最集中的地方,尤其是武昌路二段集中了八成以上的電影院,故又有“電影街”之稱。的確,走不到幾步就是一家電影院的招牌。此外,西門町也是台灣也是文化的窗口之一,但這卻是次要的。於是沿著武昌路走出西門地區,向華西街觀光夜市走去。
這裡距離華西街夜市僅有一公裡的距離,因此步行前往即可。走在台北的馬路上才知道台灣的交通是多麼的有序,汽車和機車各行其道,在左轉彎過路口時機車遵守兩段式過街,(即直角轉彎,二次過街)決不搶行更不會闖紅燈,可見其文明程度和香港有得一拼。夜市是台灣民俗的集中體現,不逛幾個夜市等於沒來過台灣,人頭攢動的街市,閃耀的霓虹,飄香的美食怎能不扣人心弦。華西街觀光夜市是早期來台北的必游之地,它以海鮮眾多而出名,還有與之交會的廣州街夜市,(華西街夜市是縱向的,廣州街為橫向)二夜市聯袂構成了城西最熱鬧的夜市,夜市裡有有別於大陸口味的台灣肉粽,鹽酥雞,檸檬愛玉等都是不可不償的當地名小吃。其實,在台灣9天8夜都沒有吃過一次正餐,正是由於台灣是個以小吃為主的美食國度,代表性的小吃難以勝數,因此兩三道美食下來那種果腹感就會非常明顯。
走出了廣州街便是捷運板南線龍山寺站,於是搭乘捷運會到台北車站住處,為接下來的行程蓄勢待發。
D2:(11月15日)
出發之前簡單的介紹一下台灣地鐵。台灣的鐵又叫捷運,整個寶島僅有省城台北和高雄兩個城市有捷運系統。台北捷運簡稱“北捷”,一共六條線路,與香港一樣不同於大陸的以數字給線路命名,而是按照路線圖顏色來命名的,有些還以終點站或者首尾站有另外一個名稱,例如,紅線由於終點站位於淡水,故又名“淡水線”,藍線就是上文提到第一天所乘之“板南線”。其實在台北游覽重點景區只要充分利用紅線和藍線就可以了,其他四條線路相對來說乘坐機會很少。
同中國其他城市地鐵系統一樣,北捷也實行單程票和IC卡計價收費制,單程票呈籌碼狀,分段計價,20台幣起步,最高票價60台幣。令我感到無比震撼的就是自覺、文明、有序的乘車秩序。在車站等車的時候,站台少有向大陸城市那樣在站台與軌道之間安裝全封閉式或半封閉式屏蔽門,僅僅劃有一條醒目的安全線和上車排隊線。
台北市民無一例外的自覺地在上車排隊線上自覺按照排隊線的走向排隊,沒有人站在上車排隊線以外的任何位置。列車進站開門後,不等車上的人下車完畢不會有人爭先恐後的上車,關門鈴聲響起的時候也絕不會出現搶門等強行上下車的現象,這絕對是大陸望塵莫及之處。與香港地鐵一樣,北捷也是在車廂內禁止飲食的,台灣人也是嚴格遵守絕無違例,而且違了該利也是要承擔一筆不小的罰款。
此外,每一節車廂都設有博愛座(即老幼病殘孕專用座位),而不符合條件的人即使車廂人很多,博愛座還沒有符合條件的人坐在上面,也不會隨意地占用這些特殊座位,不像大陸地區某些自私的人占座不說,連符合條件的特殊群體來了也不主動的讓座,相比之下不覺得自慚形穢嗎?任何一部車上都用四種語言報站,第一遍為普通話,第二遍為台語(即閩南語),第三遍為客家話(粵語),第四遍為英文,而且普通話早已成為台灣通用語言(北部尤為明顯),因此,在台灣也不必擔心語言障礙。
上文提到過,台灣至今沒有被大陸統一,國民黨自敗退大陸以後就一直統治著台灣,因此台灣至今仍打著國民黨青天白日黨旗而見不到五星紅旗,而且台灣至今打著中華民國的年號,采用民國紀年法。所以台灣就有了雙年歷之說,先是民國紀年再是西元紀年(即公元紀年),換算方法很簡單,民國紀年換算西元紀年就是將民國的年份加上1911年所得到的結果,例如民國25年,即25 + 1911 = 1936年;而公元紀年轉換民國紀年則是用公歷年份減去1911年,如今年2012年 – 1911年 =101 年,故今年是民國101年,比較有趣。正因為如此,台灣至今信奉三民主義,對國父孫中山是十分的敬仰就像大陸人民崇拜毛主席一樣。因此在台灣信義商圈附近有一座玩台北部的不去的國父紀念館。
