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時候,我們家後面就是一座小山包。冬天下過雪之後,山頂和天相界的地方就會有有一條綿長的雪線。幾場雪下完,春天就來了。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天很藍。野地裡就會用一種紫色的小花,星星點點地開起來。據我多年慎重的觀察,這是春天裡開的第一種花,遠比桃花、梨花、杏花開得早,也比另一種大家都見過的草叢裡的小黃花開得早,年年如此。
今年北京的天氣格外暖,三月初的一天我驚異地在公司門前的馬路上看見了一枝迎春花,那尖黃的顏色溫柔地撞擊我的視線,令我猝不及防。
春天來了呢!
空氣中有一種早春濕漉漉的感覺。不遠處農科院的實驗田裡也籠著一層薄薄的霧氣,似乎有萌動的生命在喘息。
樹坑裡也有小草輕輕地冒出來了,秩嫩而清脆。不知誰家掛在檐下的風鈴輕輕地相撞,聲音和諧極了。
周末沿著二環開車的時候,發現路邊那些楊樹都已經變了樣子。顏色從枯褐往紅潤方向轉過來,也不再是干干的枯樹叉子了,吸飽了水分的枝條上結著一蓬蓬的紅色絨球,就好象是正在青春期的女孩子,豐潤起來,細嫩起來,並且,枯呆的直發上被燙出了一圈圈波紋,秀氣而且舒展,完全的面目一新了。
滿街都是這樣的楊樹,沿著護城河邊,象綿延的畫。也許是飽吸水氣的原因,比我家門前的楊樹要早發育一些呢。而柳樹並沒有完全綠起來,只是在一條條的枝上,結著一個一個的小綠苞。那些枝子顯得靈活柔潤,明顯地加粗了,就好象那一種茸茸的繡品,改變了原來直而單薄的線條。
遠遠地蓄著一團團的綠,還沒釋放出來。讓人有欣欣的期待。
春天的景象,一天一個樣。
今天早晨上班,打車經過平安大街,路北的什剎海已是綠柳蔭蔭。湖面在遠遠地閃爍著潋滟的微光。
春意從平安大街上的青瓦宅中漫出來,從那些青灰的院牆中,路邊的樹芽中吐納出來。
青年報社(原段祺瑞執政府)裡的老樹也開始抽芽,返綠了。(也就是劉和珍、楊德群君喋血的地方)。
和敬賓館(原和敬公主府)裡的一棵老榆樹,生出了串串圓圓的榆錢,厚密而油綠,讓人很驚喜。
那些青灰的民居小院裡,也有著不知名的樹,把綠綠的影子從半開的紅色小門中透出來。想起來明開講的:四合院就是一種空間感,尺度感,一種可以把玩的心情。於是,我看見一個神情樂觀兩頰癟癟的老太太坐在青瓦紅門的院前石墩上,手扶拐杖淡然地看著平安大街的車水馬龍。
張自忠路上的那棟沒有掛單位名牌只有警衛站崗的神秘大院,院牆很高,裡面秩序井然。青灰的磚牆很長很長,每一塊磚都很精致耐看。牆外青松翠柏,皇家氣派俨然。幾株紫色的玉蘭,也映襯著灰的磚牆,開得雅致而清光四射。
突然想到,好久沒走長安街了,那裡的玉蘭應該在盛放吧。
吃過午飯,和幾個同事一起從公司一直往東走,大約兩公裡,就是明光村路口(元大都城牆遺址)。從這兒沿著護城河一直往北到薊門橋,這一帶稱為土城。這裡有名的景觀“薊門煙樹”,為過去的燕京八景之一。
土城有很多的柳樹,綠綠的;桃花與迎春,粉紅與嬌黃,加上腳下綠草如蔭,並聞得到水氣的清香,所以這裡是附近交大、北郵與中財等校園情侶的“天然氧吧”。
我同事說星期天他們租了一輛車,去潭柘寺踏青了。老話說“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據說那裡非常清幽,人很少,春意卻盎然。
不由心向往之。很懷念那裡的碧桃。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天很藍。野地裡就會用一種紫色的小花,星星點點地開起來。據我多年慎重的觀察,這是春天裡開的第一種花,遠比桃花、梨花、杏花開得早,也比另一種大家都見過的草叢裡的小黃花開得早,年年如此。
今年北京的天氣格外暖,三月初的一天我驚異地在公司門前的馬路上看見了一枝迎春花,那尖黃的顏色溫柔地撞擊我的視線,令我猝不及防。
春天來了呢!
