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概況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國的政治、文化和國內國際交往中心,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早在70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見於記載的名字為“薊”。公元前1045年成為薊、燕諸侯國的都城。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到公元937年,北京一直是中國北方的重鎮和地方政權的都城。公元938年,統治中國北方的遼以北京(時稱燕京)為陪都;以後,金、元、明、清各代都以此地為首都,前後達650多年。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成為新中國的首都。
二、自然環境
北京位於北緯39°56',東經116°20';西北毗臨山西、內蒙古高原,南與華北大平原相接,東近渤海;市中心海拔43.71米;總面積16808平方公裡,市區面積1040平方公裡。西、北、東三面環山,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等。北京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較長。年平均氣溫13°C,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3.7°C,七月最熱,平均氣溫為25.2°C,年平均降雨量507.7毫米。無霜期189天。
長 城 頤 和 園
三、人口與行政區劃
1998年末北京常住戶籍人口1091.5萬人,每天還有300萬以上的流動人口,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5.3‰,人口自然增長率0.7‰,比上年下降1.2個千分點。中國的56個民族都有人在北京居住,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占全市人口的3.5%,其中回、滿、蒙古族最多。
北京市劃分為13區5縣:東城區、西城區、崇文區、宣武區、朝陽區、海澱區、豐台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縣、密雲縣、平谷縣、懷柔縣、延慶縣。
四、科教文化
1998年全市從事科技活動人員28.1萬人,比上年增長2.9%。科技活動經費支出191.7億元,增長14.8%,其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52.3億元,增長19.4%,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2.6%。全市技術市場簽定合同20724項,合同金額達81.6億元,其中技術交易額73.9億元。全市申請專利6321項,專利授權3800項。
全市教育積極改革辦學管理體制,全面推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升入初中的改革全部到位;將高等院校原有的502個專業調整為249個;形成了以六所大學郊區分校為基地,其他普通高等學校、成爍叩妊2糠腫ㄒ滴鉤涞母叩戎耙到逃纭?/SPAN>1998年全市招收研究生1.6萬人,普通高校本科生和大專生6.2萬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10.3萬人,普通教育30.8萬人,成人教育10.4萬人。向社會輸送各類高等教育人才6萬人,中等專業技術人才7.2萬人,成人教育9.9萬人。
全市有市屬文化館22個,文化站320個,公共圖書館23個,博物館(含歷史名人故居)101個,市屬電影院74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38個。北京新華書店分店遍布全市,廣播覆蓋率98.5%。群眾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夏日文化廣場、文化科技下鄉活動深受群眾歡迎。文物保護工作受到社會廣泛重視,天壇、頤和園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莘莘學子 科技盛事
五、居民生活
1998年全市職工平均工資123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人均消費性支出6970.8元。消費結構日趨合理,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1.1%,比上年降低2.6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4029元。城鄉居民儲蓄余額2287.2億元,其中城鎮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2063.2億元,農村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22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14.8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積27.6平方米。市政府確立的19片共568萬平方米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項目,已陸續開工。
六、名勝古跡
北京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古都,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花園北海、皇家園林頤和園、八達嶺、慕田峪、司馬台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勝古跡。全市共有文物古跡7309項,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2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22個。
閒情小趣 地壇廟會 燈火輝煌的人民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