用過早點後,在台北車站捷運站乘坐板南線在國父紀念館站下車,依照指示的出口出站便來到了國父紀念館的後門。國父紀念館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修建的展館,又稱“中山紀念堂”。紀念館的主體建築采用了唐朝宮殿式建築的風格,金色的釉面屋頂,兩側的飛檐和醒目的紀念館匾額,融合了古典和現代之美。進入紀念館大門,孫中山先生坐立的銅像赫赫的出現在眼前,銅像的兩側有兩個三軍儀仗隊的士兵站崗,右手握著鋼槍,站崗期間紋絲不動,以致有人認為是士兵的像,十分的莊嚴肅穆。最大的看點就是儀仗隊士兵的交班儀式,每小時交還一班,來國父紀念館不得不觀看交班儀式。
孫中山先生一生致力於民主革命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深受國民愛戴。參觀國父紀念館就不由得有一種肅然起敬之感,紀念館前豎立著一桿青天白日大旗,不過我倒期待有一天五星紅旗也能飄在這裡。走出國父紀念館的正門便來到了台北upper eastside 的信義商圈。
完全不同於歷史文化氣息濃厚西門町,這裡完全是國際都市的范。若非十分醒目的台北101大廈,這裡同北京CBD,上海浦東,廣州天河沒有明顯的區別特征。沿著信義路向東走,只見四周都是政經大廈和高檔寫字樓,台北市貿中心,台北市政府,台北市議會,101大廈等無不集中於此。
台北101大廈是台北的標志性建築,由於台北市高層建築較為分散,因此101的挺拔“身軀”在台北市區隨處可見。台北101大廈建成於2003年,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台北國際金融中心”,因其總共101個樓層,故名。直到2007年迪拜塔建成以前,101大廈曾經一度是世界第一高樓。
別看101大廈隨處可見其身影,但要想看到它的全貌還非要在台北市政府前面的市民廣場不可,站在那裡只見它“節節高”的造型一覽無余,這種造型一方面是為了美觀,減少視覺上的沖擊力;另一方面也是激勵上進如同芝麻開花一樣。如果是天朗氣清的時候可以到它的101層觀光廳(票價:400新台幣)體驗一下登高望遠的感受,可惜那天天氣陰沉沉的(在台北的幾天都是陰沉沉的),外加趕時間,就放棄了留著下回趕上好天氣時再去觀光。
靠近信義商圈還有忠孝敦化商圈,在這兩個商圈不愁無處解決午飯,但在台灣盡量不要用正餐,因為寶島遍地是美味的小吃,隨處都可預見,於是搭乘捷運板南線回台北車站換乘淡水線(紅線)前往士林。板南線(藍線)是一條東西橫貫城區的干線,而淡水線是一條南北縱貫線,二線交於台北車站,換乘方便,只是換乘要走好多路。
就這樣乘坐捷運到士林站下車一般乘坐到本站下車的人多是去前往台北故宮博物院或者是士林官邸,而不是台北赫赫有名的士林夜市,因為前往士林夜市要在它之前的劍潭站站下車比較近。如果是前往參觀台北故宮博物院那麼下車出站後向北從1號出口出站轉乘公車(台北管公共汽車叫做公車),如果是去士林官邸則從車站南面的2號口出站步行前往。今天下午由於天氣較好,打算留足時間去淡水看夕陽日落,故僅僅參觀士林官邸而將台北故宮留在環島之後再去參觀。因為台北故宮主要是欣賞國寶,不受天氣的影響。
捷運士林站周邊也有很多當地小吃,而且在前往官邸的路上也會遇到很多誘惑不住的美味,所以上文不建議讀者和驢友在信義或者忠孝敦化商圈用餐的原因在此。出了站按照箭頭指示的標志走,就這樣行走在台北逼仄的小路上,路的兩旁都是搭院在路邊的人家,家中遍植蘭花草之類的大小植物,家庭布置就好像圖畫一般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走過了中山北路五段就可以依稀見到士林官邸的入口大門。
