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上映了一部高質量的紀錄片叫《舌尖上的中國》,遺憾的是寶島台灣的美食並未包含其中。看著電視上熱氣騰騰的大陸美食,我的思路悄悄地回到了一個月前,想起了我在台灣品嘗的美食,體驗的風土民情和愉快的10天自助游。
初到台北的時間是3月31日的中午,桃園機場雖然不如首都國際機場氣勢恢宏,但是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離開行李大廳,迎面而來的是台灣旅游的資訊服務台,所有免費的地圖和旅程資訊應有盡有。對於初到異地的游客,這樣的服務無疑如旱地甘露般及時。其實在台灣的10天裡,服務的意識已經深深扎根於所有和旅游相關的從業人員,親切而標准的微笑,恭敬而高效的對話,敏捷而周到的服務,讓我在所到之處無論都市還是鄉村,無論是台北還是台南,都體會了賓至如歸的感覺。我想如果是跟隨旅游團,也許感受不會如此深刻;但是自助游的我需要每天安排衣食住行,對上述服務的體會非常深刻。
在台北捷運既是地鐵,除了故宮以外,其他所有景點都在地鐵站附近。在買地鐵票的時候,我面對各種類型的日票,二日票,通票等等無所適從,又是地鐵的售票員耐心詢問我的需求和行程,然後幫我推薦最經濟實惠的方案。
著名的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堂,建築風格和北京的中山公園很像。藍色的琉璃瓦,白色的漢白玉牌樓,烘托出莊嚴肅穆的氣氛。英姿飒爽的護衛兵在整點會有換崗儀式表演。在紀念堂的展覽館部分是關於老蔣和孫總理的生平介紹。時間讓歷史上的巨人和戰火紛飛的年代離我們漸行漸遠,唯有感慨唏噓“滾滾長江東逝水…”
下一站是台灣的最高建築101大廈,路上正好經過台北市政廳。我以為是戒備森嚴,衛兵林立的重地,糾結於能否偷偷拍照留念。然後走到門口的廣場才發現,除了不准躺在台階上睡大覺,不准隨地大小便(隨時可以進市政府解決內急),游客可以在市政府前做任何事情,暮色將至,我居然看見在對面的10米處街心公園裡還有牽手散步,卿卿我我的情侶。後面見到高雄市的民進黨總部,其他城市的政府辦公大樓,無不是如此寬松。至少可以證明一件事-----在寶島p民不怕政府,政府不怕p民。
台灣的101大廈處在台北的黃金商業區,類似於北京國貿三期的位置,樓下是各種奢侈品的總匯,上到頂層需要乘坐特殊電梯,特殊之處在於從5到89層僅需要57秒,電梯的工作人員剛剛介紹了三句101大廈就已經到達目的地了。然後是極目遠眺台北的夜景,要說經典就是排隊下電梯的時候,一群大陸游客,其中有2個人到前面先占位置,然後後面7~8個人明明來晚了10分鐘以上,還非要插到最前面去。這種現象在大陸旅游景區可能司空見慣,但是台灣的工作人員可不買賬,要求後來的人必須按順序排隊。這群大陸游客一邊叫嚷,一邊往前面硬擠,扶老攜幼,孩子哭大人鬧,本來映襯在燈火闌珊中的101頂層一下子從小資情調的浪漫天堂變成了人聲鼎沸的農貿市場。其他游客皆投來鄙夷和嘲笑的眼神,同為大陸游客的我當時覺得很丟人顯眼,嗚呼哀哉…
在國父紀念堂南門對面有一家台灣飯館-都一處,沒錯就是和北京燒賣同名同姓的招牌,我好奇的詢問老板是否知道北京的都一處,另外兩家是否同源,老板說聽說過北京的,但是兩家完全不同,台北的這家清朝建的,但是主營並非燒賣,而是京味炒菜和小吃,比如褡裢火燒和燒餅夾肉,抗戰期間搬遷到四川,然後1948年又搬到台北。我一看菜單,確實和北京的都一處完全不同,而且這裡食客非常多,基本都是本地人。閒話少敘,按照招牌特色,我一一嘗試了,哈哈,褡裢火燒超贊,皮薄餡滿,外焦裡嫩;糟溜魚片,量足味正;燒餅夾肉裡面的醬肘子肉稍微肥了點,不推薦了,但是燒餅確實烤的很棒,芝麻很多,焦脆適中。
