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區旅游景點介紹
11、北京景點:西山八大處介紹:
在北京石景山區東北部西山支脈東麓的翠微、平坡、盧師山之間。八大處指分布在三山間的八座寺廟,即長安寺、靈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龍王堂、香界寺、寶珠洞、證果寺。三山峰巒聳翠,山勢蜿蜒,翠微山在西,平坡山在北,盧師山在東,南為敞開的平原。八座寺廟錯綜分布在山下、山麓、山腰及山頂上,舊有八剎之稱。
10、北京景點:長安寺介紹:
舊稱翠微寺,又名善應寺。西山八大處中第一處。在翠微山西南隅平地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建。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寺門東向,院落兩進,前殿為釋迦殿,後毆為娘娘殿。長安寺過去以奇花名樹著稱,現存傳為元代種植的兩棵白皮龍爪松及紫荊、紫薇、百日紅、金絲木瓜等珍貴花木。
9、北京景點:靈光寺介紹:
西山八大處中第二處。在翠微山東麓。始建於唐大歷年間,初名龍泉寺。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改名覺山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再次重修,改稱今名。原有遼鹹雍七年(1071年)所建的招仙塔,已毀於八國聯軍,只剩下塔基。1959年,為供奉從招仙塔基中發現的十一世紀“釋迦佛靈牙捨利”,在靈光寺內新建一座高51米、八角十三層密檐式佛牙捨利塔和附屬殿堂。寺西部有長方形蓮池,蓄養各色金魚,亦為靈光寺一景。
8、北京景點:三山庵介紹:
俗稱麻家庵。西山八大處中第三處。在翠微、平坡、盧師三山之間,故名。創建年代不詳,清乾隆時曾修葺。庵面積不大,僅有一層院落。正殿門口正中有一長方形漢白玉石,上有花紋如流水行雲,稱水雲石。庵南有一敞廳,可於其上眺望山景,舊稱”翠微入畫”。
7、北京景點:大悲寺介紹:
西山八大處中第四處。在平坡山半山腰。始建於無代,原名隱寂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在寺後建大悲閣。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改今名,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寺東向,前後殿字三進。前殿中有十八羅漢塑像,形態生動,傳為元代著名雕塑家劉元之作。殿後兩株銀杏樹,干粗數圍,高聳入雲,是八百年前的古樹。
6、北京景點:龍王堂介紹:
又名龍泉庵。西山八大處中第五處。在平坡山大悲寺西北。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建,後經重修。寺東向,院落二進。廟內有泉水自寺後峭壁之下流出,至第一層院落,經石螭吻(石雕龍頭)注入水池,經年不息,稱甜水泉。
5、北京景點:香界寺介紹:
西山八大處中第六處。在平坡山龍王堂西北。始建於元代(一說唐代),舊名平坡寺,明洪熙元年(1425年)重建,改名大圓通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重建,改名聖感寺,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修後改稱今名。香界寺是八大處的主寺,規模宏大,殿宇五進,左院有乾隆行宮及花園,寺後有藏經樓。
4、北京景點:寶珠洞介紹:
西山八大處中第七處。在平坡山頂。有正殿一座及兩廂配殿。殿後有巖洞,深廣約5米,因洞為礫石膠結巖,形如黑白兩色的珠子粘合在一起,因此得名。洞前有敞亭,名眺遠亭。www.lVyougl.com
3、北京景點:證果寺介紹:
西山八大處中第八處。在盧師山上。隋代創建,初名屍陀林,唐天寶年間名感應寺,明景泰年間稱鎮海寺,天順年間改稱今名。寺南隅原有水池及吐水石刻龍首,俗稱青龍潭,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國聯軍毀壞。寺西北隅有巖洞,名盧師洞,洞上有自山巅橫伸出的天然巨石,稱為秘魔巖。
2、北京景點:石景山冰川擦痕介紹:
在北京石景山區模式口永定河東側山坡上。1954年經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鑒定的一處第四紀冰川擦痕。冰川擦痕由冰川夾帶的塊石在運動時相互摩擦或與冰川槽谷基巖問磨擦形成。痕跡多呈釘子形。模式口的冰川在我國北方第一次發現,擦痕清晰,集中而成大片,保存也較完好。對研究我國冰川學以及地文分期、古生物分布和猿人生活環境等都有重要參考價值。
1、北京景點:法海寺介紹:
在北京石景山區翠微山麓的模式口村。明正統四年(1439年)由太監李童集資興建。雖歷經修繕,仍具明代早期建築特點。殿宇依山勢層迭而上,氣度軒昂。山門即護法金剛殿,面闊三間,澈上明造的內檐保存有明代早期的旋子彩畫。山門內高台上有天王殿遺址、伽藍殿、祖師二堂及兩庑。正中的大雄寶殿掩映在高大的蒼松翠柏之後,面闊五間,黃瓦庑殿頂,外貌金碧輝煌。殿內的明代巨幅壁畫,神采隽永,栩栩如生;其中三幅菩薩像,輕紗透體,如飛如流,尤為精湛,是明代壁畫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