士林官邸原本是蔣介石與夫人宋美齡在台北最主要的下榻居所,整個官邸就是一座大花園,栽培了很多有台灣特色的植物,如蘭花,槟榔樹等。穿過叢林密布的花園走到底部深處就可見蔣介石和宋美齡的住所士林官邸(門票100台幣,學生半價),這是公園的核心和精華所在。蔣介石退居台北後一直和宋美齡居住於此,直到1975年逝世,其後宋美齡長期旅居美國,這裡一直是管制區。直到1996年,台北市政府收買了這裡,這裡才作為一處景點對外開放。一座諾大的花園洋房裡,蔣介石在這裡度過了人生晚年。不論是蔣介石及其夫人生活起居的正館,或侍從、警衛人員駐守的營房,均漆以墨綠色,與周邊樹林調和,兼具隱蔽、防護作用。不僅是官邸別墅,還有原種的花草樹木頗具台灣當地特色,故士林官邸值得一看,原本和台北故宮放在一天一條線路上,只因為難得抓住了台北好天氣,所以將故宮的參觀放到以後,准備前往淡水觀看日落。
就這樣,我又回到了捷運站,乘坐捷運淡水線乘到底就是淡水站了。淡水由於淡水河和淡水港而得名,早期曾指整個台灣北部。“淡水”常與“滬尾”並用,“滬尾”是村落的名稱,不過現在已經等同了而不再作區分。到淡水主要是參觀紅樓淡水建築,逛淡水老街,在漁人碼頭觀看日落。
從捷運站出來找到中正路就是有名的淡水老街了,也許會令你失望,淡水老街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種老街景象,完全是一條極為普通的大街,大街兩旁都是店鋪,並掛滿了個性化的招牌,馬路邊上停滿了台灣主要的有特色的交通工具——機車。走在所謂的老街上,你真的會感到平淡無奇,所以可以在交匯的小巷拐彎參觀,才會不會讓失望的老街掃了興,或是感到“白來”。
老街基本上是南北走向的,找到任何一條小巷向西走到底就是淡水河,而向東走則是不高的山丘,山丘上有許多荷蘭殖民統治時期的遺跡。淡水曾經被叫做“紅毛城”,因為荷蘭殖民者統治台灣時期曾在此建立軍事要塞,並見了許多具有荷蘭風格的建築,而荷蘭風格的建築多為紅色磚瓦建築,故荷蘭建築被人稱作“紅毛樓”,荷蘭殖民者也被叫做“紅毛”。最有看店的就是淡水的標志性建築之一淡水紅樓,為一座西班牙式紅磚建築,曾是19世紀末的一處豪宅,現在已被改建成為一座高檔餐廳。
淡水區最大的看點莫過於被列為台灣八景之一的漁人碼頭日落。沿著與淡水老街交匯的小巷向西走便來到了淡水河畔。淡水河是台北盆地為一處入口,八裡淡水不僅自古為台灣北部與大陸移民往來,也是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進出的大門。故淡水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成為要塞而必爭之地,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以後,英國殖民者也就迫不及待的逼迫清政府將淡水辟為通商口岸。
在台灣由於90%以上的河流都發源於中央山脈,地勢由高到低走勢較陡,故多數河流都是水流湍急,淡水河在這一點是非常明顯的,再加上風向多和水流保持一致,因此,從古至今的漁民多在淡水河搭乘順風船出海。而這種所謂的順風船保留至今,盡管已經十分的現代化,並裝有發動機可以逆水行駛。漁人碼頭距離淡水老街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所以可以在老街碼頭搭乘順風船(單程70台幣)前往。
乘上當地有名的順風船奔馳電掣般的行駛在水流湍急的淡水河,吹著淡淡的風,欣賞著大河兩岸的建築和山水,心懷不自覺地寬了許多。當看到一座白色的醒目的斜拉大橋之後,到達了目的地漁人碼頭。漁人碼頭向來以其浪漫的夕陽和日落聞名全島,剛剛看到的那座白色的斜拉橋是淡水的標志性建築,因其處在極具浪漫色彩的漁人碼頭,故名情人橋,的確這是一個適合一對情侶抒發浪漫情懷之地,可惜我只身一人前往,無法體驗這種浪漫。漁人碼頭位於淡水河東,站在碼頭向河對岸望去是觀看夕陽日落的最佳地點。