空氣中有一種早春濕漉漉的感覺。不遠處農科院的實驗田裡也籠著一層薄薄的霧氣,似乎有萌動的生命在喘息。
樹坑裡也有小草輕輕地冒出來了,秩嫩而清脆。不知誰家掛在檐下的風鈴輕輕地相撞,聲音和諧極了。
周末沿著二環開車的時候,發現路邊那些楊樹都已經變了樣子。顏色從枯褐往紅潤方向轉過來,也不再是干干的枯樹叉子了,吸飽了水分的枝條上結著一蓬蓬的紅色絨球,就好象是正在青春期的女孩子,豐潤起來,細嫩起來,並且,枯呆的直發上被燙出了一圈圈波紋,秀氣而且舒展,完全的面目一新了。
滿街都是這樣的楊樹,沿著護城河邊,象綿延的畫。也許是飽吸水氣的原因,比我家門前的楊樹要早發育一些呢。而柳樹並沒有完全綠起來,只是在一條條的枝上,結著一個一個的小綠苞。那些枝子顯得靈活柔潤,明顯地加粗了,就好象那一種茸茸的繡品,改變了原來直而單薄的線條。
遠遠地蓄著一團團的綠,還沒釋放出來。讓人有欣欣的期待。
春天的景象,一天一個樣。
今天早晨上班,打車經過平安大街,路北的什剎海已是綠柳蔭蔭。湖面在遠遠地閃爍著潋滟的微光。
春意從平安大街上的青瓦宅中漫出來,從那些青灰的院牆中,路邊的樹芽中吐納出來。
青年報社(原段祺瑞執政府)裡的老樹也開始抽芽,返綠了。(也就是劉和珍、楊德群君喋血的地方)。
和敬賓館(原和敬公主府)裡的一棵老榆樹,生出了串串圓圓的榆錢,厚密而油綠,讓人很驚喜。
那些青灰的民居小院裡,也有著不知名的樹,把綠綠的影子從半開的紅色小門中透出來。想起來明開講的:四合院就是一種空間感,尺度感,一種可以把玩的心情。於是,我看見一個神情樂觀兩頰癟癟的老太太坐在青瓦紅門的院前石墩上,手扶拐杖淡然地看著平安大街的車水馬龍。
張自忠路上的那棟沒有掛單位名牌只有警衛站崗的神秘大院,院牆很高,裡面秩序井然。青灰的磚牆很長很長,每一塊磚都很精致耐看。牆外青松翠柏,皇家氣派俨然。幾株紫色的玉蘭,也映襯著灰的磚牆,開得雅致而清光四射。
突然想到,好久沒走長安街了,那裡的玉蘭應該在盛放吧。
吃過午飯,和幾個同事一起從公司一直往東走,大約兩公裡,就是明光村路口(元大都城牆遺址)。從這兒沿著護城河一直往北到薊門橋,這一帶稱為土城。這裡有名的景觀“薊門煙樹”,為過去的燕京八景之一。
土城有很多的柳樹,綠綠的;桃花與迎春,粉紅與嬌黃,加上腳下綠草如蔭,並聞得到水氣的清香,所以這裡是附近交大、北郵與中財等校園情侶的“天然氧吧”。
我同事說星期天他們租了一輛車,去潭柘寺踏青了。老話說“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據說那裡非常清幽,人很少,春意卻盎然。
不由心向往之。很懷念那裡的碧桃。