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京多年,“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一句話早有耳聞,但從小對潭柘寺印象並不好,因為在階級斗爭年代,說潭柘寺在舊社會是很有錢的,寺裡的大和尚都是大地主,當時就覺得大和尚真是可狠的地主階級啊。後來才知潭柘寺是北京一處景色、建築都不錯的寺廟。
朱自清老先生也有潭柘、戒台兩寺的游記,當時三十年代需從門頭溝騎毛驢去,用了兩天功夫,此老可能當年心態不好,又累,語焉不詳且評之不佳。
我從八十年代初至今共去潭柘寺、戒台寺數次。兩寺均於京西門頭溝區南邊的山裡,在一條線路上,相距不遠。如有暇,一天時間足以。記得第二次單位組織去,有車,一天時間裡還去了石花洞。兩寺分別於01、96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氣很大,規模不小,寺容良好,歷史悠久,有特點,有看點。人稱:“潭柘以泉勝,戒台以松名,一樹具一態,巧與造物爭。”其中戒台寺的松實為一絕,但潭柘寺的泉感覺不深,不過水的感覺是有的,到是潭柘寺塔院的塔林給我的感覺最好,幽靜,蒼古,森嚴。
記得最早一次去潭柘、戒台兩寺是在八二年的春天,那天天氣很好,下午班上沒什麼事,我溜出來,約了一個家住門頭溝的朋友一起從石景山騎車去的,一個下午玩了兩個寺。當時從門頭溝大峪過永定河向南行約十幾裡至苛羅屯,過屯沿路折西向進山,此山路頗陡,人稱十八盤上,盤上不遠的山坡上即戒台寺,從戒台寺下面的一個山垭口往西,沿一條大山溝上上下下約二十余裡是潭柘寺,當時潭柘寺下午四點關門,由於朋友認識寺中的工作人員,所以玩到了下午近五點才離去。
從潭柘寺出來,我們倆不緊不慢的騎車回到了戒台寺下面的垭口,時已近傍晚六點,猛然間回首西望,只見伸向遠山的山溝裡開滿鮮白搖曳的梨花,片片白白的梨花中,不時點綴著農家那種柴灶特有的,淡淡的,緩緩的,袅袅而上又似凝固的炊煙,再遠處,一層層流動舒緩的薄霧平鋪於暮藹之中,不經意的接著遠山,遠山漸漸的、漸漸的浸入黛墨,天際邊,遠山上,那個大而圓的桔紅色夕陽,散著一天紅霞,靜靜的欲往山後落下,我們停下車,坐在路邊的土坡上,動也不動的看著、看著、看著,在暖紅的余輝中,感到一束懶懶的、暖暖的春意從腦頂溶入心肺,散至全身,使人沉溺於時空之外,那一瞬間的舒服是刻骨銘心的。
那天只到路上的大貨車亮著大燈呼嘯而過把我們從陶醉中驚醒,啊!!天完全黑了,突然想起下山的十八盤,趕緊起身,騎上車沿路住山下放,坡陡車快,一個個急彎,我們一只腳擦著地才能拐過來。身邊還不時有呼嘯的大貨車,不客氣的兜著你。直到山下的苛羅屯,我的車鈴都顛掉了。
有寺必有樹,寺樹必有松,戒台寺的松好看且特點明顯,布局得當,這些松當然也都有俗名,最著俗名的有“抱塔松”、 “臥龍松”、“九龍松”、“活動松”和“自在松”,合稱為戒台五松。延著松的枝脈,還有歷史,據說許多為遼、金代所植,算來也活了有上千年了。古松枝桿繁茂,可坐可臥,古人常登樹做“巢飲”,當然現在不許了,可能怕您喝多了,一瀉為快,把樹弄髒了。其實,不用我鋪墊,如你身臨其境,最吸引你眼球的肯定是寺裡的松樹。
戒台寺背倚馬鞍山坡順勢而建,門朝東南。一進山門,沿路上行,前面高台上一松從漢白玉欄桿下牆裡突兀橫出。此松位置最明顯且雄奇,氣勢如探海蒼龍,下面頂一石碑,起到支撐作用,同時上書“臥龍松”三個大字也頗有功力,不失為一景。你坐在北跨院也可細細品之,上了高台從欄桿後面看別有氣韻。
沿著高台往北邊是戒台寺有名的戒壇殿,殿前沿欄桿邊有一磚塔,是埋葬遼代高僧法均遺骨的塔,塔的位置有意思,但最有意思的是一松從欄桿內的地上橫枒旁出,伸出欄桿,髯枝如臂抱住磚塔,此乃“抱塔松”,塔、松俱奇,不經幾百年功力,達不到這種境界。
沿高台往南是大名鼎鼎的“活動松”,此松全部枝葉向一個方向側傾且長,所以,你隨意拉動它的哪個松枝,全樹枝葉俱動,松聲翼然,但現在有專人看守,不許一般人動它,不過我想,松也乃一生物,老不活動,以後可能永遠不會活動了。此松出名還得力於那個最俗的乾隆,當年其曾三次來戒台寺,為此松留有俗詩兩首,有一小石碑錄其《詠活動松》詩二首:其一“老干稜稜挺百尺,緣何枝搖本身隨。咄哉訛為挈其領,素動萬絲因一絲。”其二“搖動旁枝老干隨,山僧持以示人奇。一聲空谷千聲應,借問神通孰所為。