大約五點鐘,太陽收斂了其耀眼的光芒而變得朦胧、紅潤漫步在淡水河西,夕陽的霞光照耀在旁邊的浮雲上形成了美麗的晚霞。“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此情此景,令人不浮想聯翩,不心曠神怡也無由。看著那徐徐西下夕陽,心中感慨萬千,想到一天又這樣的過去了,不免有些欣慰和反躬自問,自問今天有沒有過得有意義,有沒有虛度年華等等。同時,那個方向正是大陸的方位,想到台海兩地的現狀,想到兩岸至今尚未統一,那種大陸人的鄉愁不免的湧上心頭。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鄧麗君的歌《又見炊煙》,我再次深刻的與歌中所唱“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中只有你”產生了共鳴,只期待著兩岸早日統一。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日落的霞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來愈淡,直到太陽落至地平線下夜幕將淡水河西的觀音山完全吞沒,取而代之的就是碼頭建築和情人橋的華燈初上。夜幕下的漁人碼頭也別有一般風情,華麗的燈光,在燈光照射下的淡水河粼光熠熠,呼吸著那淡淡的海風,望著情人橋上如織的游人,又是另外一種風情。然而,這樣的景致和情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假如今天是烏雲密布或者陰雨綿綿的日子,來到漁人碼頭這裡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很慶幸今天趕上了多雲的天氣,趕上了這傳說中優美的日落。
於是再次搭乘順風船回到了淡水老街碼頭,老街附近一帶的淡水河畔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始終是游人如織,夜晚更是熱鬧非凡,令人失望至極的老街在夜幕下也上了華燈,逛街的人也比白天多了幾成。淡水也不乏當地特色的名吃,比方說淡水魚丸,阿給(以粉絲,肉絲為餡料的以魚漿封口的油炸豆腐)等都不可補償,但不可以吃得太飽,因為回程途中經過赫赫有名的士林夜市,要順路的停下來逛逛並饕餮小吃。
回坐捷運淡水線在劍潭站下車過了馬路便來到了台北最有名的,最平民化的士林夜市。夜市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的安平街,文林路一帶;另一處是位於慈誠宮對面的士林市場,但我這兩次逛的都是文林路那一帶,因為那裡是台北當地特色小吃的集中地帶。創始於士林夜市名小吃有豪大大雞排,雞蛋蛤仔煎,還有“青蛙下蛋”(檸檬愛玉粉團)等。
尤其是在大陸隨處可見豪大大雞排,士林夜市可是它的老祖宗,每次都可見到10人左右甚至更多在排隊購買,而服務人員的動作也是相當的熟練,先是發給每人一個塑料袋,平均每分鐘一塊雞排,味道特別正點,以致回到大陸都不想再吃了,55台幣的價格令人感到非常的值,是逛士林夜市不容錯過的美味。正因為如此,士林夜市是我在全台灣唯一一個光臨兩次的夜市。
D8:(11月21日)
環島玩了一圈,游覽了如詩如畫的日月潭,親臨了珊瑚礁石縱橫海岸線的墾丁,光顧了太平洋斷崖險峻的花蓮,再度乘坐環島鐵路回到了省城台北。盡管體力上感到有些疲憊,但旅行始終是以將讓我感到輕松愉快的事,畢竟作為我生平四大愛好之一,所以這次回到台北依舊是精力充沛。
回到了那已經熟悉的環境,一切照舊,還是住在先前住過的酒店,可是天公就不作美了,陰沉沉的不說,還時不時地下起小雨。此正值秋末冬初之際,東北季風活動頻繁,與夾雜水氣的西南季風頻繁交鋒,不是帶來寒流,就是帶來降水,再加上台北處在盆地地形當中,雨量較比台灣其它城市要大,所以又歌曲唱道《冬季到台北來看雨》。不過好在雨量僅僅達到小雨的程度,甚至可以說是陣雨,所以無傷大雅,而且到達台北已經是中午時分,我已將整個下午的形成都安排參觀台北故宮博物院。(門票:160台幣,學生半價)
