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去台灣觀光,大陸人的第一印象就會是阿裡山,日月潭。似乎去過台灣卻沒有到阿裡山和日月潭轉轉,就如同歪果仁們來到中國沒有去登長城一般“不可原諒”。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們放棄了阿裡山的行程,因此日月潭就成為了唯一的怨念。一大早就自埔裡總站乘坐開往日月潭的汽車來到了還沒有被大陸旅行團“襲擊”過的日月潭。清晨的日月潭靜如西子,晨練的人們圍繞湖區悠閒地散步,一切的就如同家門口的公園那樣親切。
兌換好日月潭的船票,卻還沒有到頭班船的開船時間。就循著地圖先去探訪宋美齡的御用小教堂好了。路遇一棵古老的樹,繁華滿枝頭,落花靜靜躺在點綴著些許青苔的石階之上。燦爛的驕陽之下,大樹的枝葉遮天蔽日,為人們搭建了一處天然的清涼之地。
眼前的這一場景頓時就俘獲了一眾文藝女青年的芳心。
蔣介石與宋美齡做禮拜的耶稣堂在水社的荷梅園中。若是適逢櫻花時節,還可穿過櫻花隧道來到教堂游覽,即使是想想都是浪漫滿溢啊!
雖說介紹日月潭相關景點的攻略,大多都提到它,但好像真的會來這裡走走的人,並沒有多少。
灰常感謝當日忽略了這裡的游客們,賜給我一個獨享寧靜的教堂。
清澈澄明如日月潭,這風景曾令無數游人沉醉。據說游客們在船上只顧欣賞風景,以至於忽略了自己的拍照設備,日月潭水中沉沒了大量的手機、相機、攝影機!
時間到了,我們便乘坐游船航行在日月潭之上。 晴空之下,碧水藍天,廣闊的水面,浩瀚如海洋卻又是那樣的波瀾不驚,水波不興。
下船登岸,抵達玄光寺,入口處的坊門立於蔥郁密林之中,而後是一條上行的石階。這樣的現實本應是出現在宮崎駿筆下的場景。
這塊石頭之前聚集了大量的大陸游客,似乎他們來到這裡的目的只是為了留下一張標志性的照片而已。即使是排隊等候拍照,也是爭先恐後,喧鬧不已。這樣的場景總會讓我感到頭痛。其實,換個角度,轉個彎,也許就能拍到另一番沒有他人打擾的圖景。上面的這張照片就是如此。那一刻,我只想好好欣賞當下的時光。
鑒於寺中擁擠的人潮,我們選擇去游覽較為僻靜的後山。路旁這渾身滿是青苔的石頭娃娃似乎也是洋溢著日式的風格。簡單且神秘的笑臉不免讓人想起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裡面的晴天娃娃。
密林間兩條石板鋪就的小路穿行而過,陽光穿過樹縫映在地上。行至半路,我們終於因遠處此起彼伏瘋狂的犬吠之聲決定返程。
來到日月潭,自然不能錯過這裡的美食——金盆阿嬷的香菇茶葉蛋。
再次乘船出發,去往伊達邵。
“伊達邵”在邵族語為“我們是人”的意思,是邵族人聚居的部落,是潭區除了水社之外,另一個熱鬧的商圈。在這裡可以品嘗到地道的當地小吃並選購邵族手工藝禮品。
作為邵族人的發祥聖地,拉魯島(光華島)將日月潭分為南北兩部分,即日潭與月潭。拉魯島雖小,卻有碼頭可泊岸,不少情侶喜歡登上小島,在月下老人前互許終生。
在921地震時,島嶼坍塌,面積只剩不到20坪。也正因如此,原汁原味的日月潭早已消逝不見,只留下模糊的身影和殘存的名姓。但無論時光怎樣流轉,日月潭依舊是你我心中曾經的日月潭,不曾改變。畢竟,那是一種記憶,一種關乎民族與同胞的共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