晚上我再接再厲,繼續去旅館旁邊的寧夏夜市品嘗台灣美食。哇塞,好多人啊,有的攤位前面排了近50人,七拐八拐的繞了N圈。我也耐心的在一家海蛎煎門口排隊,這邊的小店都是走專業化路線,生意再好,也只經營2~3種小吃,絕不跨界追求大而全。本地人的口味很毒,哪家好吃就不惜排起長龍,哪家一般就是門可羅雀。所以精益求精,童叟無欺才是飲食小店長盛不衰的秘訣。以海蛎煎小店為例,只有海蛎煎和海蛎湯粉可以點,但是由於味道正點,門口等位的人一直都在20~30人左右。周圍的小店任憑如何張羅促銷,也難以匹敵。後面的行程中,在花蓮我去了一家扁食(馄饨)老店,只買兩種口味的扁食(豬肉或蝦肉),貌不驚人的小店裡面,歷任台灣領導人,蔣經國,李登輝,馬英九都曾經光臨,對扁食贊不絕口。更令我驚訝的是,每份扁食11個,各個飽滿,而且絕無破漏的情況,每份是50元台幣(大概是人民幣12元)。北京的馄饨侯如何?也許當年是老大,但是現在肯定完敗吧。
回歸寧夏夜市,鹽酥雞,芒果爽,炸雞排,各種美食數不勝數,味道不能和高端飯店相比,但是絕對是價廉物美。更令我驚歎的是,在長長的夜市中,竟然只在兩側的入口和出口放置垃圾袋和垃圾桶,但是沒有一個人在夜市上亂丟垃圾。大家都默默的拿著包裝紙,剩骨頭和空飲料杯,直到離開街口或遇到收垃圾的循環車輛。所以夜市雖然人聲鼎沸,但是地面卻找不到剩余的食品垃圾。
4月1日,逛故宮--整個台北,甚至整個台灣最精華的景點就是台北的故宮博物院了。裡面幾乎囊獲了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的所有瑰寶(除了解放後發掘的那些文物以外)。台北博物館的寶物太多了,所以展覽除了按照固定的歷史順序,還會定期推出不同的主題展覽,我正好趕上乾隆皇帝的鑒賞情趣這個主題,乾隆是個風流皇帝,對文物和藝術的興趣和造詣遠遠超過其它皇帝,這個展覽就是按照清宮的記載,把他經常把玩的從上古的古玉,到唐宋的瓷器,再到明清的珍玩匯總展出。展覽的內容不限於文物本身,還通過蛛絲馬跡去探索乾隆內心的情感和喜好。比如,乾隆最愛的一件上古青銅器,其實是他的爺爺康熙偷偷找能工巧匠仿制的,乾隆一直蒙在鼓裡愛若至寶,直到有一天這位工匠的後人悄悄把這個秘密禀告乾隆。乾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哈哈大笑,並為此事賦詩一首,拿自己看走眼這件事情自嘲。還有一次,乾隆得到一件上古的玉圭,他本來想在上面題字,但是擔心自己的書法水平差,毀了文物,所以一直糾結了10年。直到確認自己的書法水平大有長進後,才恭恭敬敬的在玉圭上面題字,並把自己的誠惶誠恐的心情真實的記錄下來。
除了特色展覽,台北故宮的展館三寶是翡翠玉白菜,肉刑石和毛公鼎。另外還有清明上河圖的宋代摹本,《核舟記》裡面的核舟原件,中國僅有的2件宋代汝窯瓷器,聞名世界的元代青花瓷,囊括古今的永樂大典(殘)和四庫全書(全)等,在台北故宮,我就像個小學生一樣,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恨不得一直住在裡面把所有瑰寶都看遍。此外,博物館裡面的工作人員對環境的保持方法也非常獨特,他們不會大聲說話,即使遇到吵鬧或者不守規矩的游客,也僅是舉著一個警示牌子,圍著此人轉一圈而已。此時無聲勝有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午飯是在故宮裡面的三希堂解決的。按照我的生活體會,景區裡面的飯館肯定是又貴又難吃,但是這裡卻真正是豐儉由人,童叟無欺。牛肉面,蛋包飯確實不便宜,大概和人民幣50元一份,但是味道和質量卻物有所值。特別是牛肉面裡面的大塊牛肉共有6塊,每塊都是鮮嫩多汁的純瘦牛肉,有核桃大小。絕無牛腩,牛筋或者骨頭充數。
