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到北京,除了尋找當年的失落,另一個目的就是慕名參觀全真教名勝--白雲觀。當年,這裡可是大名鼎鼎的全真教祖師爺--王重陽的七大弟子之一、江湖人稱全真七子、亦即全真教龍門派的創始人、號稱長春真人--邱處機的道場。這樣的介紹雖然有點怪,但現在的社會講究的是品牌和口碑,若不這樣介紹,可能有人會以為白雲觀只是屬於三腳貓之流的道觀罷了,說邱處機或長春真人,可能會有人不認識,但若把全真教的全真七子推出來,不認識的人自然就相對地少了,尤其是那些讀過金庸小說或看過其改編電影的朋友。
慕名參觀白雲觀,當然不是為了長春真人邱處機而來。而是前些日子在尋覓九皇大帝的起源時,在資料上得知在白雲觀的元辰殿中供有斗姆。總所周知,大馬的諸多九皇大帝廟都被稱為斗姆宮、斗母宮或斗姥宮。九皇大帝的真面目,至今還保留著其神秘性,沒人知曉,有人說是九個烈士;有人說是一個排行第九的民族英雄;有人說是太平天國的其中九個頭目;更有人說是縱橫七海、行俠仗義的海盜。反正眾說紛纭。
值得注意的是,農歷的九月初一至初九是九皇大帝的誕辰,廟前會高掛九盞油燈,由於是用竹竿撐著,故稱“竿燈”,燈從上至下分別以:一、二、三、三的等腰三角形排列著,我曾訊問太平古武廟斗姥宮的“菜友”(信徒的別稱。九皇大帝誕辰期間,信徒們都持素戒葷)關於高懸竿燈的原因,“最高的一盞代表爐主、第二層代表兩位副爐主,第三層和第四層油燈分別代表在世和去世的菜友,油燈常明則表示長生,有一年代表爐主的油燈經常無故熄滅,結果當年的爐主在不久果然生病死了。”講起燈滅人逝,讓我想起了孔明五丈原祈壽的故事,燈滅=人逝,兩者之間可能有一定的關聯。
由於九皇大帝沒有具體的神像,在大馬的九皇大帝信徒,都把泰國普及島內抒的斗母宮當作九皇大帝的祖廟,欲在大陸尋找九皇大帝的祖庭實在困難。唯農歷九月初一至初九的誕辰、持素戒葷、長明點燈是可供參考的線索。
終於從有關道教的書籍中獲悉:“斗姆,又作斗姥。斗,指北斗眾星;姆,即母也。道書《太上玄靈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稱,‘斗姆為北斗眾星之母’。”據《北斗本生經》記載,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國王叫周御王,他有個愛妃,號“紫光夫人”,生有九子,老大天皇大帝,老二紫微大帝,其余七子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和破軍。在道教中,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都是四御之一,而其余七子則是著名的北斗七星。民間有“南斗注生,北斗主死,要生子女求南斗,要長壽命祈北斗”的說法,而在中國亦有少數地區保留著在農歷九月持素的習俗。
從兩種不名稱但卻風俗相似的民俗,可以斷定大馬的九皇大帝信仰源於中國民間對斗姆的崇拜,大馬九皇大帝的香火源於中國,而非泰國。為何九皇大帝廟被稱為斗姆宮的謎底也跟著解開。九皇大帝的底牌並非所謂的“烈士”、“英雄”、“頭目”或“海盜”而是北方天空的北斗七星和他們的兩個老哥--紫微和天皇。故白雲觀可算是九皇大帝的祖庭。
除了元辰殿的斗姆,白雲觀的另一特色就是它座落在平原之上,大多數的道教宮觀都是著落在叢林名山之中。此外,道教宮觀的鐘鼓二樓是按左鐘右鼓的格局排列的,但是白雲觀的卻與之相反,據說是當年黑風寺的和尚准備用黑風吹散白雲觀的白雲,在大斗法時,白雲觀的道士,把鐘鼓二樓對調,破了黑風寺的“妖法”,白雲觀得以保留至今。這是觀裡一位道長說的故事。至於黑風寺在哪裡?至今沒有人知道。
中國的旅游界曾經流傳著一句順口溜:“白天看廟,晚上睡覺”,然而參觀的廟都是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宮觀較少,白雲觀是少數能夠與佛教叢林相媲美的道教叢林建築。除了鐘鼓樓、元辰殿,白雲觀的建築群還包括供奉道教護法神的靈官殿;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殿;供奉財神爺的財神殿;供奉太乙真人的救苦殿;供奉孫思邈的藥王殿等。再往後是供奉白雲觀的開觀祖師爺--邱處機真人的邱祖殿。邱祖殿後,則是供奉道教主要神祗的三清閣和四御殿。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四御即是,昊天上帝、勾陳上帝、紫微上帝、後土皇地祗。勾陳上帝亦即之前提起的天皇大帝。
此外,西線還有有供奉呂洞賓的呂祖殿;供奉八仙的八仙殿;供奉泰山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五位女性神祗的元君殿;供奉文昌星君的文昌殿;而前面介紹過得元辰殿,則坐鎮在西線的最後,元辰殿內除了供奉斗姆元君,兩旁還有多頭多臂的兩位伏法--天蓬和天佑,皆為明代鑄造的銅像,此外元辰殿內還供奉著六十甲子神,六十位甲子神每年輪更當值,即是當年太歲,誰那年出世,當值之神就是他的本命神,由於六十甲子神之間的關系不太融洽,故民間常有犯太歲之說,追其根底,就是:“我跟你不合,我當值時,你所關照的家伙就得倒霉”。這是道教把神祗人格化的象征之一。
本文用了巨大的篇幅講述九皇大帝,可能會使讀者們產生文不對題的感覺,其實不然,文不對題向來都是我寫文章的手法。況且講述九皇大帝,總比介紹白雲觀的建築布局和結構更有意義,中國的建築形式,大凡跑不了“歇山”、“庑殿”、“硬山”,要高級一點的就來個“重檐”之類的,若不是曾經學過建築學的,介紹完了看官們也不一定懂。對不?
筆於:華大北區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