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原住民,以獨特的服飾、料理及豐富的文化而知名,近年吹起的「部落旅行」風,就是讓我們更加貼近原住民日常生活的好機會,今天就來介紹下生活在花蓮那綿長海岸線上的3個族、其中6個部落的故事吧!
利用天然資源製成的生活用品(欣傳媒提供)
水琏部落 Ciwidiyan
水琏部落位於壽豐鄉四周被山所包圍的小盆地上,屬於阿美族,部落名Ciwidiyan(知維地岸)是「此地多蛭」的意思。水琏部落約在日治時期建立,後來陸續加入不同族群並遷徙,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使用的語言有薩奇萊雅語、阿美語及漢語,宗教信仰除了族群的傳統信仰外,還有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及聖教會。依山傍海的生活環境,造成了獨特的漁獵文化,而水琏部落的人們,還擅長使用大自然的豐富資源來生活,像是利用竹節削成竹筷、用剖半的椰殼當成碗等等。來到這邊一定不能錯過「獵人餐」,菜色可是有醃山豬肉、車輪苦瓜、鹽烤台灣鲷…等等,不添加多馀調味料的原味才是真美味!
靜浦部落 Cawi
阿美族語的Cawi,指的是山坳裡的平地,據說靜浦族人是從外海島嶼漂流至秀姑巒溪出海口的右岸,從此在這裡定居並發展。以漁業為主的靜浦部落,理所當然地擁有許多美味的海鮮料理,例如白鲳、黃魚,甚至還有水母料理!保有凌晨出海捕撈的生活文化的靜浦部落,游客來到這裡一定要親自體驗在秀姑巒溪劃竹筏賞景的樂區,並向居民學習撒網捕魚、射箭的技巧喔!
在靜浦部落學習射箭技巧(陳德偉攝)
復興部落 Dipid
位於豐濱鄉內的復興部落,又稱無菸部落,是由光復、瑞穗及台東長濱遷徙而來的阿美族部落,也是全台灣第一個不抽菸、不喝酒、不嚼槟榔的特殊部落。復興部落在2006年簽署「無菸部落公約」,整個部落的人都響應政府的無煙政策,就算是游客到訪也必須遵守這條規定呢!雖然復興部落人口稀少,但阿公阿嬷們總是充滿活力地為外來客進行導覽,並用母語歌謠歡迎,還會教導游客如何編織草鞋、製作貝殼飾品,可愛的長輩們也是復興部落的一大特色。
港口部落 Makotaay
港口部落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秀姑巒溪河口北岸,相傳最早的阿美族人是由綠島渡海而來,後因地盤糾紛而遷徙至此,以溷濁的溪水將新部落命名為Makotaay(馬古達愛)。港口部落坐擁石梯坪、月洞等美麗景點,還有著無敵海景,他們保留著豐年祭與海祭,從事傳統的漁撈、採集、農耕與打獵,並利用罕見的海水梯田、以自然農法種出有種「海味」的「海稻米」,每年都供不應求耶!
在港口部落隨處可見融合於風景中的藝術作品。(記者廖苡安攝)
新社部落 Paterungan
屬噶瑪蘭族的新社部落,是目前保存噶瑪蘭族語言及文化最完整的部落,位於豐濱鄉內,也有少數阿美族人居住在此部落內,除了噶瑪蘭語和阿美族語外,這裡還使用漢語及日語,也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噶瑪蘭族向來善於編織,香蕉絲、苎麻、黃麻、硷草等都是他們的材料,為保存重要的部落文化財產,新社部落成立了新社香蕉絲工坊,將美麗的香蕉絲織布持續流傳,並結合文創,重新演繹部落藝術。
製好的香蕉絲經編織後成為美觀又實用的生活小物。(記者蘇國輝攝)
矶崎部落 Kaluluwan
1878年的加禮宛事件是噶瑪蘭族與薩奇萊雅族聯合反抗清國的重大事件,之後倖存撒奇萊雅族人遷移至豐濱鄉的矶崎村,就此形成矶崎部落,後來在各種因素下,噶瑪蘭人、阿美族人也陸續遷入,構成多元的文化基處。矶崎部落依山傍海,除了出海捕魚、採集海膽之外,獵人也會在山裡打獵,因此每年都會舉辦海祭與山祭,以感謝山神與海神的恩賜,另外為了在加禮宛事件中犧牲的族人,矶崎部落也會舉辦火神祭,會有許多其他部落的薩奇萊雅人前往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