從住處再次搭上了熟悉的捷運淡水線再次乘到了士林站下車,從北面的1號出口出來走到中正路上可搭乘紅30路,225,304,或者18路公車就可前往。
兩岸共有3座故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台北故宮。若論皇家建築的莊嚴宏大,非北京故宮莫屬。然欣賞國寶,還是台北故宮博物院最有看頭。台北故宮始建於1962年,在建築風格上參考了北方皇家園林的風格,這一點和北京故宮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同於北京故宮的皇家風格,台北故宮的主色調為淡雅的綠色與黃色,有一種清新濕潤的感覺。
故宮裡面有好多展館,全部逛完最少也要4-5個小時,所以至少拿出半天的時間欣賞國寶,於是這整整一個下午直至關門我都在這裡參觀展覽。館中有近60萬件曠世奇珍,涵蓋了玉石、青銅器、漆器、書法、繪畫等各類寶貝。其中作為鎮館之寶的三件奇珍不得不一睹風采,那就是翠玉白菜,肉形玉石和毛公鼎。翠玉白菜是一塊和真的白菜一樣大小的人工雕琢的玉石,不僅色彩鮮明,枝葉分明,連極具技術性的將一只蝈蝈和一只螞蚱栩栩如生的雕在玉石上才真令人叫絕,這象征著多子多福,呈現出天人契合的奧妙。
肉形石以其逼真的造型和色調,令人感到擺在眼前的就是一塊真正的肉而不是玉石模型。中華禮樂文化源遠流長,鐘鼎青銅器就是夏商周時代禮樂文化的代表產物,作為鎮館三寶之一的毛公鼎是西周宣王的叔叔毛公所鑄的禮器,鼎內鑄有局時最長的彝銘(鼎文)共計500字,不僅具有文化價值,更具記錄文字發展歷史的價值。盡管寶貝眾多,但這三件鎮館之寶我是非常認真看的,而且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也都集中於次,看到如此做工精細,保存完好的國寶,無不贊歎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其實者都要歸功於國民黨的官員。自中華民國建國以來,隨著帝制被推翻,作為明清皇宮的故宮便失去了皇城的功能,於是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便在1925年在故宮成立旨在向國人展覽國寶文物的故宮博物院。後來國民黨控制了北京政權之後,著手接管了故宮博物院。但是1937年,侵華日軍在北平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的侵華戰爭,隨後不久,北平便淪陷在了日本人手中,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國民黨在撤退以前,將故宮的國寶一一編冊封存保管,運送到了南京准備保管收藏。但就在同年日本人就閃電般的攻打到了南京並攻陷了當時的民國首都,於是這批國寶就隨著撤出南京的國軍輾轉到了抗戰時的陪都重慶,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黨首都遷回南京,才避免了被法西斯強盜掠奪的命運。
然而,隨後不久又是國共兩黨交鋒的解放戰爭,最終以國民黨的失敗而告終,國民黨不得不退出大陸,退守台灣。但這批珍貴的國寶並沒有留給共產黨和廣大中國人民,而是隨著國民黨一起輾轉到了台灣才得以安定下來,結束了幾十年的“流浪”生活,今天出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中供全世界游人參觀欣賞。我想這是國民黨為中國做出的一大貢獻,盡管我對這個政黨沒什麼好感,但就為這具有愛國意義的行為,我還是向他們致以最誠懇的敬意,正是他們與國寶同呼吸,共命運的舉措,才使得這些前輩們心血鑄造的文物才得以完好的展現在世人面前,不至於像圓明園的國寶至今還流落在海外,以致文化缺失。