離開台北故宮,下一站是士林官邸,即老蔣的住所。這個故居其實沒有特別之處,只是因為老蔣才變得如此特殊和神秘。
台北核心的商圈其實沿著忠孝路,就好像沿著長安街逛王府井或者西單。忠孝路周圍光是sogo崇光百貨就有3家。我實在是弄不清為啥方圓不到1公裡就集中了三家sogo百貨,貌似商品都有重復。大概轉了轉,各種產品的價格同比北京便宜,比如萬寶龍的皮具,阿迪達斯的運動鞋,burberry的包包,而且游客還享受5%的退稅。其實總體的衣食住行,台北貌似都比北京便宜,大概在10%~30%之間。這裡逛累了,可以去鼎泰豐,就在其中一家sogo的地下一層。門口排隊的人數堪比月末的工商銀行。我領了一個號碼等位,前面還有500多桌!幸虧鼎泰豐裡面都是包子餃子之類的快餐,500多桌等了2半小時。和銀行不同的是,餐廳裡面的黑絲ppmm不斷會來到大家的身邊,嗲嗲安慰你,鼓勵你堅持一下,所以2個多小時也就挺過來了,嘿嘿。
走進餐廳,享受著一如既往的微笑和客氣周到的服務。包子煎餃炒飯八寶飯一起上,對於等了500多桌的人來說,恨不得把菜譜上每一樣都吃一遍。對比北京的鼎泰豐,台北的這家價格便宜,而且份量較大。尤其是炒飯和青菜的數量,大概有2~3成的增加。我邊吃邊罵,罵那些頂著光環的飯店到了北京為啥就黑了心!吃完扶著牆出門,太撐了,我按照北京鼎泰豐的菜量點的,但是在台北險些撐得溢出。
一夜無話,4月2日火車直奔太魯閣。假如隨機問一位台灣人,哪個景點最值得看,他的回答既不會是阿裡山也不是日月潭,而是太魯閣。其實整體而言,太魯閣的風景主要以高山峽谷為主,九寨溝,喀納斯,張家界等景區很相似,甚至沒有那麼占地廣大,但是這裡提供了很多hiking的選擇給游客,一路看風景,一路跋涉,遠離城市喧囂,置身世外桃源。在太魯閣旅行,如果沒有包車或者開車是比較痛苦的,景點之間距離很遠,景點的接駁班車稀少而不准時,對於徒步游客來說不是很方便。我第一天靠雙腿走,第二天在太魯閣包了輛出租車,頓時覺得神清氣爽,游覽效率和心情大大好轉。太魯閣的各種徒步路線按照難度級別和路途長短,大致分為三類,我嘗試了2條大眾路線,1條中級路線,沒有嘗試專業路線。大眾路線基本上是老少鹹宜,大概在1小時左右;中級路線至少在3小時以上,中間的路段爬坡較多,且有斷路需要攀爬。太魯閣的黃金路段是燕子口和九曲洞,峽谷兩側的巖壁猶如刀切斧鑿一般陡峭,景色壯觀。
話說我繼續包車從太魯閣向七星譚(花蓮海邊),然後下午繼續包車在花蓮游玩。七星潭距離太魯閣大概40分鐘車程,其實就是花蓮的海邊,但是這裡的缺點是沙灘上碎石較多,沒有很好的沙灘。七星潭附近還有一個國軍的哨所,屬於軍事重地,嘿嘿,遠遠看見塗成迷彩色的軍營圍牆和其中的軍旗。花蓮附近的景點有鯉魚潭,一個類似於北海湖面大小的公園,這個其實沒啥特別,不推薦。還有一片綠色漁村,專門養殖蚬子,還給游客提供自己去捕撈蚬子的動手機會。這裡的蚬子可以現采現吃,新鮮且不貴。在綠色漁村旁邊是一座別墅酒店叫理想天堂,裡面仿照拉斯維加斯的建築風格,把別墅房間裝點成世界各種有名建築的樣子。最後去的景點很遠,在林田山,原來是日本占領時期的林場,後來改造成了類似於北京“798”藝術空間的景點。原來的伐木工住的木屋仍然保留,但是裡面改成了和樹木有關的藝術品展示和制作,日占時期的小火車和鐵軌仍然保留,也成了展覽和憑吊歷史的一部分。林田山林場小鎮和最近上映的台灣電影《賽特克巴萊》裡面的場景非常相似。日式的低矮小木屋,屋頂鱗片般的瓦片。這個景點游客不多,但是正好適合去陷入回憶和幻想,體會70~80年前的那段歷史。
花蓮的濱河夜市是比較簡陋的,特別是和台北及高雄相比,人氣明星不足,口味也比較差,據說還有當地還有另外一個夜市比較繁華,下次可以試試。
