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貂嶺,當年因煤礦而逐漸興起、形成聚落,擁有全台唯一沒有道路可以直接抵達的鐵路車站。一走出車廂、踏上月台,一片一片的綠映入眼簾,四周無人聲,只剩下大自然與你並肩而行。沿著鐵軌步行一小段路後,眼前出現的是依山而建的房屋,鐵軌在你的身旁往前不斷延伸,直到消失在山城之中。
然而現在的三貂嶺早已不復當年,二、三十年前,石油逐漸取代煤炭,當地的礦場一個接著一個的關閉,人口出走使得三貂嶺俨然是座空城,而唯一的一所國民小學——碩仁國小,也於民國八十五年廢校。仍留在當地的居民在鐵軌旁搭起小攤子,販售現烤的黑豬肉香腸,讓來到三貂嶺的登山客們能有一點補給。而現在會到三貂嶺的游客,大多是為了三貂嶺瀑布群而來的登山客,有時在爬完山後,他們便會到登山口附近的碩仁國小歇息。碩仁國小也在幾年前透過瑞芳社區大學的計畫,將空間重新利用,成為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將三貂嶺地區的社區生活地圖,設置於廁所牆面,提供游客休息時來認識三貂嶺、碩仁國小的歷史與故事。 三貂嶺隨著礦脈而沒落,也鮮少有游客光顧,為了三貂嶺的永續發展,如何將觀光與居民生活達到平衡依然是值得關注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