全部參觀完已經五點半了,夜幕已經完全籠罩在台北城上空,只是天氣已經很陰,又有短時小雨,也不感到餓,還沒想去逛夜市。所以又搭乘捷運來到了忠孝復興商圈,因為這裡有全台灣最知名的書店——誠品書店。盡管該書店遍布整個台北,但它的總店是在忠孝商圈這裡。在捷運板南線忠孝敦化站6號口出來沿著敦化南路一段向南走200米便找到了。
與台北文化畫上等號的誠品書店,絕對是像我這樣的文藝青年不容錯過的地方。與大陸不同的是,台灣的書店幾乎包羅萬象,很難找到死角,這都得益於台灣是個思想民主自由的地方,而大陸望塵莫及。翻看著那一本本內容詳實,新穎的書籍感到在思想上再次受到了文藝的洗禮。
台北是個書香文化城市,盡管當今時代網絡書店日占鳌頭,但台灣居民的本土書香意識卻無形中保護了實體書店,不至於向大陸一樣個體書店生存維艱,這絕對是大陸應該向寶島學習的地方。保護抽象的無形的文化,是城市軟件設施的重要措施,而軟件設施與硬件設施形成有機的結合才是一個國際性大都市應該具備的,這一點台北可謂是當之無愧,還有香港亦是如此,我為大陸城市在這一點的不足感到無比的惋惜。
看著看著,不覺已經到了9點,此時雨已經停歇,站在橫貫台北城東西的忠孝路,只見霓虹燈無比的閃耀,遠處散射著101大廈熒光,這讓我深深的體味到了什麼才叫名符其實的不夜城。台北的夜色是和香港投的一拼的,但更多的還是著霓虹閃耀的背後散發出的幾十年積澱的人文氣息,這是和上海等大城市的夜色最大差異。想到明天就要離開寶島,不想辜負了這難得雨霁雲銷的夜晚,於是決定就進再去逛逛遼寧街夜市,算是不虛此行了。
遼寧街夜市靠近捷運木柵線南京東路站,改線與板南線交匯於忠孝復興站,兩站相隔很近,於是選擇步行前往,以便再次呼吸城市文化的芬芳。遼寧街夜市很短,和之前去過的士林、廣州街、華西街等夜市的大氣和熱鬧不同,取而代之的是平靜和低調,小而美。但也是也不乏品嘗夜宵的居民和游客,而且這樣的也是更加親民化、生活化。夜市裡也有台灣常見的小吃如蛤仔煎,還有鵝肉等。台灣夜市文化不僅源遠流長,而且也是台灣本土文化的靈魂,所以這幾天只要晚上一有空閒便選擇逛不同的夜市來體驗寶島特色。
D9:(11月22日)
最後一天,行程依舊緊密,畢竟我還是想盡可能多的在寶島留下足跡。一大早,這多雨的台北城又傾盆般的狂怒起來,但由於時間不多,於是沒得選擇只好撐傘出行。
我再次乘上早已熟悉的捷運淡水線乘坐至頂溪站下車去吃早飯。這是一頓非比尋常的早飯,因為這頓飯我選擇了台北乃至大陸赫赫有名的永和豆漿。它的創始店也是旗艦店就位於台北市永和區永和路二段,從捷運站2號出口出來左轉直走過了馬路就找到了。但招牌上寫的不是“永和豆漿”,而是“世界豆漿大王”。不要以為我找錯了,這就是永和豆漿店的真名。
“永和豆漿”的外號來源於這第一家店所在的位置是台北市永和區,故名。永和豆漿店的創始人是一位在台灣的國民黨退伍軍人所開,因想念家鄉大陸的豆漿和油條而投資經營。沒想到越做越大,現在連大陸的許多成城市都開了不少分店,也許是無心插柳吧。來到旗艦店,別說這豆漿的味道還真不是蓋的,又香又濃,被他慣得重口味了許多,生怕回到大陸食之無味。
嘗過這名符其實的永和豆漿,便踏上了寶島之旅的最後行程,此時天空依舊烏雲密布,雨意絲毫不減,我只能頂著雨前往中正紀念堂。中正紀念堂是座宮殿陵墓式建築,寶頂采用藍色的琉璃瓦。館內陳列著蔣介石的個人文物以及史跡等展覽。它與正門的牌樓之間廣大空地構成了“自由廣場”,廣場兩側是極具中國古典皇宮式的建築,分別是國家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可惜由於下雨,只能短暫停留,拍照取景留念後便離開了。
出了中正紀念堂大門便是中山南路,沿著中山南路走到凱達格蘭大道路口便來到了台北一處鬧中取靜的“二·二八和平公園”。這是一座為紀念1947年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中死傷民眾而設立的普通市民公園。