4月4日,大部分時間是在火車上度過,一路向南,從花蓮去阿裡山。阿裡山原來主要是靠小火車和嘉義相連,但是由於去年事故不斷,阿裡山小火車停駛了。唯一靠譜的交通工具就是從嘉義到阿裡山的長途汽車。由於供不應求,我第一次在台灣看到了在長途車站攬客的黑車(嘉義-阿裡山)。我實在不願意坐黑車,所以只好買了汽車站票,打算聽天由命了。哪知道RP爆發,我站的位置旁邊的位子是空的,我一路心驚膽戰的坐著,心想說不定哪一站就會有憑票旅客上來把我轟起來,沒想到位子始終是空的,一路坐到了阿裡山公園門口。經驗有兩個:第一是小火車停駛時期,長途車的座位永遠供不應求,由於車票只在當天7點開始發售,所以必須一大早就去買票,才能保證座位;第二是從嘉義到阿裡山是3個半小時車程,其中一半是山路,而且山路崎岖,大概和雲南去梅裡雪山的路類似,如果沒有座位會非常痛苦,需要很高的平衡能力和耐力,假如沒有買到坐票,那就去試試黑車或者包taxi吧。我住在阿裡山公園裡面的阿裡山賓館,賓館會到大門停車場來接住店的旅客。阿裡山賓館的地理位置在公園深處,上路游覽和看日出方便,但是吃飯和逛街都需要走一段距離。
阿裡山的主要玩法是看日出,乘小火車和看神木,其實從山勢來講,阿裡山和黃山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但是由於多年的精心生態保護,阿裡山已經形成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群落,特別是珍稀的桧木,也已經初具規模(政府明令禁止砍伐桧木)。漫步在阿裡山林區,呼吸新鮮的空氣,享受大自然的滋潤,已經成為一種老少鹹宜的生活方式。和太魯閣類似,阿裡山也為游人設計了多條難度不同,長度不同的hiking線路,其中已看日出和賞神木為特色的路線最受歡迎。
看日出需要早起,早上4:30旅館統一派車把游客送到小火車站,大概等待15分鐘左右,就有小火車把大家送到看日出的地點-觀景台。萬分痛苦的是在那裡要等待將近1.5小時才有日出,如果去晚了,靠近觀景台的最佳位置就被旅游團占據了。更加郁悶的是阿裡山的日出並不是經常能看見,我們運氣一般,早上霧氣很大,雖然沒有下雨,但是等到將近早上7點30分也沒能看見日出。不過人生其實就是如此,有些時候運氣好(比如在黃山看到了日出),有些時候運氣一般(比如在阿裡山和梅裡雪山都沒有看到日出)。反正為之努力過了,沒有必要糾結於結果。回旅館的路上,可以選擇從觀景台直接hiking回去,也可以繼續乘坐小火車原路返回。天光大亮,所以我選擇的是坐小火車回去以便細細體會。阿裡山的小火車在日據時期是從山上運木材和給養的主要交通工具,阿裡山山勢陡峭,小火車不可能一下子爬到山頂,就特別設計了以退為進的之字形的軌道,車廂首尾都掛車頭,可以根據山勢靈活變換前進的方向。原來小火車是從嘉義直達阿裡山,現在就只有阿裡山林區內部的小火車游覽。所以游覽路線是相當的短小精悍,不要錯過。
阿裡山的神木其實由於雷劈,已經倒塌了,但是在林區,壽命在上千年的古樹還有很多。賞神木的路線就是圍繞這些神木,棧道沒有任何難度,老少皆宜。另外一個看點就是盛開的櫻花和杜鵑花,漫山遍野盛開著各種顏色的花朵。我去的時候正好是櫻花即將凋謝,杜鵑正在綻放的季節,從精神上杜鵑花沒有櫻花那麼浪漫,但是視覺上絲毫不遜色。神木路線大概需要2個小時左右。後來我又嘗試了一條去玉柱山的路線,單程大概是6KM ,難度有提升但是景色一般,我走到3KM處就返回了。
從阿裡山回到嘉義,照例是要乘坐長途車,還有因為資源緊張,我早上6點半就開始排隊,第3個買到車票。一路無話,回到嘉義,午飯吃的是嘉義的招牌火雞飯,其實就是鹵肉飯裡面把豬肉換成火雞,但是火雞肉比較老,所以味道一般。話說在這次所有的台灣城市裡,我對嘉義的印象最差,因為見到了長途黑車攬客,還有在火車站裡面睡覺的流浪漢,和揮之不去的兜售紀念品的小販。