所謂之九龍松為一大白皮松,位於高台之上,抱塔松之側,主枝有九(其實不止)長大向天,整體的空間感是寺內最大的樹。但動不動以龍為名,也是一俗。其他松樹不足以細談,寺內銀杏樹也和花也不錯。
當然戒台寺不止於樹,是全國遼金文物最多的寺廟,在佛門中,其戒壇是最著名的,前述抱塔松後的大殿即“戒壇殿”,它與泉州開元寺戒壇、杭州昭慶寺戒壇並稱為全國三大戒壇。戒壇是高3.5米、正方形的三層漢白玉台座。底座邊長約11米,每層石台外圍均雕有鑲著數百戒神。原來石龛外還有2尊身高一米的戒神,環列戒台四周。戒台殿頂中央,有一藻井,幾條金雕臥龍盤於井壁,藻井最深處一條龍頭向下,象徵蛟龍灌浴。戒台最上層中央是釋迦牟尼佛像。像前原置雕花沉香木椅十把,上首三把為授戒律師座;左邊三把,右邊四把,是受戒證人座。稱“三師七證大師座”。戒師開壇必須有皇帝敕命。佛教徒受戒,行儀十分隆重(這一段主要是抄的,我可記不住這未細)。
戒台寺內碑、幢頗多,計有遼幢二、金碑一、元幢一,其余有明、清以及民國後碑石多通。據說寺後山上有許多洞,也有古跡,一直沒去過,最著名者有太古洞、觀音洞、化陽洞、龐涓洞、孫膑洞。太古洞、各洞都不少奇景可觀。不過龐涓、孫膑的洞太多了,附會吧。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人稱“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城”,按這句話,北京還都提不上呢。潭柘寺周有九座山峰環抱,這九峰從東邊數依次為回龍、虎距、捧日、紫翠、集雲、璎珞、架月、象王和蓮花,這些峰名有些唬人,實際上無非是九座不高的山阜,但樹木籠蔥,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看來當初在這個偏僻的山坳修這個寺廟,確實有風水的原因,潭柘寺是北京規模最大的寺廟。據說寺內有999間半房屋,其氣勢可見一斑。
潭柘寺前兩排松蔭,石路頗好,山門前漢白玉的小橋,似金水橋之味。門額題是"敕建岫雲禅寺"為康熙手書。
寺中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閣等幾處大殿雄麗華偉,但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層一片空地上原三聖殿的廢址(?楞嚴壇),地上一遍草叢中十幾個石柱礎清楚可見,西、北兩廂紅牆頗為顯眼,紅牆上爬滿了綠葉,廢中有生,引人暇想,使人蒼感。
潭柘寺中兩口大銅鍋是一絕,一口在天王殿前,直徑1.85米,深1.1米,是和尚們炒菜用之。另一口在東跨院北房,直徑4米,深2米。據說一次煮粥能放米十石,16個小時粥才熟。由於鍋大底厚,文火慢熬,故而熬的粥既粘且香。這兩口都有"漏砂不漏米"之說。鍋底有"容砂器",隨著熬粥時的不斷攪動,砂石沉入鍋底的凹陷處。
最後的大院是毗盧閣,院子非常大,兩棵高40多米的大銀杏樹穿空而立,東邊高一點的稱為帝王樹,西邊矮一點叫配王樹。這兩個樹名也是那個最俗的乾隆所題。據說清代每一帝王登基,樹根都生一新枝,後與主干合攏。另還有兩株娑羅樹娑羅樹,被圍以石欄,稱為佛樹,已有數百年樹齡。在上到毗盧閣後,兩殿之中有一座白塔,不如北海的大,但也是北京六座白塔之一。
潭柘寺確以泉勝,處處有水感,如東院的流杯亭,西邊的觀音院均是水景,這是戒台寺感覺不到的。而東院門外約二裡北山的龍潭,是潭柘寺的“潭”字的來由。龍潭實為一山泉形成的水池,池邊砌一龍頭,泉水自此流出。
幾次去,總感覺寺內人眾擁擠,各色人等只慕後人半編造的各種附會傳說,拜佛求福,獵奇搜俗。給我感覺最好是寺南的塔院。
塔院分上下塔院,共有金、元、明、清各代和尚塔塔75座,其中最早的一座是金大定十五年(1175)建的通理禅師塔。塔院是我在01年去的,那次從寺西邊觀音院出來,沿石路往南,均是買小
現在公交車去潭柘寺和戒台寺很簡單,乘地鐵到蘋果園總站,上來乘931路公交車到頭是潭柘寺,半路有戒台寺一站。開車去,走京石公路到大峪環島轉向南,在苛羅屯進山,沿路有指示牌,比較方便。願意戶外的朋友可以在阜城門乘336路公交車到圈門,爬山過去,據說約兩個小時左右到潭柘寺,但據說現有時封山育林,有看山的人,不讓上山,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