1947年2月27日下午,國民黨6個稽查員在台北打死了為減稅請願的商販。2月28日,台北市民罷市、游行請願,又遭國民黨當局的鎮壓,激起了全省民眾的憤怒,爆發了大規模武裝暴動。幾天之內,暴動民眾控制了台灣大部分地區。國民黨政府從大陸調集軍隊進行殘酷鎮壓,到3月13日將全島鎮壓,死者多達3萬多人,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得以平反,在台灣史上寫下了慘不忍睹的一幕。由於國民黨軍隊中絕大多數人都來自外省,鎮壓的行動反而使得省際矛盾升級,直到現在,還有很多老一輩的台灣人對大陸外省人還有很大的偏見。
如今,在這當年充滿血腥之地已經成為了一座精致的鬧市公園,公園內綠樹成蔭,到處可見白鴿在散步,頗有呼吁人類和平之意。院內設有二·二八事件紀念碑和紀念館以祭奠先烈並牢記這段慘痛歷史。而且,現任總統馬英九則於2006年將此事件解釋為“官逼民反”,並代表國民黨道歉認錯。他表示將二二八紀念日降半旗,甚至將二二八視為國殇也不為過。
走出“二·二八和平公園”,繼續沿著懷寧街走到底,看到眼前一片豁然開朗,一棟紅色的“總統府”赫然出現在眼前。“總統府”和西門紅樓的建築風格類似,正面看呈T字形。該大樓始建於1919年,日本占領時期作為“總督府”使用,是台灣總督辦公的地方。國民黨退守台灣後,把總督府改名為“介壽館”,蔣介石等人在此辦公。2006年,時任“總統”的陳水扁有正式的改名為“總統府”並沿用至今。總統府每天上午8點至11點半是對外開放的,可惜我來的時間已經臨近清客時間了,只能遺憾地留到下回。
沿著總統府門前的大馬路重慶南路走便又看到了極具台灣特色的商業街,這就是台北赫赫有名的書店文化一條街。毫不誇張,走在這橫貫南北的重慶路上,每走三到五步便可見到一家實體書店,或大到像誠品書店那樣規模宏大,或小到迷你一般,還有的在一樓辟出了咖啡座供讀者品味咖啡與書香,十分文藝和浪漫。台灣有名的金石堂書局總店也位於這條街上,可見台北不愧為歷史文化名城,無論是上海的福州路還是北京的西單,都難以與之媲美。沿著這書湘文化一條街走到底便又回到了橫貫東西的忠孝路,台北車站就位於你的右手邊不遠,於是這感慨萬千,回味無窮的寶島之旅就在這裡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為期9天8夜的台灣環島之旅可謂是感慨萬千,震撼無比,回味無窮。可惜迫於時間關系,只是選擇了重點城市和地區觀光游覽,而不得不放棄一些地方和離島,如台東、高雄、宜蘭、澎湖等地,作為下次前來的動力和理由。事實上台灣環島之旅花上一個月的時間也不過分,而且台灣本省人的大多騎機車環島觀光游覽,怎麼也不過分。
實在是因為台灣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光是令人無比的魂萦夢牽,正如我在《序言篇》裡所說。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雪梨同學(謝謝你的地圖),小甜同學(多虧你的建議),小沫同學,小紅同學(均為化名)還有Q老師(是你告訴了我台灣淳樸的風土民情讓我回味無窮),是你們給予了我這次寶島之旅無數的寶貴建議,讓我無比的難忘。
回程的飛機上我一直在想“難道五千年的文化恩澤,就不能消解兩岸才幾十年的政治恩怨”,想到這裡不免感到遺憾。而盡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希望兩岸早日和平統一,祖國早日完成統一大業而走向偉大復興。
寶島之旅,意猶未盡,思明年再次前往。
(感謝茉莉梧桐提供的圖片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