從嘉義到高雄乘坐高鐵只要45分鐘左右,但是高雄的氣候是明顯的熱帶氣候-空氣潮濕,氣溫炎熱。出了高雄車站,街上到處是沙灘短褲和拖鞋的行人,像我這樣穿著長袖衣服的人一看就是從台北來的。我在高雄有同學,承蒙殷勤招待,讓我體驗了真正的台灣特色,也是此行最大的亮點。
住,同學幫我訂的是汽車旅館,在米國的汽車旅館司空見慣,就是普通的招待所級別的路邊小旅館而已;但是在台灣,汽車旅館更多的“成人”的含義(以下內容,未滿18歲慎入)。旅館外面並沒有大門,完全和drive in的麥當勞一樣,駕車直接在一個通道上的微型前台完成check in,通道的盡頭是一排帶車庫的房間,司機可以把車直接駛入車庫,然後關閉車庫門,然後從車庫直接進入房間,完全不需要中途下車,確保100%的私密性。進入房間,裡面的裝修其實很具有挑逗性,浴室是完全透明的,電視裡面成人頻道都是免費的,有日本和歐美,騎兵和步兵可以選。酒店提供餐飲服務通道是雙層門,就好像醫院的消毒通道一樣,一扇門關閉,一扇門才能開啟。酒店服務員會把餐飲等按照需求放到兩道門之間的桌子上,然後按動門鈴,然後服務員退回到第一道門外,這時住客可以打開第二道門把餐飲取走,用餐完畢再放回兩道門之間的桌子上。然後電話請服務員取走。這種私密設計,完全確保了住客的隱私。我同學告訴我,在台灣,這種汽車旅館其實就是提供幽會的場所,生意很好,完全不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哈哈
食,由於有同學帶領,我很容易的體驗當地的特色。比如在高雄老城區裡面的郭記碗稞肉粽,這個就像北京的門釘爆肚一樣。老店的裝修很有特色,牆上貼著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電影海報,還有那時的老物件。碗稞其實有點像面茶,是用米做的糊糊,然後上面澆醬汁(鹹甜皆可)。肉粽個頭比較大,和大陸的肉粽口感差不多,但是吃的時候是要蘸著花生粉和醬汁。還有肉圓,大概有保齡球那麼大,表面炸過有點像面筋,裡面是肉餡,蘸著一種酸甜的醬汁吃。還有就是鼎鼎大名的四神湯,這個大概和老北京的豆汁一樣傳統。我不怎麼能吃豬腳,所以這個湯也就是嘗嘗而已。肉粽和肉圓吃的很歡樂。
後來我同學又帶我去他小時候就經常去的黃記米糕,品嘗肉埂(埂應該是火字旁)。肉埂到底是什麼呢?我發現其實有點像打鹵面的鹵子,裡面有肉,雞蛋,豆芽菜等,用米粉調的很粘稠,酸甜口味。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要一碗米飯或者面條,拌在裡面一起吃。
高雄最有名的就是六合夜市了,和台北的士林夜市面對觀光客不同,六合夜市由於周邊不好停車,觀光團一般不來,90%都是本地的食客,所以口味也更本地化。鹽酥雞,雞排,月亮蝦餅等地道小吃應有盡有,而且都有創新,比如雞排除了傳統口味外還有芝士雞排,蜜汁雞排,照燒雞排,辣味雞排。說句實話,進了夜市,幾乎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胃口,哈哈,每一樣小吃都價廉物美。現在用最生動的詞藻也難以形容,還是親身體會吧。
高雄近海,所以海鮮類也非常物美價廉。必須要試試的是烤鱿魚,這是我吃過的最好的烤鱿魚,工序並不神秘,和北京街頭的完全一樣,區別是食材,這裡的鱿魚非常新鮮。還有一種燒黑輪,有點像烤魚排,味道很特別。在海邊的旗津半島,沿街都是海鮮排擋,只要花大概和人民幣200左右,就能有酒有魚有貝類,大快朵頤一頓。還有一種水果叫愛玉,長得很像紅色的粽子,用來打成果汁據說很有營養。
