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往事(3):一座平易近人的城市
作者:楓之嶺 http://blog.sina.com.cn/wildmapleridge
(更多內容與圖片,請見“楓之嶺”新浪博客)
澳門是一座平易近人的城市,葡國人不喜歡像英國人那麼趾高氣昂、不可一世,也不像中國官員那樣喜歡故弄玄虛,作為城市的統治者,他們更願意放下尊卑的等級觀念,與當地的普通老百姓混在一起。當你站在城中央的市政廳廣場上,你完全感受不到中國官府那種森嚴的氣勢。
市政廳其實只不過是一座臨街的兩層大房子,不論內外都樸實無華,市民有意見可以徑直叩門而入,沒有高大的台階和層層的門禁。市政府門前是一條大馬路,正式的名字非常拗口,叫做“亞美打利庇廬大馬路”,當地人習慣稱做“新馬路”,街道並不寬闊,但平日裡車水馬龍,是城中心的主干道。
只有在周末的清晨,新馬路才會這麼安靜,看不到擁堵的車流,入得夜晚,街兩側的商店燈火通明,游人穿行在車流之間,跨過門前的這條馬路,正對著市政廳的是一個不大的廣場,中心有一處噴水池。廣場的周邊有一些古老的建築,從市政廳望去,最右側的一棟灰色三層建築為澳門郵政總局大樓,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至今仍在對外辦理郵政業務。
緊鄰郵政局大樓的一棟兩層白色建築為澳門仁慈堂大樓,建於十八世紀中葉。仁慈堂為天主教會下設的一個慈善機構,在葡萄牙、巴西、意大利和澳門設有分支機構,主要承擔扶助病弱的職能。市政廳的廣場上鋪砌著黑、白兩色大理石碎塊,波浪狀的相見條紋,散發著濃郁的南歐風情,是市民自由聚會、納涼休閒的公共場所。
南灣大馬路上的總督府(簡稱澳督府,Palácio da Praia Grande),是澳門的標志性建築,澳葡時期曾為澳門總督辦公之地。昔日澳門總督被稱為“兵頭”,故亦有兵頭行之俗稱,不過現在那裡已經換了新主人,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
總督府背面的西望洋山邊,有一座總督官邸,史稱竹仔室總督官邸(Palacete de Santa Sancha),原稱聖珊澤宮,俗稱澳督官邸,面對西灣寬闊的水面。大宅最初為澳門著名土生葡人建築師托馬斯-德阿基諾(José Agostinho Tomás de Aquino)的住所,於1846年以前已建成,後來成為居於廣州英租界的英籍商人Herbert Dent的物業,1923年,總督羅德禮以“政府財政廳”名義買下,並先後用作兒童醫院及賈梅士博物館。1937年,總督巴波沙把住所遷入,成為首位以此作為官邸的澳督,以後歷任澳督均以此作為其官邸,直至最後一任澳督韋奇立。
澳門的政府建築大都樸實無華,缺少中國政府建築的宏偉氣勢。初級法院大樓位於澳門南灣區南灣大馬路,建於1951年,占地面積約17,000平方呎,由當年唯一的華籍工程師周滋凡承建,現已辟為澳門新中央圖書館。
另一座比較像樣的政府建築是位於媽閣廟旁的港務局大樓(Quartel dos Mouros),建成於1874年,最初作為駐澳門的印度藉警察營地,1905年,改為船政廳(今天的港務局)和水師巡捕所(相當於今天的海關)的辦公地點,故被俗稱為水師廠。由於港務局大樓位處於媽閣內港入口附近的山坡地,其樓頂設置的台風信號站讓漁民、船只與居民得知風球信號。
位於澳門連勝馬路上的消防總局指揮大樓,是一座南歐風格的建築,建於1920年,現已辟為澳門消防博物館(Museu dos Bombeiros)。
(歡迎各位網友在“楓之嶺”新浪博客中留言、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