最後特別分享下奶茶。高雄很有名的奶茶連鎖店就五十岚,哈哈,有點像日本動作女星的名字,其實沒啥關系。她家的珍珠奶茶點餐過程很獨特,有點像Dell電腦裡面的自助選配件的過程。首先選茶葉或者果汁,烏龍茶,清茶,紅茶,各種果汁等大概10種;然後選珍珠,大粒的比較有嚼勁,小粒的比較爽口;再後選糖量,無糖,3分糖,5分糖,最後再選冰塊。整個過程介紹起來慢,但是操作非常快,1分鐘就出來一杯完全符合顧客口味的珍珠奶茶。
另外高雄不僅有夜市小吃,也有環境優雅的觀景餐廳,吃自助,和朋友聊天看愛河夜景,也是人間樂事。
行,我覺得高雄和廈門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地理位置,氣候天氣,風土民情。所以景點其實也是大同小異,比如清朝的炮台,殖民統治時期的外國領事館,旗津半島(很像鼓浪嶼),在這裡時間仿佛悄悄變慢,城市的喧囂被海水的濤聲取代,橫沖直撞的汽車被慢吞吞的腳踏車或步行取代,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半個世紀前,那個時候還可以悠悠的享受生活,享受自然…
高雄的物價比台北還低,而且價廉物美。專賣店裡面400塊人民幣的台灣自主品牌的鞋子非常物超所值,和北京上千塊的ECCO, Clarks沒有任何區別。路上偶然間經過綠黨的總部,發現其實不過是一棟高樓中的臨街兩層而已,沒有森嚴的戒備也沒有奢華的裝飾,在北京隨便一家銀行的支行都比它更氣派豪華。路上同學還給我介紹台灣前任領導人的妻子被拘禁的公寓,應該是她家的私產,我抬頭望去,大概相當於北京棕榈泉公寓的水平,的確算是豪宅了。
在同學的帶領下,我還游玩了屏東三地門的原住民文化園。文化村的門票是通票,裡面所有的體驗項目都是包含在門票中,不再收費。成人通票的價格大概合人民幣60元/人。開始我還比較謹慎,因為國內有些景點宣稱是通票,其實暗藏陷阱。但是後來發現這裡所有的體驗項目真的是不再收費!包括原住民的紋身,射箭等10幾個項目。而且人家也不會兜售任何紀念品給你,只專注於如何讓客人更好的享受這段體驗服務。台灣的原住民有幾十個民族,假如一一游覽,那一天肯定是不夠的。文化園的精華是原住民的歌舞表演,我一開始不以為然,以為是大陸的那種鄉村水平業余表演而已,因為表演也不另外收費,而是包括在門票裡。但是其實這裡的表演水平非常高,大概和我看過的梅蘭芳京劇院的演出水平相當。全程2個小時的表演,不僅舞台布置精致,演員的歌舞表演也非常精彩。據同學介紹,這些演員編排了幾乎所有原住民的幾十套節目,每次隨機演出其中的一套,所以即使像我同學來過2次,都沒有看過任何重復的節目。另外一個原因是當地政務為了保存原住民文化,特意用經濟手段資助了很多台灣的藝人采風和藝術創作,在原有藝術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適應新生代觀眾的欣賞口味,在精神層面真正讓原住民文化遺產的精髓世代傳承。最近北京上映的電影《賽特克.巴萊》其實就是上述藝術創造的精品典范。最後離開文化園的時候,我特意去紀念品商店轉轉,這裡沒有一件雷同的惡俗山寨旅游紀念品,而是當地原住民原創的手工藝品,民族特色鮮明,制作工藝精美,價格也合理。說心裡話,在去之前我心裡一直在打鼓,因為在雲南和廣西的原住民村落的”上當” 經歷,讓我記憶猶新。要不是同學大力推薦,我自己是絕對不會安排這樣的行程。然後這次完美真實的經歷讓我徹底改變了看法。
最後一天的行程很簡單,從高雄乘坐高鐵回台北,然後在台北乘飛機直達北京。臨走又買了些鳳梨酥准備送同事朋友,還去機場的故宮博物院連鎖店買了幾件紀念品。再見,台灣,感謝這次充實而完美的旅行,我下次一定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